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定轴头法兰的钳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604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轴头法兰的钳具,包括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所述上固定环的外侧开设有杠杆孔,所述上固定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下固定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之间设置有调节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之间相对距离,且用于将法兰板夹紧固定的双向丝杠,所述双向丝杠的正螺纹端穿设于第一螺纹孔,所述双向丝杠的反螺纹端穿设于第二螺纹孔;所述上固定环设置有用于将法兰板固定的第一紧固组件。其可以实现对任意大小的轴头法兰板进行固定。

A clamp for fixing flange of shaft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固定轴头法兰的钳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轴头法兰的钳具。
技术介绍
电主轴,是在数控机床领域出现的将机床主轴与主轴电机融为一体的新技术。主轴是一套组件,它包括电主轴本身及其附件:电主轴、高频变频装置、油雾润滑器、冷却装置、内置编码器、换刀装置等。这种主轴电动机与机床主轴“合二为一”的传动结构形式,使主轴部件从机床的传动系统和整体结构中相对独立出来,因此可做成“主轴单元”,俗称“电主轴”,特性为高转速、高精度、低噪音、内圈带锁口的结构更适合喷雾润滑。电主轴在拆卸、装配时,中心轴是处于旋转的状态,在分离旋转的中心轴部分和主轴定子线圈时,需要阻止中心轴的旋转,这就需要用到固定主轴轴头法兰的钳具,现有的固定轴头法兰的钳具,根据主轴轴头法兰的大小,选用与其对应的上固定环以及下固定环,并通过两侧螺栓进行钳住把紧,将杠杆插入钳具侧面的杠杆孔中,将杠杆置于固定位置过配合装配人员方向受力。然而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钳具在将轴头法兰进行固定的时候,只能固定轴头法兰直径大于等于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的直径的法兰板,当轴头法兰直径小于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的直径时,就不能够实现固定,只能更换钳具,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固定轴头法兰的钳具,其可以实现对任意大小的轴头法兰板进行固定。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固定轴头法兰的钳具,包括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所述上固定环的外侧开设有杠杆孔,所述上固定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下固定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分别设置有调节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之间相对距离,且用于将轴头法兰板夹紧固定的双向丝杠,双向丝杠的正螺纹端穿设于第一螺纹孔,所述双向丝杠的反螺纹端穿设于第二螺纹孔;所述上固定环设置有用于将轴头法兰板固定的第一紧固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双向丝杠实现对上固定环以及下固定环之间相对距离的调节,从而使钳具适应于不同直径的轴头法兰板,当轴头法兰板的直径小于钳具的直径时,采用第一紧固组件,将轴头法兰板固定,从而达到对任意大小的轴头法兰板进行固定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双向丝杠的正螺纹端部设置有转盘,所述双向丝杠的反螺纹端部设置有限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的设置,防止下固定环脱离双向丝杠,转盘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的转动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固定环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上固定环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与第一弧形凹槽相连通;所述第一紧固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板以及第一紧固螺栓,所述第一定位板位于第一弧形凹槽内,所述第一紧固螺栓穿设于第三螺纹孔后的端部转动连接于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紧固螺栓螺纹连接于上固定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紧固组件采用第一定位板与第一定位螺栓之间的配合,实现对轴头法兰板的固定,结构简单,易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定位板为弧形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弧形状的第一定位板,增大第一定位板与轴头法兰板外周面的接触面积,增强它们之间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紧固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紧固组件间隔设置,两组所述第一紧固组件分别位于杠杆孔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紧固组件设置为两组,从不同方位加强对轴头法兰板的固定,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接下来的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固定环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下固定环开设有第四螺纹孔,所述第四螺纹孔与第二弧形凹槽相连通;所述第二紧固组件包括第二定位板以及第二紧固螺栓,所述第二定位板位于第二弧形凹槽内,所述第二紧固螺栓穿设于第四螺纹孔后的端部转动连接于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紧固螺栓螺纹连接于下固定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紧固组件采用第二定位