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注液孔残液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54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2
一种锂电池注液孔残液处理器,有效的解决了注液孔残液清理不干净,存在质量隐患等问题,采用扇形齿轮和齿条结构,巧妙控制活动框在机架内左右往复运动,进而活动框控制支架和吸液棉在注液孔处往复擦拭运动,擦拭的同时吸液棉一直处于旋转运动,能够快速将注液孔周围的残留液体吸收干净,避免操作人员与残留液体接触,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残液清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注液孔残液处理器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电池注液孔残液处理器。
技术介绍
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封口工序是很关键的工序之一,封口不良会导致电池直接报废,目前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无尘布蘸DMC对锂电池注液孔进行擦拭,这种擦拭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安全,存在漏擦和擦拭效果不一的情况,锂电池擦拭洁净是焊接优良的关键因素之一,擦拭效果决定焊接效果,擦拭不干净在焊接工序容易造成炸点、针孔、漏液等焊接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锂电池注液孔残液处理器,有效的解决了锂电池注液孔擦拭不干净,存在质量隐患等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机架内安装有多个锂电池,锂电池上端设有注液孔,机架内左右滑动连接有活动框,活动框左端固定有与注液孔相对应的支架,支架内设有多个前后方向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安装有与注液孔相对应的皮带,皮带的外表面覆盖着吸液棉,机架内设有竖直方向的转动轴,转动轴同轴固定有扇形齿轮,活动框内两侧壁设有与扇形齿轮啮合的齿条,扇形齿轮始终与一侧齿条啮合,扇形齿轮带动活动框和支架整体在机架内左右往复运动。本技术结构巧妙,擦拭效果好,能够快速将注液孔周围的残留液体吸收干净,减轻了工作量,避免操作人员与残留液体接触,自动化程度高,保障了产品质量,适合批量次生产,操作简单,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图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支架立体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3给出,一种锂电池注液孔残液处理器,包括机架1,机架1内安装有多个锂电池2,锂电池2上端设有注液孔3,机架1内左右滑动连接有活动框4,活动框4左端固定有与注液孔3相对应的支架5,支架5内设有多个前后方向的主动轴6和从动轴7,主动轴6和从动轴7之间安装有与注液孔3相对应的皮带,皮带的外表面覆盖着吸液棉8,机架1内设有竖直方向的转动轴9,转动轴9同轴固定有扇形齿轮10,活动框4内两侧壁设有与扇形齿轮10啮合的齿条11,扇形齿轮10始终与一侧齿条11啮合,扇形齿轮10带动活动框4和支架5整体在机架1内左右往复运动。所述的吸液棉8为弹性海绵材质。所述的支架5上固定有马达12,马达12与主动轴6同轴固定连接。为了保证转动轴9合适的转动速度,所述的机架1上固定有电机13,电机13经减速器与转动轴9同轴固定连接。为了保证活动框4在机架1内左右滑动的稳定性,所述的活动框4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凸块14,机架1上设有与凸块14相配合的滑动槽,凸块14沿滑动槽在机架1内左右滑动。本技术在使用时,本技术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以主视图为基准的,初始位置,皮带位于锂电池2的右上方,吸液棉8的底端与锂电池2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支架5内安装有多组皮带,皮带内安装有主动轴6和从动轴7,主动轴6与马达12同轴固定,多个马达12之间均为电性连接,机架1上设有控制马达12的开关,当锂电池2内注满液体后,注液孔3附近会出现残留液体,此时打开开关和启动电机13,开关控制多个马达12同时转动,马达12带动主动轴6转动,在从动轴7的作用下,皮带开始围绕主动轴6和从动轴7传动,皮带的外表面覆盖着吸液棉8,吸液棉8为弹性海绵材质,电机13经减速器带动转动轴9转动,保证了转动轴9合适的转动速度,转动轴9带动扇形齿轮10转动,活动框4内两侧壁设有与扇形齿轮10啮合的齿条11,扇形齿轮10始终与一侧齿条11啮合,扇形齿轮10带动活动框4和支架5整体在机架1内向左滑动,支架5带动皮带向左移动,皮带带动吸液棉8一直处于环绕运动,吸液棉8开始与注液孔3紧密接触,吸液棉8为弹性海绵材质,能够快速吸收残留液体,并且吸液棉8一直处于环绕运动,进而更多的吸液棉8与注液孔3接触,有效防止吸液棉8饱和,大大增加了吸收量,同时支架5带动吸液棉8向左运动,随着转动轴9转动,扇形齿轮10带动活动框4向右复位,活动框4带动支架5向右复位,支架5带动皮带和吸液棉8向右滑动复位,进而再次擦拭注液孔3,保证注液孔3的残留液体吸收完全,保障注液孔3的整洁性,当活动框4回到初始位置时,电机13停止转动,关闭开关,马达12停止转动,擦拭完成,即可更换锂电池2组,适合批量次生产,减少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较传统的设备有以下益处:1)结构巧妙,皮带带动吸液棉8一直围绕主动轴6和从动轴7转动,使更多面积的吸液棉8与注液孔3周围的残留液体接触,大大提高了吸液棉8的吸收量,保证注液孔3的整洁;2)采用扇形齿轮10和齿条11结构,巧妙控制活动框4在机架1内左右往复运动,进而活动框4控制支架5和吸液棉8在注液孔3处往复擦拭运动,擦拭的同时吸液棉8一直处于旋转运动,大大提高了擦拭效率,减轻了工作负担。本技术结构巧妙,擦拭效果好,能够快速将注液孔周围的残留液体吸收干净,减轻了工作量,避免操作人员与残留液体接触,自动化程度高,适合批量次生产,操作简单,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注液孔残液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内安装有多个锂电池(2),锂电池(2)上端设有注液孔(3),机架(1)内左右滑动连接有活动框(4),活动框(4)左端固定有与注液孔(3)相对应的支架(5),支架(5)内设有多个前后方向的主动轴(6)和从动轴(7),主动轴(6)和从动轴(7)之间安装有与注液孔(3)相对应的皮带,皮带的外表面覆盖着吸液棉(8),机架(1)内设有竖直方向的转动轴(9),转动轴(9)同轴固定有扇形齿轮(10),活动框(4)内两侧壁设有与扇形齿轮(10)啮合的齿条(11),扇形齿轮(10)始终与一侧齿条(11)啮合,扇形齿轮(10)带动活动框(4)和支架(5)整体在机架(1)内左右往复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注液孔残液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内安装有多个锂电池(2),锂电池(2)上端设有注液孔(3),机架(1)内左右滑动连接有活动框(4),活动框(4)左端固定有与注液孔(3)相对应的支架(5),支架(5)内设有多个前后方向的主动轴(6)和从动轴(7),主动轴(6)和从动轴(7)之间安装有与注液孔(3)相对应的皮带,皮带的外表面覆盖着吸液棉(8),机架(1)内设有竖直方向的转动轴(9),转动轴(9)同轴固定有扇形齿轮(10),活动框(4)内两侧壁设有与扇形齿轮(10)啮合的齿条(11),扇形齿轮(10)始终与一侧齿条(11)啮合,扇形齿轮(10)带动活动框(4)和支架(5)整体在机架(1)内左右往复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桐进韩广收李侑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力国际新能源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