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螺杆真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392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螺杆真空泵,包括:泵体和与泵体连接的驱动电机,转动设置在泵体的内部腔室内的驱动螺杆、以及与驱动螺杆传动配合的从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第一端经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还包括: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泵体底端;固定座,所述连接座通过减震装置连接在固定座顶端。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泵体底端固定连接的连接座通过减震装置连接在固定座顶端,用于减震,避免真空泵工作时产生的较大震动会影响整个泵的结构稳定性、甚至损害真空泵内部部件;且设置连接座、固定座,在连接座和固定座之间设置减震装置,在支撑效果好的同时能够减震,使得整个真空泵结构稳定性好。

A twin screw vacuum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螺杆真空泵
本技术涉及真空泵
,特别涉及一种双螺杆真空泵。
技术介绍
双螺杆真空泵是利用一对螺杆,在泵壳(泵体)中作同步高速反向旋转而产生的吸气和排气作用的抽气设备,两螺杆经精细动平衡校正,由轴承支撑,安装在泵壳中,螺杆与螺杆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隙,因此泵工作时,相互之间无磨擦,运转平稳,消耗功率更低,具有节能,免维修等优点。目前,双螺杆真空泵工作过程中通常会产生较大震动,震动会产生噪声,且长时间震动会影响整个真空泵的结构稳定性、甚至损害泵体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螺杆真空泵,用以解决现有双螺杆真空泵由于工作过程中的震动较大,长久之后会对整个真空泵的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的问题。一种双螺杆真空泵,包括:泵体和与泵体连接的驱动电机,转动设置在泵体的内部腔室内的驱动螺杆、以及与驱动螺杆传动配合的从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第一端经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还包括: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泵体底端;固定座,所述连接座通过减震装置连接在固定座顶端。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若干第一连接块,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下端周侧;若干T形槽,与所述若干第一连接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T形槽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端、且正对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下部伸入所述T形槽上部;若干第一减震弹簧,与所述若干T形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竖直设置在所述T形槽内,所述第一减震弹簧底端与T形槽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顶端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还包括:所述固定座中部底端设置的安装凹槽;两个第一螺栓,水平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座底端,所述第一螺栓竖直设置;两个第一导向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中部,两个第一导向孔分别正对所述第一螺栓设置,所述第一导向孔竖直设置,且第一导向孔上端贯穿固定座上端、下端与安装凹槽连通;所述第一螺栓下端贯穿第一导向孔上下两端后伸入安装凹槽内,所述第一螺栓位于安装凹槽内部分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二导向孔,分别竖直设置在T形槽上端面两侧;所述第一连接块两侧正对两个第二导向孔分别设置有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下部分别伸入两个所述第二导向孔内。优选的,所述泵体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远离泵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远离第一罩体的一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第二罩体内;所述第一罩体上部设有气道,所述气道一端贯通第一罩体外表面,所述第一罩体内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平行于所述驱动螺杆,所述贯通孔一端连通所述泵体的内部腔室;所述驱动螺杆的第一端和从动螺杆的第一端均同轴固定延伸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依次贯穿所述泵体的第一端和所述贯通孔两端后、伸入所述第二罩体内;与驱动螺杆连接的安装杆位于第二罩体内部分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与从动螺杆连接的安装杆位于第二罩体内部分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安装杆位于第一罩体内的部分和第一罩体之间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用于将所述贯通孔密封,所述气道另一端位于密封装置靠近泵体的一侧、且与贯通孔连通。优选的,还包括:密封套,设置在所述泵体靠近第一罩体的一端,所述安装杆靠近驱动电机的一端贯穿所述密封套;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套设在所述安装杆与所述密封套的连接的部分上、且位于安装杆与密封套之间,所述第一轴套周侧表面设有螺旋状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一端与所述泵体的内部腔室连通,所述连接槽的另一端与所述气道连通;所述驱动螺杆带动第一轴套转动,使得所述气道内的气体进入泵体的内部腔室内。优选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轴承座,固定在所述贯通孔内靠近第二罩体的一侧;轴承,设置在轴承座内侧,所述安装杆远离驱动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轴承;所述安装杆上位于轴承靠近泵体的一端固定套设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位于轴承靠近泵体的一端和第一轴套之间,所述第二轴套和轴承座之间设有轴封。