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分析专用烘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35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纺织分析专用烘燥装置,在箱体(1)内,由实验舱壁板(10)和实验舱底板(8)围成实验舱;实验舱壁板(10)与箱体(1)内壁之间形成循环通风道(3),该循环通风道(3)上端连通实验舱上口,下端连通加热源(7)的工作区;在实验舱底板(8)上开设有连通热源(7)工作区的回风口,回风口下方设置有轴流风扇(5);试样隔板(9)安装在所述实验舱内,在试样隔板(9)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试样杯(4)的试样孔(12)。热量得到循环反复利用,能量消耗减少80%以上。较普通烘箱节约时间85-90%,从而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纺织分析试样实施快速烘干的专用装置,具体地说, 是一种纺织、分析专用烘燥装置。
技术介绍
H前,对纺织原料、半成品或织成品进行化学分析时, 一般将装盛试样的坩 埚或滤杯放置在普通烘箱中,试样在普通烘箱内特定的温度下烘燥至恒重。这种做法的主要缺点是,第一、烘燥速度慢, 一般需要2小时左右,因此分析试 验效率低。第二、能耗高, 一般烘箱功率在3000瓦特左右,且大部分能源被浪 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纺织分析专用烘燥装置, 一方 面提高热能利用率,另一方面,大幅度縮短加热干燥时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分析专用烘燥装置,包括箱体,在箱体底部安装有加热源,箱体内 安装有试样隔板,其特征在于在箱体内,由实验舱壁板和实验舱底板围成实验 舱;实验舱壁板与箱体内壁之间形成循环通风道,该循环通风道上端连通实验舱 上口,下端连通加热源的工作区;在实验舱底板上开设有连通热源工作区的回风 口,回风口下方设置有轴流风扇; 一层或一层以上试样隔板安装在所述实验舱内, 在试样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试样杯的试样孔。实验舱壁板为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织分析专用烘燥装置,包括箱体(1),在箱体(1)底部安装有加热源(7),箱体(1)内安装有试样隔板(9),其特征在于:在箱体(1)内,由实验舱壁板(10)和实验舱底板(8)围成实验舱;实验舱壁板(10)与箱体(1)内壁之间形成循环通风道(3),该循环通风道(3)上端连通实验舱上口,下端连通加热源(7)的工作区;在实验舱底板(8)上开设有连通热源(7)工作区的回风口,回风口下方设置有轴流风扇(5);一层或一层以上试样隔板(9)安装在所述实验舱内,在试样隔板(9)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试样杯(4)的试样孔(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权滕振禹张雪波邱学明朱锦福巩玉亮郑跃军滕锡松于旭兵
申请(专利权)人:莱州市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