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防粘铸造砂用高效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568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铸造砂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一种生产防粘铸造砂用高效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箱,第一搅拌箱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搅拌箱,第二搅拌箱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导料管,第二搅拌箱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柱,转动柱的外部周向等距离安装有多个螺旋叶片,转动柱的外部固定有皮带轮,第一搅拌箱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导料口,第一搅拌箱的外壁一侧焊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内壁上通过锁紧螺栓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一搅拌箱的内部,并且固定连接有安装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物料的多重连续式搅拌,使得物料搅拌的更加均匀,无需人工搅拌,省时省力,提高了加工效率,实用性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适合推广。

An efficient mixing device for producing anti sticking casting s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防粘铸造砂用高效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铸造砂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生产防粘铸造砂用高效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铸造砂按矿物组成不同分为石英砂和特种砂两大类,石英砂俗称硅砂。铸造生产中用来配制型砂和芯砂的一种颗粒状耐火材料。在用粘土作为型砂粘结剂的情况下,砂型铸造生产中铸造砂的用量最大。目前在生产防粘铸造砂时,需要对防粘铸造砂原料进行搅拌,而人工搅拌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搅拌不均匀,无法进行多重连续式搅拌等;不仅费时费力,且搅拌效果不是很理想,效率低,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影响使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生产防粘铸造砂用高效搅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生产防粘铸造砂用高效搅拌装置,具有实现了物料的多重连续式搅拌,使得物料搅拌的更加均匀,无需人工搅拌,省时省力,提高了加工效率,实用性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适合推广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产防粘铸造砂用高效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箱,所述第一搅拌箱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搅拌箱,所述第二搅拌箱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导料管,所述第二搅拌箱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柱,转动柱的外部周向等距离安装有多个螺旋叶片,所述转动柱的外部固定有皮带轮,所述第一搅拌箱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导料口,第一搅拌箱的外壁一侧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壁上通过锁紧螺栓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一搅拌箱的内部,并且固定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两端均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上螺纹套接有搅拌柱,搅拌柱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多个搅拌板。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呈U字型结构,且安装板的两侧均设有开口,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另一组皮带轮,每两个皮带轮之间套接有皮带。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箱均呈漏斗状结构,且导料管上配合安装有阀门,两组所述螺旋叶片的长度大于导料口的长度。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外壁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转动柱的一端与支撑板的侧面转动安装。优选的,所述安装柱远离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搅拌箱的内壁转动安装。优选的,多个所述搅拌板的个数为四到二十个,且搅拌板的长度大于导料口的长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有第二搅拌箱、导料管、转动柱和螺旋叶片,不仅实现了进料时的预搅拌,提高物料的搅拌效果,还能够在出料时再次对物料搅拌,避免搅拌后的物料出现沉积,提高物料的使用效果,方便使用;2、通过设置有第一搅拌箱、电机、皮带轮、皮带、安装柱、蜗轮、搅拌柱和多个搅拌板,实现了物料的多重连续式搅拌,使得物料搅拌的更加均匀,无需人工搅拌,省时省力,提高了加工效率,实用性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生产防粘铸造砂用高效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箱1,第一搅拌箱1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搅拌箱2,第二搅拌箱2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导料管3,第二搅拌箱2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柱4,转动柱4的外部周向等距离通过锁紧螺栓安装有多个螺旋叶片5,转动柱4的外部固定有皮带轮8,第一搅拌箱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导料口,第一搅拌箱1的外壁一侧焊接有安装板6,安装板6的内壁上通过锁紧螺栓安装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一搅拌箱1的内部,并且固定连接有安装柱10,安装柱10的两端均啮合有蜗轮12,蜗轮12上螺纹套接有搅拌柱13,搅拌柱13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多个搅拌板14。如图1-2所示,安装板6呈U字型结构,且安装板6的两侧均设有开口,电机7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另一组皮带轮8,每两个皮带轮8之间套接有皮带9。需要说明的是,皮带9的一端贯穿开口延伸至安装板6的外部,并且与转动柱4上的皮带轮8相连接,电机7可以采用型号为YE2-112M-4的伺服电机。如图1所示,第二搅拌箱2均呈漏斗状结构,且导料管3上配合安装有阀门,两组螺旋叶片5的长度大于导料口的长度。如图1所示,安装板6的外壁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板11,转动柱4的一端与支撑板11的侧面转动安装。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搅拌箱2的侧面设有与转动柱4相互配合有通孔,且转动柱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通孔的外部,第一搅拌箱1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撑块,且转动柱4远离皮带轮8的一端与支撑块的侧壁转动连接。如图1所示,安装柱10远离电机7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搅拌箱1的内壁转动安装,且安装柱10位于第一搅拌箱1的中间位置,多个搅拌板14的个数为四到二十个,且搅拌板14的长度大于导料口的长度。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打开位于第一搅拌箱1顶部的上方的阀门,使得物料通过导料管3进入到第二搅拌箱2的内部,同时启动电机7工作,电机7工作时带动皮带轮8和皮带9转动,从而带动安装柱10和转动柱4转动,转动柱4转动时带动螺旋叶片5转动,从而实现对物料进行搅拌,分别在进出料前后对物料进行连续搅拌,使得物料搅拌的更加充分,同时电机7工作时,带动安装柱10转动,安装柱10带动蜗轮12和搅拌柱13转动,搅拌柱13带动搅拌板14转动,物料通过导料口进入到第一搅拌箱1的内部时,多个搅拌板14再次对物料进行搅拌,实现了多重搅拌,使得物料搅拌的更加均匀,搅拌后的物料通过第一搅拌箱1下方的导料管3排出使用。本技术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人工启动和关闭开关来控制,动力元件的接线图与电源的提供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技术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技术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防粘铸造砂用高效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箱(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搅拌箱(2),所述第二搅拌箱(2)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导料管(3),所述第二搅拌箱(2)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柱(4),转动柱(4)的外部周向等距离安装有多个螺旋叶片(5),所述转动柱(4)的外部固定有皮带轮(8),所述第一搅拌箱(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导料口,第一搅拌箱(1)的外壁一侧焊接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的内壁上通过锁紧螺栓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一搅拌箱(1)的内部,并且固定连接有安装柱(10),所述安装柱(10)的两端均啮合有蜗轮(12),所述蜗轮(12)上螺纹套接有搅拌柱(13),搅拌柱(13)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多个搅拌板(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防粘铸造砂用高效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箱(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搅拌箱(2),所述第二搅拌箱(2)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导料管(3),所述第二搅拌箱(2)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柱(4),转动柱(4)的外部周向等距离安装有多个螺旋叶片(5),所述转动柱(4)的外部固定有皮带轮(8),所述第一搅拌箱(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导料口,第一搅拌箱(1)的外壁一侧焊接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的内壁上通过锁紧螺栓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一搅拌箱(1)的内部,并且固定连接有安装柱(10),所述安装柱(10)的两端均啮合有蜗轮(12),所述蜗轮(12)上螺纹套接有搅拌柱(13),搅拌柱(13)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多个搅拌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防粘铸造砂用高效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6)呈U字型结构,且安装板(6)的两侧均设有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瑞卿
申请(专利权)人:曲阜市铸造材料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