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间执法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67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夜间执法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身下方设置有脚架,脚架包括与机身固定连接的斜杆,斜杆远离机身一端设置有横杆,所述斜杆远离机身一端连接有与所述横杆转动连接的竖直的连接杆,横杆两端设置有调节横杆转动的角度缓冲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无人机的脚架落到倾斜的地面时能够自动调整脚架的角度,减小无人机与地面的冲击力的效果。

A night enforcement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夜间执法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夜间执法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随着无人机技术日趋成熟,无人机在警方执法方面应用逐渐广泛,可以通过无人机探测警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执法任务的危险性。如公告号为CN20534533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警用多功能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身四周设置有若干悬臂支架,悬臂支架上设置有悬翼及动力系统,机身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机身的脚架。但在实际应用中,无人机使用完毕需要下降时,若无人机降落的地面为斜面,并且下降速度过快,会使无人机与地面的接触点与地面的冲击力过大,从而造成无人机失去平衡而侧翻,使无人机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夜间执法无人机,其具有使无人机的脚架落到倾斜的地面时能够自动调整脚架的角度,减小无人机与地面的冲击力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夜间执法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身下方设置有脚架,脚架包括与机身固定连接的斜杆,斜杆远离机身一端设置有横杆,所述斜杆远离机身一端连接有与所述横杆转动连接的竖直的连接杆,横杆两端设置有调节横杆转动的角度缓冲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横杆与连接杆转动连接,当无人机本体落到倾斜的地面时,横杆向地面倾斜的方向旋转,从而可以减小横杆与地面的冲击力,角度缓冲机构可以在横杆接触地面时对横杆转动的角度有缓冲作用,避免横杆转动角度过大,使无人机本体失去平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角度缓冲机构包括与所述横杆转动连接的套管,套管内固定有软弹簧,软弹簧另一端连接有与套管插接的插杆,插杆靠近连接杆一端与连接杆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无人机本体降落到倾斜的地面时,横杆旋转到与地面平行的角度,同时横杆一端的插杆向对应的套管底部滑动,对应的软弹簧受到压缩;横杆另一端的插杆向远离对应套管的方向滑动,同时对应的软弹簧受到拉伸。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杆上设置有减小横杆与地面的冲击力的缓冲机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内部中空的固定杆,固定杆底部固定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另一端连接有与固定杆插接的缓冲插管,固定杆远离移动杆一端与所述机身固定连接,移动杆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无人机本体降落时,横杆会受到向上的冲击力,横杆带动连接杆和固定杆向远离地面方向弹起,连接杆带动移动杆沿固定杆内壁滑动,同时压缩缓冲弹簧,从而使无人机本体在落到地面时可以缓冲,使无人机本体受到的冲击力较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杆伸入所述固定杆内的一端设置有与固定杆内壁抵触的滚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可以在移动杆沿固定杆时减小与固定杆之间的摩擦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远离机身一端还设置有防止滚轮滑出固定杆的固定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靠近所述机身一面固定连接有一对平行的挡块,两挡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轴体,轴体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体与连接杆转动连接,轴体两端的挡块可以限制连接杆只在两挡块之间转动,从而限制横杆的转动方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上设置有轮子。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横杆与连接杆转动连接,当无人机本体落到斜面时,横杆转动到与斜面平行的位置,从而使无人机本体不会失去平衡,从而避免侧翻;2.角度缓冲机构可以在横杆接触地面时对横杆转动的角度有缓冲作用,避免横杆转动角度过快,使无人机本体失去平衡侧翻;3.