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锥形炭素煅烧回转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303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锥形炭素煅烧回转窑,它包括进料端锥体(2),其特征在于:在进料端锥体(2)上有进料口(1),与进料端锥体(2)连接的是中间直筒体(3),与中间直筒体(3)连接的是出料端锥体(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炭素制品生产中用于焦炭及其它原料煅烧的回转窑。
技术介绍
现行使用的炭素煅烧回转窑,一般都将进料端设计为锥形,以便加入的物料尽快地进入加热带,防止返料;进料端以后部分都设计为直筒形(本文所说的锥形、直筒形,均指回转窑的内衬形状)。根据温度在回转窑中的分布情况,从进料端到排料端,通常分为干燥带、加热带、煅烧带、收缩带(或冷却带)。物料在回转窑中的停留时间,按照拉夫·吉勃德公式进行计算,该公式为T=1.77LΦ0.5αDn...(1)]]>在(1)式中,T-物料在回转窑中的停留时间,分钟(min);L-回转窑的长度,米(m);Φ-物料的动安息角,度(°);α-回转窑的安装斜度,度(°);D-回转窑内衬的直径,米(m);n-回转窑的转速,转/分钟(r.p.m)。根据(1)式,推导出物料在回转窑中的运动速度v(m/min)的计算式为v=0.565αDnΦ0.5...(2)]]>从(2)式可以看出物料在回转窑中的运动速度与回转窑的安装斜度α、回转窑的直径D和回转窑的转速n的乘积成正比,与物料的动安息角Φ的0.5次方成反比。可是,在物料的煅烧过程中,随着物料的温度升高,水分逐渐减少,焦粉也有所减少,物料的动安息角Φ会逐渐变小,直到一个稳定值(从40°-35°)。因此,如果是直筒形回转窑,由于α、D、n是一个固定值,物料在回转窑中的运动速度v会越来越大,直到一个稳定值。为了保证物料在回转窑中的停留时间,特别是加热煅烧时间,必须将回转窑设计到足够的长度。这样,由于回转窑进料端的结构原因,只能加入一定容积的物料,回转窑的产能(或者单位容积产能)也就受到了限制。对于炉窑的设计来说,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提高单位容积产能,并且尽可能降低单位容积产能的投资。本专利技术就是通过改变回转窑传统的直筒形结构,从而改变物料在回转窑中的运动速度,以提高回转窑的单位容积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锥形炭素煅烧回转窑,改变物料在回转窑内的运动速度,以延长被煅烧的物料在回转窑中的停留时间及防止返料,从而增加回转窑的单位容积产能,提高煅后料的质量。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进料端锥体(2),在进料端锥体(2)上有进料口(1),与进料端锥体(2)连接的是中间直筒体(3),与中间直筒体(3)连接的是出料端锥体(4)。它的内衬直径、总长度及各部分长度,根据需要的产能设计,其结构要素与取值范围列表如下 在焦炭的煅烧过程中,物料在回转窑中的流程如下由于进料端存料的锥形底部角度很大(约20°),由饲料溜管加入回转窑进料端锥体(2)的焦炭很快运动到中间直筒体(3),经过直筒形段进入较长的出料端锥体(4)。在出料端锥体(4)的锥形段中,由于存料的锥形底部的角度变小(为1.27°),直径逐渐变小,虽然Φ的0.5次方值也在变小,但是其变化的幅度小于直径的变化率,而且到一定的位置后,Φ值不会再变化,而直径却在继续变化直到1.8m。这样,焦炭在回转窑中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按照需要量加入回转窑的焦炭不会从窑尾返出,却大大的延长了焦炭在回转窑中的停留时间,特别是延长了在煅烧带的时间,因而不仅提高了回转窑的单位容积产能,而且可以提高煅后焦的质量。下表是目前大量使用的Φ1.8×45m回转窑与总长为45m的双锥形回转窑用于煅烧石油焦时的对比情况。两种回转窑技术参数对照表 从表中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双锥形炭素煅烧回转窑的小时产能和单位容积产能大,物料在回转窑内的停留时间长,有利于提高煅后焦的质量,性价比明显优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使物料很快地进入回转窑,从而避免窑尾返料;同时,物料进入加热带以后,运动速度变慢,延长物料在回转窑内的停留时间,能够提高回转窑单位容积产能和提高煅后料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例方式按照煅后焦产能为11t/h、回转窑总长度为45m进行设计和制造,其结构要素与取值列表如下 其中,进料口1的直径为1.4m,回转窑内衬的厚度为250mm,通过计算得进料端锥体2存料的锥形底部的斜度为(1.72+17.53)°=19.25°,出料端锥体4存料的锥形底部的斜度为(1.72-0.45)°=1.27°。按照图1所示的连接关系进行连接,即进料端锥体2与中间直筒体3连接,中间直筒体3与出料端锥体4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双锥形炭素煅烧回转窑,它包括进料端锥体(2),其特征在于在进料端锥体(2)上有进料口(1),与进料端锥体(2)连接的是中间直筒体(3),与中间直筒体(3)连接的是出料端锥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锥形炭素煅烧回转窑,其特征在于它的内衬直径D、总长度L及各部分长度L1、L2、L3,根据需要的产能设计,其结构要素与取值范围列表如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锥形炭素煅烧回转窑,它包括进料端锥体,在进料端锥体上有进料口,与进料端锥体连接的是中间直筒体,与中间直筒体连接的是出料端锥体。本专利技术用于炭素制品生产中对焦炭及其它原料进行煅烧,能够使物料很快地进入回转窑,从而避免窑尾返料;物料进入加热带以后,运动速度变慢,延长物料在回转窑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回转窑单位容积产能和提高煅后料的质量。文档编号F27B7/20GK1731060SQ20051020052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7日专利技术者吴家凤, 侯帆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家凤侯帆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