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抗性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804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个与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抗性相关的SNP分子标记,该SNP位点位于

SNP molecular markers associated with resistance to white spot syndrome in Procambarus clarki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与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抗性相关的SNP分子标记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动物遗传育种
,具体涉及一个与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抗性相关的SNP分子标记。
技术介绍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邓沼泽2010)。因其营养丰富,口味独特,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养殖对象。据《2019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报道,2018年小龙虾在中国的产量达到了1638700吨,养殖总面积达1680万亩,总产值达到3690亿元。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spotsyndromevirus,WSSV)是影响克氏原螯虾健康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给克氏原螯虾产量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WSSV是一种具有囊膜的双链DNA病毒,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虾、蟹类等甲壳动物(Ding2015)。虾感染WSSV后,游泳速度明显变得缓慢,摄食量减少,行动迟缓,头胸甲与腹节分离,血淋巴变得稀薄不易凝固,最后病虾大规模死亡。整个发病过程一般持续3-10天,死亡率可达90%以上(闫冬春2007)。对克氏原螯虾携带WSSV情况的研究表明,池塘养殖和江河的野生克氏原螯虾均有较高的带毒率(洪徐鹏2012)。在克氏原螯虾产量最高的湖北地区,对7个主要养殖克氏原螯虾的地区的携带WSSV情况调查发现,克氏原螯虾携带WSSV的比例在40-70%之间(李青彬2018)。WSSV主要通过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和种间转播三种方式进行传播(Chou1998)。目前,有研究报道了许多化学和物理方法用于预防和治疗该病,如病毒蛋白口服,在体内注射灭活的WSSV(Duetal2006,Zhuetal2009),高热疗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克氏原螯虾的养殖中广泛地应用仍具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剖析其遗传基础,估算其遗传的部分,DNA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技术等逐渐地应用在育种领域。其中,分子标记技术因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检测手段简单、开发成本低廉等优点,现广泛应用于遗传育种、基因组作图、基因定位、物种亲缘关系鉴别等方面。目前在中国对虾(降锦菲2013)、半滑舌鳎(邢贺飞2015)、草鱼(王文静2014)和凡纳滨对虾(Liuetal2014)等水产动物中已开发出了抗病分子标记,但在克氏原螯虾抗病SNP分子标记的研究仍为空白,有必要通过分子育种技术,挖掘克氏原螯虾抗病关键基因,为该虾抗病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大多数甲壳类动物缺乏适应性免疫,而依赖于先天免疫,后者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它们是抵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Lokeretal2004;Cereniusand2004)。凝血系统,抗菌素蛋白的合成以及酚氧化酶原(proPO)激活系统在无脊椎动物中形成体液免疫(IwanagaandLee2004;Cereniusetal2008)。其中,酚氧化酶原(proPO)激活系统被认为是甲壳类动物中最重要的免疫系统(Zheng2019),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在丝氨酸蛋白酶(Serineprotease,SP)的催化下可产生有毒的反应中间体和黑色素以抵抗病原体(JiangandKanost2000)。现有研究表明,proPO在诸如结节形成,血淋巴吸引等生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ereniusetal2008;NappiandChristensen2005)。proPO系统可被病原体,身体损伤和微生物产物激活(Amparyupetal2013;Cereniusand2004)。在过去的几十年中,proPO在各种生物中被广泛的研究,并显示了它们在无脊椎动物免疫中的重要作用(Amparyupetal2013;Guetal2019;Dziedziechetal2019)。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与克氏原螯虾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相关的SNP分子标记,该SNP分子标记的多态性位点位于克氏原螯虾酚氧化酶原基因(prophenoloxidase,proPO)第4内含子中,与克氏原螯虾抗WSSV性状有显著相关性,具有良好的多态性,利用该SNP分子标记对克氏原螯虾进行抗WSSV检测,有利于提高克氏原螯虾的抗病育种效率,加快实现克氏原螯虾抗WSSV新品种的选育。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克氏原螯虾WSSV攻毒处理及基因组DNA提取,引物设计,PCR扩增,PCR产物直接测序以及SNP分子标记的筛选与分析,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卡方检验基因型与抗病性状的显著性差异,在proPO基因的第4内含子区发现1个与克氏原螯虾抗WSSV性状显著相关的SNP位点g.7081T/C,SNP分子标记包括如SEQID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在该序列的第451bp处有一个等位基因突变,基因型是T或C。上述SNP分子标记在辅助选育克氏原螯虾抗白斑综合征病毒品种中的应用,具体方法为:扩增含有所述SNP位点的片段,通过直接测序法对SNP位点的基因型进行分型,TT基因型是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抗性的有利标记。进一步地,用于扩增SNP分子标记的引物序列如SEQIDNO.4和SEQIDNO.5所示。附图说明图1:克氏原螯虾proPO基因第4内含子中g.7081T/C位点不同基因型的测序峰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试验动物本实验所需的克氏原螯虾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基地,实验前在聚乙烯塑料养殖箱中暂养1周,挑选健康有活力的189尾虾开展实验。室内养殖水温24-26℃,实验期间每天投喂1次商品饲料,每周换水2次。将189只健康克氏原螯虾注射0.1mLWSSV(109拷贝),注射部位为第二腹节。随着病毒在体内的扩散,前50个发病死亡的克氏原螯虾作为敏感群体。15天后,将50个存活的克氏原螯虾作为抗性组。1.2试验方法1.2.1克氏原螯虾基因组DNA提取取两个群体克氏原螯虾的尾部肌肉保存在装有无水乙醇的2mL离心管中,按照以下步骤提取其DNA:(1)在实验开始前将水浴锅温度设置为55℃并于冰上解冻蛋白酶K,取肌肉组织于滤纸上,吸干附着于肌肉上的液体;将肌肉装入有600μL裂解液的2mL离心管中,将肌肉组织用剪刀剪碎后加入9μL蛋白酶K;(2)将装有肌肉组织的离心管放入水浴锅中,让肌肉组织消解完全;(3)提前打开冰冻离心机,快速降温至4℃,待肌肉组织完全消解后,将其取出,冷却,向离心管中加入200μL醋酸铵(此步骤及以后操作均在冰上进行),用力摇晃充分混匀;(4)离心后,用1000μL枪缓慢吸取上清液,将其加到1.5mL离心管中(约500μL);加入等体积预冷异丙醇(轻轻摇晃有丝状物产生),离心(4℃,12000r/min,10-15min),缓慢倒出上清液,将白色白斑留下;(5)加入1mL75%乙醇洗涤,离心(4℃,12000r/min,5min);倒出上清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与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抗性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标记包括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第451位的碱基是T或C。/n

【技术特征摘要】
1.与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抗性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标记包括SEQID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第451位的碱基是T或C。


2.用于扩增权利要求1所述SNP分子标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李艳和石瑞雪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