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胶体生产的高效搅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524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胶体生产的高效搅拌机构,包括釜盖主体、驱动电机、搅拌旋叶轴,所述安装盖板的顶部连接有垂直向下设置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主轴的顶端延伸出安装盖板顶部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主轴由驱动电机连接驱动,所述从动轴的底端连接有搅拌旋叶轴。在驱动电机的工作下,驱动主轴转动,带动驱动齿轮转动,使向啮合的三个从动齿轮协同地同步转动,每对从动轴与搅拌旋叶轴平稳地发生转动,形成三个旋转螺旋切割轨迹,且三个旋转螺旋切割轨迹的切割方向均相同,使得在搅拌呈高粘性胶体状态的树脂浆料时能够形成对应的三个螺旋轨迹,三螺旋轨迹的树脂浆料相混合,产生充分、高效搅拌的效果。

An efficient stirring mechanism for colloid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胶体生产的高效搅拌机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胶体生产的高效搅拌机构。
技术介绍
呈高粘性胶体状态的树脂浆料的生产过程中常需使用用到高效混合分散装置,较常见的装置为行星式搅拌机,这类搅拌机配置的搅拌釜多数为可移动式的,釜盖与搅拌装置通常为一体且与搅拌釜分离,且搅拌装置的驱动电机一般与搅拌装置是通过输送皮带传动,常规的行星式搅拌机具有单搅拌轴或双搅拌轴,但应用在呈高粘性胶体状态的树脂浆料时,其动力有所欠缺,搅动的力度不大,且树脂浆料由于粘度过大易成团,釜体内边缘的物料总是处在搅拌区间外,在分散混合时,需花费较长时间搅动使分散充分,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胶体生产的高效搅拌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次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胶体生产的高效搅拌机构,包括釜盖主体、驱动电机、搅拌旋叶轴,所述釜盖主体的顶部中部开设有柱形空腔,所述釜盖主体在柱形空腔的底面中央处开设有主轴定位槽,所述釜盖主体在柱形空腔底面的主轴定位槽边周等距对称分布有三个贯通至釜盖主体底部的输出轴孔,所述釜盖主体底部在输出轴孔的边周开设有共竖直轴心线的柱形腔,所述输出轴孔的内壁下部形成有向内凸起的圆环凸起部,所述釜盖主体上连接有对位嵌合且覆盖于柱形空腔顶部的安装盖板,所述安装盖板的底面中部开设有与主轴定位槽相对位的输入轴孔,所述输入轴孔贯通至安装盖板顶部,所述输入轴孔的内壁上部形成有向内凸起的圆环凸起部,所述安装盖板的底面开设有与输出轴孔相对位的副轴定位槽,所述主轴定位槽、副轴定位槽、输入轴孔、输出轴孔中均嵌入设置有圆柱滚子轴承,所述主轴定位槽与输入轴孔中的圆柱滚子轴承中嵌入有垂直向上设置的驱动主轴,所述驱动主轴的侧壁上在柱形空腔中的顶部及底部形成环形挡板,其环形挡板与上下侧的圆柱滚子轴承均相抵,所述驱动主轴的侧壁上在两环形挡板之间键接有驱动齿轮,每一对副轴定位槽与输出轴孔的圆柱滚子轴承中嵌入有垂直向下设置的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侧壁上在柱形空腔中的顶部及底部形成环形挡板,其侧壁在两环形挡板之间键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相对位啮合;所述安装盖板的顶部连接有垂直向下设置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主轴的顶端延伸出安装盖板顶部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主轴由驱动电机连接驱动,所述从动轴的底端连接有搅拌旋叶轴。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输出轴孔与相对位匹配的副轴定位槽的竖直轴心线相重合。