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多工位磨合空载检测台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智能多工位磨合空载检测台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转向器是汽车生产过程中的重要部件之一,在转向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转向器进行性能测试,而磨合空载测试是转向器性能测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现有的磨合空载检测装置难以兼容多种转向器,并且在磨合过程中的参数无法设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兼容多种转向器的智能多工位磨合空载检测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智能多工位磨合空载检测台的工作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多工位磨合空载检测台包括底座、支撑框架和磨合检测机构,支撑框架固定在底座的上方,磨合检测机构位于支撑框架的内部,在支撑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底板,磨合检测机构包括加载机构、驱动机构、承载机构和在位检测组件,驱动机构位于底座的内部,在底板上设置有滑轨,加载机构可沿滑轨滑动,承载机构和在位检测组件设置在底板的上表面,加载机构、驱动机构、承载机构和在位检测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多工位磨合空载检测台,包括底座、支撑框架和磨合检测机构,所述支撑框架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磨合检测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底板,所述磨合检测机构包括加载机构、驱动机构、承载机构和在位检测组件,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底座的内部,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轨,所述加载机构可沿所述滑轨滑动,所述承载机构和所述在位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n所述加载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和所述在位检测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上且相等,所述加载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和所述在位检测组件均一一对应地设置;/n所述加载机构包括第一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多工位磨合空载检测台,包括底座、支撑框架和磨合检测机构,所述支撑框架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磨合检测机构位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底板,所述磨合检测机构包括加载机构、驱动机构、承载机构和在位检测组件,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底座的内部,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轨,所述加载机构可沿所述滑轨滑动,所述承载机构和所述在位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载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和所述在位检测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上且相等,所述加载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和所述在位检测组件均一一对应地设置;
所述加载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传动带,所述加载机构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轴、第一联轴器、第一扭矩传感器、第二联轴器、连接轴和花键头,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传动带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载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载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承载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位检测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在位检测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检测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载机构还包括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一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少威,方良喜,张志林,
申请(专利权)人:和氏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