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伐替尼的合成方法及新的中间体技术

技术编号:24698286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乐伐替尼的合成方法及新的中间体,本方法第一步以4‑氨基‑3‑氯苯酚盐酸盐,4‑氯‑7‑甲氧基‑6‑酰胺喹啉为起始原料,进行缩合反应后得到目标产物4‑(4‑氨基‑3‑氯‑苯氧基)‑7‑甲氧基‑6‑甲酰胺喹啉。将得到的产物与氯甲酸苯酯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4‑(4‑(苯氧羰基)氨基‑3‑氯‑苯氧基)‑7‑甲氧基‑6‑甲酰胺喹啉,再与环丙胺发生酰胺化反应成脲得到乐伐替尼,之后与甲磺酸发生成盐反应,得到乐伐替尼的甲磺酸盐。此合成方法步骤较少,操作简便,通过溶剂的选择省去Boc保护,脱保护步骤。且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对于第一步反应,通过更换溶剂高收率的得到一新化合物4‑(4‑羟基‑2‑氯‑苯胺基)‑7‑甲氧基‑6‑甲酰胺喹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乐伐替尼的合成方法及新的中间体
本专利技术为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乐伐替尼的合成方法,工艺路线,及在合成过程中发现的新中间体。
技术介绍
乐伐替尼(Lenvatinib)是由日本卫材公司研发的多种酪氨酸激酶RTKs抑制剂。对VEGFR1、VEGFR2、VEGFR3、FGFR、PDGFRKIT、RET具有抑制作用,能够抑制肿瘤进展。适用于甲状腺癌和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乐伐替尼化学名为4-(4-(环丙基胺基羰基)氨基-3-氯-苯氧基)-7-甲氧基-6-甲酰胺基喹啉,分子式:C21H19ClN4O4,CAS号:417716-92-8,结构式如下:乐伐替尼的合成路线和制备方法已有报道:专利CN104876864A中提到的路线,其缺点是合成工艺路线长,涉及到Boc保护与脱保护步骤,该步骤在工业化生产时耗费时间,不易操作且降低了合成收率。其合成路线如下:乐伐替尼的合成路线在专利:CN101337930B上也有报道。该路线中使用的4-氨基-3-氯苯酚在空气中不稳定,不易保存,不利于大规模工业生产,且在反应过程中生产的杂质通过重结晶不易除去。其合成路线如下:乐伐替尼的合成路线在专利CN107739335A中亦有报道,但该路线中所使用的起始原料价格较为昂贵,增大了合成成本,且第一步反应需要在微波加热的条件下进行,不利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其合成路线如下:乐伐替尼的合成路线在专利:CN106660964A中亦有报道,但该路线并未对中间体进行分离纯化,而是用一锅法直接进行了下一步反应,因而除去成盐步骤外,该路线只有两步。而我国企业在原料药生产时,应在企业内进行三步以上的化学反应,从而保证能够有效的对杂质进行分离纯化。其合成路线如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工业上易于实施的乐伐替尼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有合成路线操作简便,易于分离提纯的优点。且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种新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分离表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乐伐替尼的合成方法,具体合成路线如下:具体过程如下:(1)4-氨基-3-氯苯酚盐酸盐(SM1)、4-氯-7-甲氧基喹啉-6-酰胺(SM2)在碱性试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1;(2)4-氨基-3-氯苯酚盐酸盐(SM1)、4-氯-7-甲氧基喹啉-6-酰胺(SM2)与碱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2;(3)化合物1与氯甲酸苯酯在有机碱的作用下反应得到化合物3;(4)化合物3与环丙胺在有机碱的作用下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4;(5)化合物4与甲磺酸发生成盐反应生成化合物5。进一步的,步骤(1)的反应溶剂为DMSO,以DMSO作为溶剂能够高选择性的得到化合物1无需进行Boc保护。进一步的,步骤(1)的碱性试剂为氢氧化钾。进一步的,步骤(1)中4-氨基-3-氯苯酚盐酸盐和4-氯-7-甲氧基喹啉-6-酰胺的摩尔比例为1.3:1到1.4:1之间,低于此比例时,反应难以进行完全,有少量4-氯-7-甲氧基喹啉-6-酰胺剩余,高于此比例时,则对物料4-氨基-3-氯苯酚盐酸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4-氨基-3-氯苯酚盐酸盐的残留,优选1.4:1。进一步的,步骤(1)中4-氨基-3-氯苯酚盐酸盐和碱性试剂摩尔比例为1~4:1,优选2.5:1。进一步的,步骤(1)的加热反应温度在70~85℃之间,优选80℃。在此温度范围内反应刚好进行完全,副产物较少,低于此温度时反应难以进行完全,高于此温度时,则可能发生其他副反应。进一步的,步骤(2)的反应溶剂为DMF,以DMF作为溶剂能够高选择性的得到新化合物2。进一步的,步骤(2)碱为氢氧化钾、碳酸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碳酸铯。进一步的,步骤(2)所用碱和4-氨基-3-氯苯酚盐酸盐的摩尔比例为1~3:1,优选2:1。