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偏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068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动态偏压控制系统,其适用于一线性稳压器。线性稳压器包含一误差放大器,而线性稳压器的一输出端输出一第一输出电压,误差放大器输出一第二输出电压。动态偏压控制系统包含:差动放大器接收第一输出电压,并根据第一输出电压产生一控制电压;第一可调电流源接收第二输出电压,并根据第二输出电压动态输出一第一电流以驱动差动放大器;第二可调电流源接收控制电压,并根据控制电压动态输出一第二电流以驱动误差放大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态偏压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偏压电路,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是用于稳压器的动态偏压控制系统,藉此以提高稳压器的反应速度。
技术介绍
常见的线性稳压器(LDO)会包含一误差放大器,由设计规格限制的关系在某些使用条件下主极点会在误差放大器的输出,此举也造成误差放大器的反应速度变得较慢,当负载电流有较大的变化时,LDO的输出电压亦会有较大的变化,当误差放大器未能及时反应,则LDO的输出电压可能会过高或过低,造成藉由线性稳压器供电的电路受损或工作不正常。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习知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动态偏压控制系统,藉此有效提高线性稳压器对负载变化的反应速度。本专利技术之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态偏压控制系统,其适用于一线性稳压器。线性稳压器包含一误差放大器,而线性稳压器的一输出端输出一第一输出电压,误差放大器输出一第二输出电压。动态偏压控制系统包含一差动放大器、一第一可调电流源以及一第二可调电流源。差动放大器接收第一输出电压,并根据第一输出电压产生一控制电压。第一可调电流源接收第二输出电压,并根据第二输出电压动态输出一第一电流以驱动差动放大器。第二可调电流源接收控制电压,并根据控制电压动态输出一第二电流以驱动误差放大器。在一实施例中,动态偏压控制系统更包含一电压随耦器电性连接于线性稳压器之一输出端以及差动放大器之间,差动放大器通过电压随耦器接收第一输出电压。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可调电流源可包含一第一固定电流源以及一第一可控电流源,第一固定电流源以及第一可控电流源并联于一供电端以及差动放大器之间,第一可控电流源输出的电流由第二输出电压所控制,藉此动态调整第一电流。在一实施例中,线性稳压器可包含一驱动晶体管,第一可控电流源包含一第一晶体管,驱动晶体管以及第一晶体管电性连接以形成一电流镜电路。在一实施例中,驱动晶体管以及第一晶体管电性连接于误差放大器的一输出端。在一实施例中,误差放大器具有一正输入端接收一回授电压,以及一负输入端接收一参考电压,回授电压为第一输出电压的分压,当第一输出电压下降而第二输出电压相对应地下降,而使得第一晶体管导通时,第一可控电流源输出的第一电流增加。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可调电流源可包含一第二固定电流源以及一第二可控电流源,第二固定电流源以及第二可控电流源并联于误差放大器以及一低电压端之间,第二可控电流源输出的电流由控制电压所控制,藉此动态调整第二电流。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可控电流源可包含一第二晶体管,当第二晶体管被控制电压导通时,第二可控电流源输出的第二电流增加。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输出电压下降,差动放大器产生的控制电压上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动态偏压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动态偏压控制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方块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动态偏压控制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电路图。符号说明:10:线性稳压器101:误差放大器102:驱动元件20:第一可调电流源201:第一电流21、IBD:第一固定电流源22:第一可控电流源23、MS:第一晶体管30:差动放大器301:控制电压40:第二可调电流源401:第二电流41、IB0:第二固定电流源42:第二可控电流源43、MB0:第二晶体管50:电压随耦器501:电压MD3:第三晶体管IBL:第三固定电流源VSPLY:供电电压VREF:参考电压VFB:回授电压VEAOUT、VOUT:输出电压R1、R2:电阻器GND:接地端MDRV:驱动晶体管MD1:第四晶体管MD2:第五晶体管MB1:第六晶体管MB2:第七晶体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图式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请参阅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动态偏压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如图1所示,动态偏压控制系统包含一差动放大器30、一第一可调电流源20以及一第二可调电流源40。