太阳能电池片和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051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和光伏组件,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包括,N根相互平行设置在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与所述主栅线垂直相交设置的多条副栅线,每根所述主栅线的两端和所述副栅线的两端均与边框线连接,每根所述主栅线上设置有沿主栅线延伸方向依次排列的若干段背电极;其中,每根所述主栅线的与所述边框线连接的两个端部均包括两条连接线,两条所述连接线相距预设距离且平行设置。该太阳能电池片可以通过直接观察电池片印刷外观就可确认对位是否准确,利于提高光伏电池的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电池片和光伏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和一种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双面电池逐步成为太阳能电池行业的主流产品,在双面电池量产过程中,背面铝线印刷偏移是最棘手的问题,不仅影响产能,且会产生大量低效片。相关技术中,双面电池背电场设计为铝线,双面电池印刷对背面铝线和激光图形的对位精度要求较高,需求铝线必须与背面激光开口线完全重合。但是,对于目前的双面电池背面电场图形设计,生产过程中生产员不能直接通过观察印刷外观,就能确认对位是否准确,仍需借助EL(Electroluminescence,太阳能电池电致发光测试)以及显微镜去发现并调整偏移,从而使得对异常的反应及解决调整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太阳能电池片,该太阳能电池片可以通过直接观察电池片印刷外观就可确认对位是否准确,利于提高光伏电池的产能。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一种光伏组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片,包括,N根相互平行设置在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与所述主栅线垂直相交设置的多根副栅线,每根所述主栅线的两端和所述副栅线的两端均与边框线连接,每根所述主栅线上设置有沿主栅线延伸方向依次排列的若干段背电极;其中,每根所述主栅线的与所述边框线连接的两个端部均包括两条连接线,两条所述连接线相距预设距离且平行设置。根据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片,通过将每根主栅线与边框线相连接的两个端部位置设置为相距预设距离且平行的两条连接线,即由原来连接主栅线与边框线的一根连接线改为由两条连接线连接,从而背电场结构经过印刷后,可以直接在两条连接线之间的间隔区域内,通过肉眼观察到激光开口线与左右两侧印刷的铝栅线是否在一条直线上,相较于常规电池片背电场图形,便于生产员通过直接观察电池片印刷外观,就可确认激光开口线与铝栅线对位是否准确,利于调整印刷偏移。在一些实施例中,两条所述连接线的宽度与所述预设距离相加等于所述主栅线的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栅线宽度为1.4mm,两条所述连接线的宽度均为0.17mm,所述预设距离为1.06mm。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N=9,在第三根所述主栅线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镂空区和第二镂空区,在第七根所述主栅线上间隔设置有第三镂空区和第四镂空区,其中,所述第一镂空区、所述第二镂空区、所述第三镂空区和所述第四镂空区呈正四边形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根所述主栅线与第二根所述主栅线之间的副栅线区域设置有第一对位孔和第二对位孔,所述第一对位孔和所述第二对位孔均靠近第二根所述主栅线且位于第二根所述主栅线首尾段背电极远离边框线的一端之间;在第九根所述主栅线与第八根所述主栅线之间的副栅线区域设置有第三对位孔和第四对位孔,所述第三对位孔和所述第四对位孔均靠近第八根所述主栅线且位于第八根所述主栅线首尾段背电极远离边框线的一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对位孔、所述第二对位孔、所述第三对位孔和所述第四对位孔呈正四边形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片还包括,设置在电池片背面对应四个镂空区的四个激光匹配块。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镂空区的形状为正方形,每个所述激光匹配块的形状为正方形,且镂空区的边长大于对应位置的激光匹配块的边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匹配块的边长为1.0mm,所述镂空区的边长为1.1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片背面对应四个对位孔的四个激光对位点。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对位孔的形状为圆形,每个所述激光对位点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对位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激光对位点的直径。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的光伏组件,包括,电池片阵列,所述电池片阵列包括若干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通过电池片阵列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片,便于生产员通过直接观察背电场印刷外观,就可确认激光开口线与铝栅线对位是否准确,利于调整印刷偏移。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光伏电池背电场网版图形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背面激光开口工艺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背电场印刷后电池片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背面激光开口工艺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背电场网版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光伏电池中主栅线与边框线连接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片激光匹配块位置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片对位孔位置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现有的:背电极8;对位标记孔9;激光标记点13;本技术:主栅线2;副栅线3;边框线4;背电极5;第一连接线11;第二连接线12;第一对位孔21;第二对位孔22;第三对位孔23;第四对位孔24;第一镂空区31;第二镂空区32;第三镂空区33;第四镂空区34;激光开口线6;第一激光对位点25;第二激光对位点26;第三激光对位点27;第四激光对位点28;第一激光匹配块35;第二激光匹配块36;第三激光匹配块37;第四激光匹配块38;光伏组件20;电池片阵列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为光伏电池背电场网版图形的示意图,其中,网版图形对位标记孔9设计位置为图形四个角,并且比较靠近网版图像的边缘位置。如图2所示为双面电池对应的背面激光开口工艺示意图,其中,背电极8位置为镂空设计,四个激光标记点13位于四个角上,且与双面电池背面网版图形中对位标记点位置相对应。如图3所示为背电场印刷后的电池片示意图,经过背面电场印刷后,激光标记点13处于对位标记点9即圆形镂空区的中间,生产员仅能通过该位置看到标记点的对位情况,但无法直接通过观察印刷外观确认激光线与印刷的铝线的对位情况是否准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片,该太阳能电池片可以通过直接观察电池片印刷外观就可确认对位是否准确,利于提高光伏电池的产能。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太阳能电池片的示意图,包括,N根相互平行设置在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2,与主栅线2垂直相交设置的多根副栅线3,每根主栅线2的两端和副栅线3的两端均与边框线4连接,每根主栅线2上设置有沿主栅线2延伸方向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包括:/nN根相互平行且设置在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与所述主栅线垂直相交设置的多根副栅线,每根所述主栅线的两端和所述副栅线的两端均与边框线连接,每根所述主栅线上设置有沿主栅线延伸方向依次排列的若干段背电极;/n其中,每根所述主栅线的与所述边框线连接的两个端部均包括两条连接线,两条所述连接线相距预设距离且平行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N根相互平行且设置在电池片背面的主栅线,与所述主栅线垂直相交设置的多根副栅线,每根所述主栅线的两端和所述副栅线的两端均与边框线连接,每根所述主栅线上设置有沿主栅线延伸方向依次排列的若干段背电极;
其中,每根所述主栅线的与所述边框线连接的两个端部均包括两条连接线,两条所述连接线相距预设距离且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连接线的宽度与所述预设距离相加等于所述主栅线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栅线宽度为1.4mm,两条所述连接线的宽度均为0.17mm,所述预设距离为1.0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N=9,
在第三根所述主栅线上间隔设置有第一镂空区和第二镂空区,在第七根所述主栅线上间隔设置有第三镂空区和第四镂空区,其中,所述第一镂空区、所述第二镂空区、所述第三镂空区和所述第四镂空区呈正四边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根所述主栅线与第二根所述主栅线之间的副栅线区域设置有第一对位孔和第二对位孔,所述第一对位孔和所述第二对位孔均靠近第二根所述主栅线且位于第二根所述主栅线首尾段背电极远离边框线的一端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冲唐步玉潘岳林姜大俊郑旭然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