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振山专利>正文

一种微生物发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5233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发酵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微生物发酵方法,本方法中使用的翻堆装置包括一号轴,所述一号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底端均活动套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底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移动轮,所述支撑板顶端固定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通过一号同步带与距其最近的移动轮活动连接,所述矩形框侧壁上固定有推杆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翻堆装置快速、均匀和高效的对茶堆进行翻堆,同时对翻过的茶堆进行摊平,使得茶堆处于均匀的堆高,从而使得茶堆的温度保持一致;翻堆装置的使用提高了茶堆翻堆的效率,使得茶堆中微生物处于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了微生物发酵的效果和效率。

A method of microbial ferme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发酵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发酵
,具体的说是一种微生物发酵方法。
技术介绍
微生物发酵即是指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微生物发酵生产水平主要取决于菌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和培养条件。发酵工程的应用范围有:医药工业、食品工业、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熟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称为熟茶。熟茶色泽褐红,滋味纯和,具有独特的陈香。由于普洱熟茶茶性温和,保健功能较好,很受大众喜爱。熟茶在进行微生物发酵时需要对其进行渥堆发酵,渥堆发酵时需要对茶堆进行翻堆,在气温较高的南方制作熟茶时翻堆的次数较多,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而且手工翻的茶堆不够均匀,使得茶堆的温度变化不均,从而影响茶堆的发酵,据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微生物发酵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微生物发酵方法,该方法中使用的翻堆装置可快速、均匀和高效的对茶堆进行翻堆,同时对翻过的茶堆进行摊平,使得茶堆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把熟茶的碎茶、茶末等,铺在地面上,大约1cm高,然后浇透水;接下来每隔2-3天洒一次水,保持表面湿润,直到水泥地面变黑、茶末没有茶味为止;地养好后,用水冲洗干净地面;/nS2:把晒青毛茶放在S1中准备好的地面上堆成50-70厘米高,进行发酵准备,对茶堆进行洒水,洒水均匀以后盖上发酵布开始发酵;/nS3:两周的时候利用翻堆装置对S2中的茶堆进行第一次翻堆;每次翻堆后,堆高逐步降低,从60cm逐渐往下降;接下来每周进行一次翻堆,每次翻堆的过程中还需要解块;/nS4:将S4中的茶堆进行几次翻堆后,将堆高保持在40cm;在堆子温度降为35℃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把熟茶的碎茶、茶末等,铺在地面上,大约1cm高,然后浇透水;接下来每隔2-3天洒一次水,保持表面湿润,直到水泥地面变黑、茶末没有茶味为止;地养好后,用水冲洗干净地面;
S2:把晒青毛茶放在S1中准备好的地面上堆成50-70厘米高,进行发酵准备,对茶堆进行洒水,洒水均匀以后盖上发酵布开始发酵;
S3:两周的时候利用翻堆装置对S2中的茶堆进行第一次翻堆;每次翻堆后,堆高逐步降低,从60cm逐渐往下降;接下来每周进行一次翻堆,每次翻堆的过程中还需要解块;
S4:将S4中的茶堆进行几次翻堆后,将堆高保持在40cm;在堆子温度降为35℃左右时就可开沟,让茶冷却并干燥;每隔3-5天开一次沟,交叉开沟;
S5:将S4中的茶堆堆置一周左右得到渥堆后的毛茶,进行分选、灭菌和蒸压成型后包装出厂;
其中,S3中使用的翻堆装置包括一号轴(1),所述一号轴(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矩形板(2),所述矩形板(2)底端均活动套接有矩形框(3),所述矩形框(3)底端固定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底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移动轮(5),所述支撑板(4)顶端固定有一号电机(6),所述一号电机(6)通过一号同步带与距其最近的移动轮(5)活动连接,所述矩形框(3)侧壁上固定有推杆电机(7),所述推杆电机(7)的输出轴端固定在矩形板(2)侧壁上,其中一个所述矩形板(2)远离一号轴(1)的一侧固定有二号电机(8),所述二号电机(8)的输出轴端与一号轴(1)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轴(1)表面固定有一号筒(9),所述一号筒(9)表面沿其周向等距离固定有三个以上的弧形板(10),所述一号轴(1)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位于一号轴(1)的一端等距离设有沿一号轴(1)周向分布的通孔,所述矩形板(2)顶端设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上设有限位螺栓(1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振山
申请(专利权)人:林振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