动态偏压控制系统适用于一线性稳压器10,可在线性稳压器10的输出电压VOUT有明显变化时,快速调整差动放大器30的驱动电流以及线性稳压器10的误差放大器101的驱动电流,藉此提高线性稳压器10的反应速度。差动放大器30接收线性稳压器10的输出端的输出电压VOUT,并根据输出电压VOUT产生控制电压301。第一可调电流源20接收误差放大器101的输出电压VEAOUT,并根据输出电压VEAOUT动态输出第一电流201,以驱动差动放大器30。第二可调电流源40接收控制电压301,并根据控制电压301动态输出第二电流401,以驱动误差放大器101。在实际应用时,当线性稳压器10的负载增加而汲取更多电流时,其导致输出电压VOUT下降,因此线性稳压器10具有一回授(feedback)机制(图中未绘示),回授输出电压至误差放大器101,当输出电压VOUT下降时,误差放大器101的输出电压VEAOUT下降,使得线性稳压器10输出更多电流,让输出电压VOUT上升。因此,当线性稳压器10能有更快的反应速度,则输出电压VOUT下降所造成的影响越小。在本专利技术的动态偏压控制系统中,当输出电压VOUT下降,误差放大器101的输出电压VEAOUT也会下降,第一可调电流源20会相对应地提高第一电流201,使得差动放大器30的反应速度提高,更快地输出控制电压301。当输出电压VOUT下降,差动放大器30输出的控制电压301会相对应地上升,使得第二可调电流源40提高第二电流401,藉此提高误差放大器101的反应速度。通过上述机制,当输出电压VOUT下降时,本专利技术的动态偏压控制系统可提高误差放大器101以及差动放大器30的反应速度,藉此提高线性稳压器10的反应速度。请参阅图2,其为本专利技术的动态偏压控制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方块图。如图2所示,线性稳压器包含一误差放大器101、一驱动元件102以及电阻器R1以及R2。驱动元件102电性连接于一供电端(其电压为供电电压VSPLY)以及电阻器R1之间,驱动元件102以及电阻器R1之间的节点作为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输出端上的电压为输出电压VOUT。在一实施例中,驱动元件102可用一功率晶体管来实现。电阻器R1以及R2形成一分压电路,在电阻器R1以及R2之间节点上产生输出电压VOUT的分压,作为回授电压VFB。回授电压VFB输入至误差放大器101的正输入端,而一参考电压VREF输入至误差放大器101的负输入端。误差放大器101的正电源端接收供电电压VSPLY,而负电源端电性连接第二可调电流源40。第二可调电流源40提供第二电流401以驱动误差放大器101。在此实施例中,动态偏压控制系统更包含一电压随耦器50电性连接于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以及差动放大器30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态偏压控制系统,适用于一线性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稳压器包含一误差放大器,所述线性稳压器的一输出端输出一第一输出电压,所述误差放大器输出一第二输出电压,所述动态偏压控制系统包含:/n一差动放大器,接收所述第一输出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压产生一控制电压;/n一第一可调电流源,接收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动态输出一第一电流以驱动所述差动放大器;以及/n一第二可调电流源,接收所述控制电压,并根据所述控制电压动态输出一第二电流以驱动所述误差放大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1 TW 1071463251.一种动态偏压控制系统,适用于一线性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稳压器包含一误差放大器,所述线性稳压器的一输出端输出一第一输出电压,所述误差放大器输出一第二输出电压,所述动态偏压控制系统包含:
一差动放大器,接收所述第一输出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一输出电压产生一控制电压;
一第一可调电流源,接收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二输出电压动态输出一第一电流以驱动所述差动放大器;以及
一第二可调电流源,接收所述控制电压,并根据所述控制电压动态输出一第二电流以驱动所述误差放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偏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电压随耦器电性连接于所述线性稳压器的一输出端以及所述差动放大器之间,所述差动放大器通过所述电压随耦器接收所述第一输出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偏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调电流源包含一第一固定电流源以及一第一可控电流源,所述第一固定电流源以及所述第一可控电流源并联于一供电端以及所述差动放大器之间,所述第一可控电流源输出的电流由所述第二输出电压所控制,藉此动态调整所述第一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偏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稳压器包含一驱动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华俊
申请(专利权)人: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