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变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44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6:51
为了解决现有变速驱动机构结构复杂,传动噪声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变速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上设置有驱动轴和传动轴,传动轴末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二壳体上设置有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机构包括行星齿轮壳,行星齿轮壳底部设置有第二锥齿轮,其中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对应;行星齿轮壳还设置有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第一半轴齿轮和第二半轴齿轮。本申请采用变速和减速一体化设计,结构简单,能实现车辆重载或轻载的高速运动;并且通过同步齿套切换,其传动平稳,传动噪声小;同时通过多级减速,实现了较大的降速比。

A vehicl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变速机构
本技术涉及车辆变速和减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变速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行驶系的功能是将传动系传来的扭矩转化为车轮对地面的推力,保证汽车行驶;目前市场上应用较多的驱动桥系统多是由单个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驱动桥壳等组成,动力经变速箱输出,通过主减速器传递给差速器,最后半轴输出,例如,申请号为CN20161080024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驱动桥;但现有技术中主减速器与变速箱均采用分别安装,如此便于生产制造。但其占用空间较大,故现有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改进,例如申请号为CN201710647328.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又公开了一种两挡行星齿轮机构变速箱驱动桥系统及其方法;其采用行星齿轮机构换挡,两个主减速器旁置,高度集成,整体体积小;但这种结构又存在结构复杂,传动噪声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变速驱动机构结构复杂,传动噪声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变速机构,其传动平稳,噪声小,并且能够实现大的降速比。本技术一种车辆变速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上设置有驱动轴和传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套接有同步齿轮,同步齿轮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驱动齿轮,同步齿轮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驱动齿轮;还包括同步齿轮套,同步齿轮套与同步齿轮滑动连接;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其中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驱动齿轮相对应,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相对应;传动轴末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二壳体上设置有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机构包括行星齿轮壳,行星齿轮壳底部设置有第二锥齿轮,其中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对应;行星齿轮壳还设置有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第一半轴齿轮和第二半轴齿轮;第一半轴齿轮的齿部外侧分别与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相对应,内侧设置有第一花键孔;第二半轴齿轮的齿部分别与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相对应,内侧设置有第二花键孔。本申请在具体应用时,同步齿套可选择向右或者向左拨动,当向右拨动时,驱动轴在外力带动下旋转,即带动同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同步齿套带动第一驱动齿轮转动,接着传递到第一传动齿轮转动;第一传动齿轮再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而带动行星齿轮壳转动,通过行星齿轮壳体将动力传递到第一半轴齿轮和第二半轴齿轮;然后通过第一半轴齿轮和第二半轴齿轮输出;当同步齿套向左拨动时,动力通过同步齿套带动第二驱动齿轮,接着传递到第二传动齿轮,在传递到传动轴,后续相同,最后同样通过第一半轴齿轮和第二半轴齿轮输出。本申请采用变速和减速一体化设计,结构简单,能实现车辆重载或轻载的高速运动;并且通过同步齿套切换,其传动平稳,传动噪声小;同时通过多级减速,实现了较大的降速比。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变速机构第一视角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变速机构第二视角示意图;附图3为图2中A-A剖视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变速机构第三视角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变速机构第四视角示意图;附图6为图5中B-B剖视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变速机构行星齿轮壳第一视角示意图;附图8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变速机构行星齿轮壳第二视角示意图;附图9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变速机构行星齿轮壳第三视角示意图;附图10为本技术一种车辆变速机构行星齿轮壳第四视角示意图;其中,1第一壳体、101驱动轴、1011同步齿轮、1012第一驱动齿轮、1013同步齿轮套、1014第二驱动齿轮、102传动轴、1021第一传动齿轮、1022第二传动齿轮、1023第一锥齿轮、103圆锥滚子轴承、104锁紧螺母、105锁紧垫圈、2第二壳体、201行星齿轮机构、2010行星齿轮壳、2011第一连接套、2012圆形平台、2013球形壳体、2014第二连接套、202第二锥齿轮、203第一半轴齿轮、204第二半轴齿轮、