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主轴定位槽与输入轴孔的竖直轴心线相重合。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输入轴孔中圆柱滚子轴承的顶部与其上方的圆环凸起部的底面相抵,所述输入轴孔中圆柱滚子轴承的底部与其下方环形挡板的顶面相抵。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输出轴孔中圆柱滚子轴承的顶部与其上方环形挡板的底面相抵,所述输出轴孔中圆柱滚子轴承的底部与其下方圆环凸起部的顶面相抵。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从动轴上的从动齿轮均具有相同的齿数及齿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驱动电机的工作下,驱动主轴转动,带动驱动齿轮转动,使向啮合的三个从动齿轮协同地同步转动,每对从动轴与搅拌旋叶轴平稳地发生转动,形成三个旋转螺旋切割轨迹,且三个旋转螺旋切割轨迹的切割方向均相同,使得在搅拌呈高粘性胶体状态的树脂浆料时能够形成对应的三个螺旋轨迹,三螺旋轨迹的树脂浆料相混合,产生充分、高效搅拌的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釜盖主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釜盖主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釜盖主体;2、驱动电机;3、搅拌旋叶轴;4、柱形空腔;5、主轴定位槽;6、输出轴孔;7、柱形腔;8、圆环凸起部;9、安装盖板;10、输入轴孔;11、副轴定位槽;12、圆柱滚子轴承;13、驱动主轴;14、环形挡板;15、驱动齿轮;16、从动轴;17、从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胶体生产的高效搅拌机构,包括釜盖主体1、驱动电机2、搅拌旋叶轴3,釜盖主体1的顶部中部开设有柱形空腔4,釜盖主体1在柱形空腔4的底面中央处开设有主轴定位槽5,釜盖主体1在柱形空腔4底面的主轴定位槽5边周等距对称分布有三个贯通至釜盖主体1底部的输出轴孔6,釜盖主体1底部在输出轴孔6的边周开设有共竖直轴心线的柱形腔7,输出轴孔6的内壁下部形成有向内凸起的圆环凸起部8,釜盖主体1上连接有对位嵌合且覆盖于柱形空腔4顶部的安装盖板9,安装盖板9的底面中部开设有与主轴定位槽5相对位的输入轴孔10,所述输入轴孔10贯通至安装盖板9顶部,输入轴孔10的内壁上部形成有向内凸起的圆环凸起部8,安装盖板9的底面开设有与输出轴孔6相对位的副轴定位槽11,主轴定位槽5、副轴定位槽11、输入轴孔10、输出轴孔6中均嵌入设置有圆柱滚子轴承12,主轴定位槽5与输入轴孔10中的圆柱滚子轴承12中嵌入有垂直向上设置的驱动主轴13,驱动主轴13的侧壁上在柱形空腔4中的顶部及底部形成环形挡板14,其环形挡板14与上下侧的圆柱滚子轴承12均相抵,驱动主轴13的侧壁上在两环形挡板14之间键接有驱动齿轮15,每一对副轴定位槽11与输出轴孔6的圆柱滚子轴承12中嵌入有垂直向下设置的从动轴16,从动轴16的侧壁上在柱形空腔4中的顶部及底部形成环形挡板14,其侧壁在两环形挡板14之间键接有从动齿轮17,从动齿轮17与驱动齿轮15相对位啮合;安装盖板9的顶部连接有垂直向下设置的驱动电机2,驱动主轴13的顶端延伸出安装盖板9顶部与驱动电机2连接,驱动主轴13由驱动电机2连接驱动,从动轴16的底端连接有搅拌旋叶轴3。其中输出轴孔6与相对位匹配的副轴定位槽11的竖直轴心线相重合;主轴定位槽5与输入轴孔10的竖直轴心线相重合;输入轴孔10中圆柱滚子轴承12的顶部与其上方的圆环凸起部8的底面相抵,输入轴孔10中圆柱滚子轴承12的底部与其下方环形挡板14的顶面相抵;输出轴孔6中圆柱滚子轴承12的顶部与其上方环形挡板14的底面相抵,输出轴孔6中圆柱滚子轴承12的底部与其下方圆环凸起部8的顶面相抵;从动轴16上的从动齿轮17均具有相同的齿数及齿纹,使三个从动轴16在驱动齿轮15与从动齿轮17的相啮合转动时能够保持同步同向转动。