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主轴的主轴和电机转子拆卸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203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主轴的主轴和电机转子拆卸的装置,包括加强支撑限位筒体和加强承载体组件及缓冲优力胶,所述缓冲优力胶为圆形加厚胶体放置在加强支撑限位筒体底部中间位置,所述加强支撑限位筒体上部安装有能够承载大压力载荷并能够扣合为整体的圆形结构的加强承载体组件,所述加强承载体组件为左右对称的两个半圆形分体结构,所述加强承载体组件按内孔直径分为多组可调换组件。其可以实现对任意型号直径的电主轴的主轴和电机转子进行方便快捷的无损拆卸。进行方便快捷的无损拆卸。进行方便快捷的无损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主轴的主轴和电机转子拆卸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拆解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主轴的主轴和电机转子拆卸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主轴,是在数控机床领域出现的将机床主轴与主轴电机融为一体的新技术。主轴是一套组件,它包括电主轴本身及其附件:电主轴、高频变频装置、油雾润滑器、冷却装置、内置编码器、换刀装置等。这种主轴电动机与机床主轴“合二为一”的传动结构形式,使主轴部件从机床的传动系统和整体结构中相对独立出来,因此可做成“主轴单元”,俗称“电主轴”,特性为高转速、高精度、低噪音、内圈带锁口的结构更适合喷雾润滑。
[0003]由于电主轴高转速、高精度、低噪音的要求,其中主轴和电机转子在装配时通过采用热装过盈配合的装配方法装配,用以增加主轴和电机转子的装配结合力从而保证主轴在高速旋转时的稳定状态。热装过盈配合增加了维修时拆卸分离主轴和电机转子的难度,在拆卸分离主轴和电机转子时,需要15

25吨大压力施压且要对电机转子进行固定限位,这就需要用工装板将其电机转子限定位置后,下方垫起一定高度的支撑块,然后对主轴轴端施加压力将主轴从电主轴电机转子中心孔压出。
[0004]然而上述拆解过程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电主轴电机转子和轴的装配后的外形结构限制工装板不能做到很厚,施加压力大了支撑主轴和电机转子的工装板会向外位移,过盈更大的主轴和电机转子直接会使工装板弯曲变形致使主轴和电机转子从工装板滑脱,很难拆卸,只能更换新的工装板,多次加压操作容易物理破坏轴头和电主轴电机转子的结构,导致轴或电机转子被压裂损坏而报废,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主轴的主轴和电机转子拆卸的装置,其可以实现对电主轴的任意大小的主轴和电机转子约束固定后进行无损拆卸。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用于电主轴的主轴和电机转子拆卸的装置,包括加强支撑限位筒体、加强承载体组件、和缓冲优力胶。
[0008]所述加强支撑限位筒体为中空厚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撑限位筒体上部设有加强支撑限位筒体台阶孔。加强支撑限位筒体台阶孔的孔径与组合后的加强承载体聚合面的外圆直径配合。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一个加强支撑限位筒体可配数个加强承载体组件且无需螺丝锁紧就能够对加强承载体组件实现快速安装、更换和固定聚合约束的作用。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支撑限位筒体为中空厚壁结构,上部设有加强支撑限位筒体台阶孔。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达到高效快速聚合加强承载体组件和快速稳定定位的作用。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承载体组件按内孔孔径尺寸分为多组型号,所述加强承载体组件为左右两个对称半圆体结构。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达到对不同规格的主轴和电机转子都能够在拆解时实现约束固定的效果。两个对称半圆体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快速安装扣合卸载主轴和电机转子,方便及简化维修人员的拆卸操作过程。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承载体组件的左右两个加强承载体闭合面上分别对应设置有加强承载体闭合面定位孔和加强承载体闭合面定位销。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加强承载体闭合面定位销插合定位能够快速准确的将左右两个加强承载体扣合到一起。方便维修人员取放和提高操作效率的同时近一步提高了加强承载体组件的受压强度。