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若干第二连接块,所述若干第二连接块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下端周侧;若干套筒,与所述若干第二连接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套筒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端、且正对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下端周侧间隔设置若干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伸入与所述第二连接块相对的所述套筒内;若干第二减震弹簧,与所述若干套筒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竖直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第二减震弹簧底端与套筒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弹簧顶端与第一连接块连接。优选的,所述套筒内壁与导向块之间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所述套筒内壁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泵体横向剖视图。图5为图4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减震装置另一种实施例中套筒、第二连接块、第二减震弹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泵体;11、泵体的内部腔室;2、驱动电机;21、联轴器;3、驱动螺杆;31、主动齿轮;32、安装杆;4、从动螺杆;41、从动齿轮;5、连接座;6、减震装置;61、第一连接块;62、T形槽;63、第一减震弹簧;64、安装凹槽;65、第一螺栓;66、第一导向孔;67、第一螺母;68、第二导向孔;69、导向杆;610、第二连接块;611、套筒;612、导向块;613、橡胶垫;614、第二减震弹簧;7、固定座;8、第一罩体;81、气道;82、贯通孔;9、第二罩体;91、油杯;10、密封装置;101、轴承座;102、轴承;103、第二轴套;104、轴封;105、密封套;20、第一轴套;201、连接槽;30、平衡腔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螺杆真空泵,包括:泵体(1)和与泵体(1)连接的驱动电机(2),转动设置在泵体的内部腔室(11)内的驱动螺杆(3)、以及与驱动螺杆(3)传动配合的从动螺杆(4),所述驱动螺杆(3)第一端经联轴器(21)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连接座(5),固定连接在泵体(1)底端;/n固定座(7),所述连接座(5)通过减震装置(6)连接在固定座(7)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杆真空泵,包括:泵体(1)和与泵体(1)连接的驱动电机(2),转动设置在泵体的内部腔室(11)内的驱动螺杆(3)、以及与驱动螺杆(3)传动配合的从动螺杆(4),所述驱动螺杆(3)第一端经联轴器(21)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座(5),固定连接在泵体(1)底端;
固定座(7),所述连接座(5)通过减震装置(6)连接在固定座(7)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杆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6)包括:
若干第一连接块(61),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5)下端周侧;
若干T形槽(62),与所述若干第一连接块(6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T形槽(62)竖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座(7)上端、且正对所述第一连接块(61),所述第一连接块(61)下部伸入所述T形槽(62)上部;
若干第一减震弹簧(63),与所述若干T形槽(6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减震弹簧(63)竖直设置在所述T形槽(62)内,所述第一减震弹簧(63)底端与T形槽(62)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63)顶端与第一连接块(6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螺杆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6)还包括:
所述固定座(7)中部底端设置的安装凹槽(64);
两个第一螺栓(65),水平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座(5)底端,所述第一螺栓(65)竖直设置;
两个第一导向孔(66),设置在所述固定座(7)中部,两个第一导向孔(66)分别正对所述第一螺栓(65)设置,所述第一导向孔(66)竖直设置,且第一导向孔(66)上端贯穿固定座(7)上端、下端与安装凹槽(64)连通;
所述第一螺栓(65)下端贯穿第一导向孔(66)上下两端后伸入安装凹槽(64)内,所述第一螺栓(65)位于安装凹槽(64)内部分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6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螺杆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6)还包括:
两个第二导向孔(68),分别竖直设置在T形槽(62)上端面两侧;
所述第一连接块(61)两侧正对两个第二导向孔(68)分别设置有导向杆(69),两个所述导向杆(69)下部分别伸入两个所述第二导向孔(68)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杆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体(1)的第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罩体(8),所述第一罩体(8)远离泵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罩体(9),所述第二罩体(9)远离第一罩体(8)的一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伸入所述第二罩体(9)内;
所述第一罩体(8)上部设有气道(81),所述气道(81)一端贯通第一罩体(8)外表面,所述第一罩体(8)内设有贯通孔(82),所述贯通孔(82)平行于所述驱动螺杆(3),所述贯通孔(82)一端连通所述泵体(1)的内部腔室;
所述驱动螺杆(3)的第一端和从动螺杆(4)的第一端均同轴固定延伸有安装杆(32),所述安装杆(32)依次贯穿所述泵体(1)的第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海门市晶盛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