在驱动电机2的工作下,驱动主轴13转动,带动驱动齿轮15转动,使向啮合的三个从动齿轮17协同地同步转动,每对从动轴16与搅拌旋叶轴3平稳地发生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胶体生产的高效搅拌机构,包括釜盖主体(1)、驱动电机(2)、搅拌旋叶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主体(1)的顶部中部开设有柱形空腔(4),所述釜盖主体(1)在柱形空腔(4)的底面中央处开设有主轴定位槽(5),所述釜盖主体(1)在柱形空腔(4)底面的主轴定位槽(5)边周等距对称分布有三个贯通至釜盖主体(1)底部的输出轴孔(6),所述釜盖主体(1)底部在输出轴孔(6)的边周开设有共竖直轴心线的柱形腔(7),所述输出轴孔(6)的内壁下部形成有向内凸起的圆环凸起部(8),所述釜盖主体(1)上连接有对位嵌合且覆盖于柱形空腔(4)顶部的安装盖板(9),所述安装盖板(9)的底面中部开设有与主轴定位槽(5)相对位的输入轴孔(10),所述输入轴孔(10)贯通至安装盖板(9)顶部,所述输入轴孔(10)的内壁上部形成有向内凸起的圆环凸起部(8),所述安装盖板(9)的底面开设有与输出轴孔(6)相对位的副轴定位槽(11),所述主轴定位槽(5)、副轴定位槽(11)、输入轴孔(10)、输出轴孔(6)中均嵌入设置有圆柱滚子轴承(12),所述主轴定位槽(5)与输入轴孔(10)中的圆柱滚子轴承(12)中嵌入有垂直向上设置的驱动主轴(13),所述驱动主轴(13)的侧壁上在柱形空腔(4)中的顶部及底部形成环形挡板(14),其环形挡板(14)与上下侧的圆柱滚子轴承(12)均相抵,所述驱动主轴(13)的侧壁上在两环形挡板(14)之间键接有驱动齿轮(15),每一对副轴定位槽(11)与输出轴孔(6)的圆柱滚子轴承(12)中嵌入有垂直向下设置的从动轴(16),所述从动轴(16)的侧壁上在柱形空腔(4)中的顶部及底部形成环形挡板(14),其侧壁在两环形挡板(14)之间键接有从动齿轮(17),所述从动齿轮(17)与驱动齿轮(15)相对位啮合;所述安装盖板(9)的顶部连接有垂直向下设置的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主轴(13)的顶端延伸出安装盖板(9)顶部与驱动电机(2)连接,所述驱动主轴(13)由驱动电机(2)连接驱动,所述从动轴(16)的底端连接有搅拌旋叶轴(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胶体生产的高效搅拌机构,包括釜盖主体(1)、驱动电机(2)、搅拌旋叶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主体(1)的顶部中部开设有柱形空腔(4),所述釜盖主体(1)在柱形空腔(4)的底面中央处开设有主轴定位槽(5),所述釜盖主体(1)在柱形空腔(4)底面的主轴定位槽(5)边周等距对称分布有三个贯通至釜盖主体(1)底部的输出轴孔(6),所述釜盖主体(1)底部在输出轴孔(6)的边周开设有共竖直轴心线的柱形腔(7),所述输出轴孔(6)的内壁下部形成有向内凸起的圆环凸起部(8),所述釜盖主体(1)上连接有对位嵌合且覆盖于柱形空腔(4)顶部的安装盖板(9),所述安装盖板(9)的底面中部开设有与主轴定位槽(5)相对位的输入轴孔(10),所述输入轴孔(10)贯通至安装盖板(9)顶部,所述输入轴孔(10)的内壁上部形成有向内凸起的圆环凸起部(8),所述安装盖板(9)的底面开设有与输出轴孔(6)相对位的副轴定位槽(11),所述主轴定位槽(5)、副轴定位槽(11)、输入轴孔(10)、输出轴孔(6)中均嵌入设置有圆柱滚子轴承(12),所述主轴定位槽(5)与输入轴孔(10)中的圆柱滚子轴承(12)中嵌入有垂直向上设置的驱动主轴(13),所述驱动主轴(13)的侧壁上在柱形空腔(4)中的顶部及底部形成环形挡板(14),其环形挡板(14)与上下侧的圆柱滚子轴承(12)均相抵,所述驱动主轴(13)的侧壁上在两环形挡板(14)之间键接有驱动齿轮(15),每一对副轴定位槽(11)与输出轴孔(6)的圆柱滚子轴承(12)中嵌入有垂直向下设置的从动轴(16),所述从动轴(16)的侧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诗超杨泽树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鑫惠利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