205第一行星齿轮、206第二行星齿轮、207行星轴、208调节螺母、3拨杆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一种车辆变速机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在具体实施例中,一种车辆变速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上设置有驱动轴101和传动轴102,所述驱动轴101上套接有同步齿轮1011,同步齿轮101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驱动齿轮1012,同步齿轮101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驱动齿轮1014;还包括同步齿轮套1013,同步齿轮套1013与同步齿轮1011滑动连接;传动轴102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1021和第二传动齿轮1022,其中第一传动齿轮1021与第一驱动齿轮1012相对应,第二传动齿轮1022和第二驱动齿轮1014相对应;传动轴102末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023;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行星齿轮机构201,行星齿轮机构201包括行星齿轮壳2010,行星齿轮壳2010底部设置有第二锥齿轮202,其中第二锥齿轮202与第一锥齿轮1023相对应;行星齿轮壳2010还设置有第一行星齿轮205、第二行星齿轮206、第一半轴齿轮203和第二半轴齿轮204;第一半轴齿轮203的齿部分别与第一行星齿轮205、第二行星齿轮206相对应,内侧设置有第一花键孔;第二半轴齿轮204的齿部分别与第一行星齿轮205、第二行星齿轮206相对应,内侧设置有第二花键孔。本申请在具体应用中,第一壳体1为普通箱体结构,驱动轴101和传动轴102并列设置在第一壳体1内,并且皆通过轴承与第一壳体1连接,能够灵活转动,其中驱动轴101包括驱动输入端,驱动输入端位于第一壳体1外侧,外力通过驱动输入端进入带动驱动轴101旋转。其中外部动力源与驱动轴101的连接方式为公知常识,例如可在驱动输入端设置花键,然后在动力(如电机)输出末端设置花键齿,通过花键齿与输入端的花键啮合,动力(如电机)输出轴转动时带动驱动轴101旋转;或者可选择动力(如电机)输出轴末端通过传动带与驱动输入端连接,利用带传动带动驱动轴101旋转。驱动轴101上套接有同步齿轮1011,通过齿轮与驱动轴101通过键连接,可选择平键、半圆键、花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连接方式,驱动轴101转动时,同步齿轮1011也进行同步转动;在本申请中第一壳体1内还包括同步齿轮套1013,同步齿轮101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驱动齿轮1012,同步齿轮101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驱动齿轮1014;其中第一驱动齿轮1012与驱动轴10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即驱动轴101转动时,在没有其它外力辅助时,第一驱动齿轮1012不随之转动,同样,第二驱动齿轮1014也与驱动轴10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同步齿轮套1013设置有内齿轮,且内齿沿驱动轴101的轴线方向长于同步齿轮1011,在本申请中同步齿轮套1013内齿齿形与同步齿轮1011的齿形、第一驱动齿轮1012的齿形和第二驱动齿轮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上设置有驱动轴(101)和传动轴(102),所述驱动轴(101)上套接有同步齿轮(1011),同步齿轮(101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驱动齿轮(1012),同步齿轮(101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驱动齿轮(1014);还包括同步齿轮套(1013),同步齿轮套(1013)与同步齿轮(1011)滑动连接;传动轴(102)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1021)和第二传动齿轮(1022),其中第一传动齿轮(1021)与第一驱动齿轮(1012)相对应,第二传动齿轮(1022)和第二驱动齿轮(1014)相对应;传动轴(102)末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023);/n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行星齿轮机构(201),行星齿轮机构(201)包括行星齿轮壳(2010),行星齿轮壳(2010)底部设置有第二锥齿轮(202),其中第二锥齿轮(202)与第一锥齿轮(1023)相对应;行星齿轮壳(2010)还设置有第一行星齿轮(205)、第二行星齿轮(206)、第一半轴齿轮(203)和第二半轴齿轮(204);/n第一半轴齿轮(203)的齿部分别与第一行星齿轮(205)、第二行星齿轮(206)相对应,内侧设置有第一花键孔;第二半轴齿轮(204)的齿部分别与第一行星齿轮(205)、第二行星齿轮(206)相对应,内侧设置有第二花键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变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上设置有驱动轴(101)和传动轴(102),所述驱动轴(101)上套接有同步齿轮(1011),同步齿轮(101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驱动齿轮(1012),同步齿轮(101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驱动齿轮(1014);还包括同步齿轮套(1013),同步齿轮套(1013)与同步齿轮(1011)滑动连接;传动轴(102)上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1021)和第二传动齿轮(1022),其中第一传动齿轮(1021)与第一驱动齿轮(1012)相对应,第二传动齿轮(1022)和第二驱动齿轮(1014)相对应;传动轴(102)末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1023);
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行星齿轮机构(201),行星齿轮机构(201)包括行星齿轮壳(2010),行星齿轮壳(2010)底部设置有第二锥齿轮(202),其中第二锥齿轮(202)与第一锥齿轮(1023)相对应;行星齿轮壳(2010)还设置有第一行星齿轮(205)、第二行星齿轮(206)、第一半轴齿轮(203)和第二半轴齿轮(204);
第一半轴齿轮(203)的齿部分别与第一行星齿轮(2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全康维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茂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