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承载体组件设有加强承载体承载凸体和电主轴电机转子限位定位面,当加强承载体组件与待拆解轴和电主轴电机转子通过加强承载体闭合面定位销定位后扣合到一起并被加强支撑限位筒体约束合并后,加强承载体承载凸体和电主轴电机转子定位限位面即合为整圆结构,从而限定并约束了轴和电主轴电机转子的固定位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拆解加压时,使电主轴电机转子的下端面整体受力并增加了电主轴电机转子的承载受力面积。电主轴电机转子定位限位面的设置消除了电主轴电机转子在受到轴的压力和加强承载体组件的反作用力的时候产生变形位移和滑脱的风险。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支撑限位筒体底部中间放置圆形缓冲优力胶一块。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缓冲主轴由于加压后与电主轴电机转子分离下落时的冲击力从而达到保护主轴端面的作用,避免了拆解过程中的磕碰变形。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厚壁加强支撑限位筒体和加强承载体组件的设置,从而使主轴和电机转子拆卸的装置强度得到很好的加强,通过加强支撑限位筒体的加强支撑限位筒体台阶孔与加强承载体组件上的加强承载体聚合面的配合,实现约束固定限位加强承载体组件的效果,通过左右两个加强承载体闭合面的加强承载体闭合面定位孔和加强承载体闭合面定位销实现快速准确扣合加强承载体组件的效果,同时提高加强承载体组件的受压强度,无螺丝紧固的设计简化了工装使用操作的步骤,提高操作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装夹主轴和电机转子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强承载体承载凸体所在拆解时的位置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强支撑限位筒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加强支撑限位筒体;101、加强支撑限位筒体限位面;102、加强支撑限位筒
体台阶孔;2、加强承载体组件;201、加强承载体闭合面;202、加强承载体聚合面;203、加强承载体承载面;204、加强承载体承载凸体;205、加强承载体承载面;206、电主轴电机转子定位限位面;207、加强承载体闭合面定位孔;208、加强承载体闭合面定位销;3、缓冲优力胶;4、电主轴电机转子;401、电主轴电机转子端面;5、主轴;501、主轴斜端面;502、主轴上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主轴的主轴和电机转子拆卸的装置。
[0028]参照图1所示,包括加强支撑限位筒体1和加强承载组件2和缓冲优力胶3。
[0029]参照图2所示加强支撑限位筒体1上部设置有加强支撑限位筒体台阶孔102,加强支撑限位筒体上端面为加强支撑限位筒体限位面101,加强支撑限位筒体1底部放置有缓冲优力胶3。
[0030]加强承载体组件2为两个半圆体结构,设置有加强承载体闭合面201,在左右两个加强承载体的闭合面201上分别对应设置了加强承载体闭合面定位孔207和加强承载体闭合面定位销208,通过加强承载体闭合面定位孔207和加强承载体闭合面定位销208的穿插结合定位后将闭合面201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主轴的主轴和电机转子拆卸的装置,包括加强支撑限位筒体(1),所述加强支撑限位筒体(1)底部中间放置圆形缓冲优力胶(3)一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撑限位筒体(1)上部安装有加强承载体组件(2),所述加强承载体组件(2)为左右对称的两个半圆形分体结构,所述加强承载体组件(2)按内孔直径分为多组可更换组件;其可以根据轴径大小匹配合适内孔直径的加强承载体组件,实现对任意直径电主轴的主轴和电机转子进行拆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电主轴的主轴和电机转子拆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支撑限位筒体(1)为中空厚壁结构,所述加强支撑限位筒体(1)上部设有加强支撑限位筒体台阶孔(102),孔径与加强承载体组件(2)左右两个半体组合后的加强承载体聚合面(202)的外圆直径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电主轴的主轴和电机转子拆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承载体组件(2)为多组可替换的外径不变而内孔直径不同的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电主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水发
申请(专利权)人:贝美西北京机床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