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红茶发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050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红茶发酵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端面开设有箱体口,所述箱体的内壁连通有漏斗,所述箱体的右侧连通有排风扇,所述箱体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三圆杆,所述第三圆杆的外壁通过第四轴承与箱体的左侧转动相连,所述第三圆杆的右侧固接有伞型齿轮,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均固接有支架。该新型红茶发酵机,通过竖板、转杆和伞型齿轮的配合,使得红茶在发酵时,底部的红茶能得到充足的氧气和湿度,使得该发酵机能在控制温度与湿度同时导入新鲜空气,避免了存在现有发酵设备不能在控制温度与湿度同时导入新鲜空气,以实现富氧发酵,从而导致茶叶闷气味、涩味重等品质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红茶发酵机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红茶发酵机。
技术介绍
红茶是全发酵茶,中国是红茶生产的发源地,远在16世纪末就专利技术了红茶。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人们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国内茶叶消费市场日趋多元化,红茶热日渐兴起,虽然现有的发酵机可以实现对红茶的发酵,但存在于红茶在发酵过程中摊放有一定的厚度,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来增加发酵箱内的湿度,其主要是对堆放表面的红茶作用比较明显,而对于堆放在底部的红茶往往不能得到足够的氧气和水分,故而容易造成红茶发酵质量的下降的问题,且存在现有发酵设备不能在控制温度与湿度同时导入新鲜空气,以实现富氧发酵,从而导致茶叶闷气味、涩味重等品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红茶发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虽然现有的发酵机可以实现对红茶的发酵,但存在于红茶在发酵过程中摊放有一定的厚度,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来增加发酵箱内的湿度,其主要是对堆放表面的红茶作用比较明显,而对于堆放在底部的红茶往往不能得到足够的氧气和水分,故而容易造成红茶发酵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红茶发酵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前端面开设有箱体口(2),所述箱体口(2)的内壁顶部与底部左侧通过销轴(3)转动相连有箱体门(4),所述箱体门(4)的内壁安装有玻璃(5),所述箱体门(4)的前端面右侧固接有把手(6),所述箱体(1)的内壁顶部设有喷撒机构(7),所述箱体(1)的内壁左侧固接有两个第二箱体(10),两个所述第二箱体(10)的底部加工有多个通孔(18),两个所述第二箱体(10)的右侧与箱体(1)的内壁右侧固定在一起,上方所述第二箱体(10)的内壁底部设有搅动机构(8),下方所述第二箱体(10)的内壁底部设有第二搅动机构(9),所述箱体(1)的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红茶发酵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前端面开设有箱体口(2),所述箱体口(2)的内壁顶部与底部左侧通过销轴(3)转动相连有箱体门(4),所述箱体门(4)的内壁安装有玻璃(5),所述箱体门(4)的前端面右侧固接有把手(6),所述箱体(1)的内壁顶部设有喷撒机构(7),所述箱体(1)的内壁左侧固接有两个第二箱体(10),两个所述第二箱体(10)的底部加工有多个通孔(18),两个所述第二箱体(10)的右侧与箱体(1)的内壁右侧固定在一起,上方所述第二箱体(10)的内壁底部设有搅动机构(8),下方所述第二箱体(10)的内壁底部设有第二搅动机构(9),所述箱体(1)的内壁连通有漏斗(11),所述箱体(1)的右侧连通有排风扇(12),所述箱体(1)的左侧通过螺栓螺纹相连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三圆杆(15),所述第三圆杆(15)的外壁通过第四轴承(14)与箱体(1)的左侧转动相连,所述第三圆杆(15)的右侧固接有伞型齿轮(16),所述箱体(1)的底部四角均固接有支架(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红茶发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11)位于箱体(1)的内壁底部中点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红茶发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撒机构(7)包括进水管(701)、喷头(702)、轴承(703)、轮齿(704)、齿轮(705)和第二电机(706),所述进水管(701)连通于箱体(1)的顶部,所述进水管(701)的外壁通过轴承(703)转动相连有喷头(702),所述喷头(702)的外壁加工有轮齿(70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贤娟徐兵徐善腾陶兆忠陈维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山友天然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