板与第二定位螺栓之间的配合,实现对轴头法兰板的固定,结构简单,易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定位板为弧形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弧形状的第二定位板,增大第二定位板与轴头法兰板外周面的接触面积,增强它们之间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紧固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紧固组件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紧固组件设置为两组,从不同方位加强对轴头法兰板的固定,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接下来的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双向丝杠实现对上固定环以及下固定环之间相对距离的调节,从而使钳具适应于不同直径的轴头法兰板,当轴头法兰板的直径小于钳具的直径时,采用第一紧固组件,将轴头法兰板固定,从而达到对任意大小的轴头法兰板进行固定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固定环;11、杠杆孔;12、第一安装板;13、第一弧形凹槽;14、第三螺纹孔;2、下固定环;21、第二安装板;22、第二弧形凹槽;23、第四螺纹孔;3、双向丝杠;31、限位板;32、转盘;4、第一紧固组件;41、第一定位板;411、第一连接环;42、第一紧固螺栓;5、第二紧固组件;51、第二定位板;511、第二连接环;52、第二紧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用于固定轴头法兰的钳具,参照图1所示,包括上固定环1和下固定环2,上固定环1的外侧中心位置处开设有杠杆孔11;上固定环1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一安装板12,第一安装板12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下固定环2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二安装板21,第二安装板21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一安装板12和第二安装板21之间分别设置有双向丝杠3,双向丝杠3的正螺纹端穿设于第一螺纹孔,双向丝杠3的反螺纹端穿设于第二螺纹孔,双向丝杠3正螺纹端的端部安装有转盘32,双向丝杠3反螺纹端的端部焊接有限位板31;当正向转动转盘32,双向丝杠3将会带动上固定环1以及下固定环2相互靠近,当反向转动转盘32,双向丝杠3将会带动上固定环1以及下固定环2相互远离。参照图2所示,上固定环1设置有第一紧固组件4,第一紧固组件4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一紧固组件4位于杠杆孔11的两侧;上固定环1的内壁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弧形凹槽13,两个第一弧形凹槽13与两组第一紧固组件4一一对应,上固定环1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三螺纹孔14,两个第三螺纹孔14与两个第一弧形凹槽13一一对应,且第一弧形凹槽13与第三螺纹孔14相连通;第一紧固组件4包括第一定位板41以及第一紧固螺栓42,第一定位板41为弧形板,第一定位板41与第一弧形凹槽13相适配,且第一定位板41嵌设于第一弧形凹槽13,第一定位板41背离圆心的一侧焊接有第一连接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固定轴头法兰的钳具,包括上固定环(1)和下固定环(2),所述上固定环(1)的外侧开设有杠杆孔(11),所述上固定环(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2),所述第一安装板(12)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下固定环(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板(21),所述第二安装板(21)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2)和第二安装板(21)之间分别设置有调节上固定环(1)和下固定环(2)之间相对距离,且用于将轴头法兰板夹紧固定的双向丝杠(3),双向丝杠(3)的正螺纹端穿设于第一螺纹孔,所述双向丝杠(3)的反螺纹端穿设于第二螺纹孔;所述上固定环(1)设置有用于将轴头法兰板固定的第一紧固组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固定轴头法兰的钳具,包括上固定环(1)和下固定环(2),所述上固定环(1)的外侧开设有杠杆孔(11),所述上固定环(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板(12),所述第一安装板(12)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下固定环(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板(21),所述第二安装板(21)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2)和第二安装板(21)之间分别设置有调节上固定环(1)和下固定环(2)之间相对距离,且用于将轴头法兰板夹紧固定的双向丝杠(3),双向丝杠(3)的正螺纹端穿设于第一螺纹孔,所述双向丝杠(3)的反螺纹端穿设于第二螺纹孔;所述上固定环(1)设置有用于将轴头法兰板固定的第一紧固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定轴头法兰的钳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杠(3)的正螺纹端部设置有转盘(32),所述双向丝杠(3)的反螺纹端部设置有限位板(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固定轴头法兰的钳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环(1)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弧形凹槽(13),所述上固定环(1)开设有第三螺纹孔(14),所述第三螺纹孔(14)与第一弧形凹槽(13)相连通;所述第一紧固组件(4)包括第一定位板(41)以及第一紧固螺栓(42),所述第一定位板(41)位于第一弧形凹槽(13)内,所述第一紧固螺栓(42)穿设于第三螺纹孔(14)后的端部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谢
申请(专利权)人:贝美西北京机床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