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冶金炉及工艺,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大固相物与气相物之间一次接触界面,低成本实现高产量的冶金高(竖)炉及工艺。
技术介绍
国内外已有的焦炭料柱冶金高(竖)炉及工艺,其焦炭一般都是在炉内成一整柱体,氧气从焦炭料柱外单面送入进行氧化反应,由于这种单面气固之间的一次接触界面小,结果造成炉内焦炭氧化反应速度低,故冶金炉的产量就无法提高。至今沿用的这种传统方法,一直困绕着冶金炉技术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从原子分子层面研究了已有冶金炉的炉内过程,并提出了增大气固反应物之间的一次接触界面,来解决这种传统冶炼技术缺陷的方法即“大界面薄料(焦炭、煤炭、矿料)层耦合小截面厚料层和还原区再加还原性气体”高效益实现反应物之间化学反应的新工艺。实现本工艺,是靠一种上小下大喇叭形炉腔结构;氧化区设内外双面供氧和还原区设内外双面供还原性气体的新型冶金炉来完成。下面进一步说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法根据新工艺的要求,新型冶金炉的上部还原区采用小截面高径比大的锥体空间结构;下部氧化区采用大斜面低空间结构;并在冶金炉氧化区底部中间设置一种上下两个连在一起的炉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益冶金炉及工艺,由炉体、进气口、出气口、加料口、出料口组成,其特征在于:炉腔是上小下大喇叭形结构;炉底设置了上下两个连在一起的炉篦;炉体的氧化区和还原区分别设置了数排进气口;炉内是按大界面薄料层耦合小截面厚料层进行化学反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科正,陈专科,陈科斌,陈涛,陈俊丽,
申请(专利权)人:陈科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