当无人机本体降落到倾斜的地面时,横杆旋转到与地面平行的角度,同时横杆一端的插杆向对应的套管底部滑动,对应的软弹簧受到压缩;横杆另一端的插杆向远离对应套管的方向滑动,同时对应的软弹簧受到拉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体现缓冲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体现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体现软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无人机本体;11、机身;12、脚架;2、斜杆;21、固定杆;211、固定块;22、移动杆;221、滚轮;23、缓冲弹簧;3、连接杆;4、横杆;5、套管;51、插杆;52、软弹簧;6、挡块;61、轴体;7、轮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夜间执法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无人机本体1包括机身11,机身11下方设置有支撑机身11的脚架12。脚架12包括斜杆2,斜杆2一端与机身11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竖直的连接杆3,连接杆3远离斜杆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横杆4。当无人机本体1降落到地面时,横杆4落到地面。当地面为斜面时,连接杆3带动横杆4绕斜杆2转动,使横杆4向与地面平行的方向转动,从而使无人机本体1减小与地面的冲击力,减小与地面的冲击力。如图1和图2所示,为防止横杆4转动角度过大,横杆4两侧设置有对横杆4的角度缓冲机构,角度缓冲机构包括内部中空的套管5,套管5一端与横杆4转动连接。套管5底部固定有软弹簧52,软弹簧5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套管5插接的插杆51,插杆51远离横杆4一端与连接轴转动连接。插杆51沿套管5内壁滑动时,软弹簧52相应的进行伸缩。当无人机本体1降落到倾斜的地面时,横杆4旋转到与地面平行的角度,同时横杆4一端的插杆51向对应的套管5底部滑动,对应的软弹簧52受到压缩;横杆4另一端的插杆51向远离对应套管5的方向滑动,同时对应的软弹簧52受到拉伸。如图1所示,横杆4两侧还设置有限制横杆4转动方向的一对平行的挡块6,挡块6与横杆4靠近机身11一面固定连接并与横杆4垂直。两挡块6之间固定连接有轴体61,轴体61穿过连接轴靠近横杆4的一端,横杆4能绕轴体61转动。轴体61两端的挡块6限制了横杆4的摆动方向,使两个横杆4的摆动方向相同。无人机本体1落到地面时,若降落速度过快,易使横杆4与地面的冲击力过大而使无人机造成损坏。如图1和图3所示,斜杆2上设置有防止横杆4与地面的冲击力过大的缓冲机构,斜杆2包括内部中空的固定杆21,固定杆21靠近横杆4一端与连接杆3固定连接,另一端开口。固定杆21底部固定有缓冲弹簧23,缓冲弹簧2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22,移动杆22远离连接杆3一端与机身11固定连接。移动杆22沿固定杆21内壁滑动的同时使缓冲弹簧23进行相应的收缩。当无人机本体1降落时,横杆4会受到向上的冲击力,横杆4带动连接杆3和固定杆21向远离地面方向弹起,连接杆3带动移动杆22沿固定杆21内壁滑动,同时压缩缓冲弹簧23,从而使无人机本体1在落到地面时可以缓冲,使无人机本体1受到的冲击力减小。如图3和图4所示,移动杆22伸入固定杆21内的一端设置有滚轮2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夜间执法无人机,包括机身(11),机身(11)下方设置有脚架(12),脚架(12)包括与机身(11)固定连接的斜杆(2),斜杆(2)远离机身(11)一端设置有横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2)远离机身(11)一端连接有与所述横杆(4)转动连接的竖直的连接杆(3),横杆(4)两端设置有调节横杆(4)转动的角度缓冲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间执法无人机,包括机身(11),机身(11)下方设置有脚架(12),脚架(12)包括与机身(11)固定连接的斜杆(2),斜杆(2)远离机身(11)一端设置有横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2)远离机身(11)一端连接有与所述横杆(4)转动连接的竖直的连接杆(3),横杆(4)两端设置有调节横杆(4)转动的角度缓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间执法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缓冲机构包括与所述横杆(4)转动连接的套管(5),套管(5)内固定有软弹簧(52),软弹簧(52)另一端连接有与套管(5)插接的插杆(51),插杆(51)靠近连接杆(3)一端与连接杆(3)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间执法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2)上设置有减小横杆(4)与地面的冲击力的缓冲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夜间执法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内部中空的固定杆(21),固定杆(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庆松李延超张韦朝王帅孙良坤王雅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思拓力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