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片设有正面及背面,所述背面设有若干背电极,所述背电极包括用于与焊带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纵长延伸并具有主体中心线,所述背电极包括位于所述主体中心线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背电极还包括与所述主体连接的导流部。由此,部分电流可直接通过导流部流向电极主体,协助主栅一起收集电流,从而降低串阻,提升电池片的效率。
Solar cells and solar cell modu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电池组件,属于太阳能发电技术领。
技术介绍
常规的太阳能电池片背面银电极(简称背电极)通常都采用分段式的背电极,即每排背电极平均分为多段,每段的长度相同,且每段之间的间距相同。通常,背电极与主栅之间存在0.5~2mm的空隙,用来减缓交界处存在高低差,避免在模组焊接过程中造成焊接不良和焊带拉力较低等情况,随着对双面电池背面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主栅缩窄是优化方向之一,但背电极与主栅空隙处两侧势必缩窄,导致串阻上升,影响电流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片,该太阳能电池片可以提高电流收集效率。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其设有正面及背面,所述背面设有若干背电极,所述背电极包括用于与焊带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纵长延伸并具有主体中心线,所述背电极包括位于所述主体中心线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背电极还包括与所述主体连接的导流部。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部相对所述主体中心线对称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端连接的头部导流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头部导流部构成U型或V型结构,所述头部导流部包括一对与所述第一端连接的竖直导流臂,且该一对竖直导流臂之间形成有未印刷铝浆或银浆的第一留白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部导流部还包括与所述竖直导流臂连接的水平导流臂,所述水平导流臂朝向所述主体中心线位置延伸。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部包括与所述第二端连接的尾部导流部,所述第二端和所述尾部导流部构成U型或V型结构,其包括一对平行于所述主体中心线的竖直导流臂,该两竖直导流臂之间也形成有未印刷铝浆或银浆的第二留白区,所述第二留白区的面积小于第一留白区的面积。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面还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主栅及与主栅相连的若干副栅线,所述背电极设于主栅上且呈均匀分布,同一主栅上相邻的两个背电极的设置方向相反。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与太阳能电池片边缘相邻的背电极,其头部导流部朝向该太阳能电池片边缘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端连接的头部导流部、与所述第二端连接的尾部导流部,所述头部导流部的形状与所述尾部导流部的形状不同。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包括若干顺次间隔连接的第一主体部分和第二主体部分,所述导流部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分的两侧边且呈锯齿状,所述第二主体部分的宽度均匀不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部分电流可直接通过导流部流向电极主体,协助主栅一起收集电流,从而降低串阻,提升电池片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如上述任一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上述电池片的效率得到提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效率也得到提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片背面的的局部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池片的背电极的主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池片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片的局部放大图。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例如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其它结构或部分适当夸大,因此,附图仅用于图示出本申请的主题的基本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需要理解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以对应附图中所示的电池片和背电极的位置为参考。这些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包括但不限于“上”“下”“左”“右”,仅是为了方便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图1至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片200。请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电池片200,电池片200背面包括若干用于收集电流的副栅线300、与副栅线300连接并用于汇集若干副栅线300上电流的主栅400,若干副栅线300平行间隔排布,若干主栅400平行间隔排布,主栅400垂直于副栅线300,主栅400上设有若干个背电极100,若干个背电极100在主栅400上均匀间隔分布。若干个背电极100通过焊带500连接,焊带500可与另一电池片200连接而形成太阳能电池组件。由此,副栅线300收集的电流顺次流至主栅400、背电极100、焊带500、另一电池片……如此完成电流的收集,不再赘述。本实施方式中,副栅线300及主栅400由铝浆印刷而成,成本低,但导电性能较差。而背电极100由银浆印刷而成,背电极100的导电性能更佳,成本也更高。请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优选的,背电极100包括与焊带500连接的主体120。为保证焊接拉力并降低焊接过程中焊带500偏移,主体120长度和宽度都不能过小,但长度和宽度的增加势必会增加银浆耗量,增加成本。本实施方式优选的,主体120具有在焊接过程中最先与焊带500连接的起焊部122,起焊部122的宽度大于主体120其它部分的宽度。也就是说,背电极100在起焊部122的位置加宽,其它部分相对缩窄,在保证焊接拉力和降低焊带500偏移的同时,还可降低银浆耗量,降低电池片200的成本。本实施方式中,主体120纵长延伸,主体120包括在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端131和第二端132、连接第一端131和第二端132两侧边沿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也就是说,主体120具有四条边沿,分别是第一端131、第二端132、第一侧、第二侧。本实施方式中,起焊部122靠近主体120的第一端131,因此,本实施方式中,主体120的第一端131的宽度大于第二端132的宽度,也大于主体120其它部分的宽度。主体120具有主体中心线X。主体中心线X为主体120纵长延伸方向上的中心线,整个主体120相对主体中心线X对称设计,结构规整,从而可以更均衡的收集电流,提升电流收集效率。本实施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其设有正面及背面,所述背面设有若干背电极,所述背电极包括用于与焊带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纵长延伸并具有主体中心线,所述背电极包括位于所述主体中心线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电极还包括与所述主体连接的导流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其设有正面及背面,所述背面设有若干背电极,所述背电极包括用于与焊带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纵长延伸并具有主体中心线,所述背电极包括位于所述主体中心线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电极还包括与所述主体连接的导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相对所述主体中心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端连接的头部导流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头部导流部构成U型或V型结构,所述头部导流部包括一对与所述第一端连接的竖直导流臂,且该一对竖直导流臂之间形成有未印刷铝浆或银浆的第一留白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导流部还包括与所述竖直导流臂连接的水平导流臂,所述水平导流臂朝向所述主体中心线位置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包括与所述第二端连接的尾部导流部,所述第二端和所述尾部导流部构成U型或V型结构,其包括一对平行于所述主体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盐城阿特斯协鑫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