进一步的,步骤(2)中4-氨基-3-氯苯酚盐酸盐和4-氯-7-甲氧基喹啉-6-酰胺的摩尔比例为1~3:1。进一步的,步骤(2)加热反应的温度为65~75℃。在此温度范围内反应刚好进行完全,副产物较少,低于此温度时反应难以进行完全,高于此温度时,则可能发生其他副反应。进一步的,步骤(3)的反应溶剂为DMF、二氯甲烷、四氢呋喃,水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DMF。进一步的,步骤(3)的有机碱为吡啶或三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吡啶。进一步的,步骤(3)在有机碱的作用下碱的用量和化合物1的用量摩尔比为1.2:1到3:1之间,优选2:1。进一步的,步骤(3)氯甲酸苯酯和化合物1的摩尔比例为1.2:1到3:1之间,优选2:1。进一步的,步骤(3)反应温度在0~70℃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反应刚好进行完全,副产物较少,低于此温度时反应难以进行完全,高于此温度时,则可能发生其他副反应。进一步的,步骤(4)的反应溶剂为DMF或四氢呋喃。进一步的,步骤(4)的有机碱为吡啶或三乙胺。进一步的,步骤(4)在有机碱的作用下碱的用量和化合物3的用量摩尔比为2:1到3:1之间。进一步的,步骤(4)环丙胺的用量和化合物3的用量摩尔比为2:1到6:1之间。进一步的,步骤(4)反应温度在0~28℃之间,优选25℃。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用的溶剂是醋酸或四氢呋喃,水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四氢呋喃水的混合溶液。进一步的,步骤(5)中化合物4和甲磺酸的用量质量比为1:2到2:1之间,在此范围内反应进行较快,低于此比例时则对甲磺酸造成浪费,且在酸性过强时,可能伴有副反应发生,高于此比例时反应时间过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新的中间体,结构式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所述新的中间体在医药领域中的用途,尤其是在制备乐伐替尼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便易于操作,起始原料廉价易得,且适合大规模生产的乐伐替尼合成路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提供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以展示可能的实施过程,但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化合物1的制备:称取化合物SM2(2.00g,8.45mmol),SM1(2.13g,11.83mmol)于100mL三口瓶中,加入18mLDMSO,搅拌均匀。称取氢氧化钾(1.19g,21.13mmol)于小烧杯中,加入2.4mL水,搅拌溶解后,加入到上述100mL反应瓶中。反应在80℃条件下,反应24小时后,加入丙酮和水混合溶液,至有大量棕色固体沉出后,抽滤,所得固体,在鼓风干燥箱中干燥后称重,得到粗产品2.75g,将所得粗产物在DMSO中重结晶后得到红色固体。鼓风干燥箱中干燥后,称重得到化合物1:2.20g,产率76%。化合物2的制备:称取化合物SM2(30.00g,126.76mmol),SM1(27.36g,151.97mmol)和碳酸铯(83.34g,255.94mmol)于500mL三口瓶中,反应在70℃条件下进行,在反应过程中,用TLC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乐伐替尼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路线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乐伐替尼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路线如下:



具体过程如下:
(1)4-氨基-3-氯苯酚盐酸盐、4-氯-7-甲氧基喹啉-6-酰胺在碱性试剂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1;
(2)4-氨基-3-氯苯酚盐酸盐、4-氯-7-甲氧基喹啉-6-酰胺与碱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2;
(3)化合物1与氯甲酸苯酯在有机碱的作用下反应得到化合物3;
(4)化合物3与环丙胺在有机碱的作用下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4;
(5)化合物4与甲磺酸发生成盐反应生成化合物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乐伐替尼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反应溶剂为DMS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乐伐替尼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碱性试剂为氢氧化钾;4-氨基-3-氯苯酚盐酸盐和碱性试剂摩尔比例为1~4:1,优选2.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乐伐替尼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4-氨基-3-氯苯酚盐酸盐和4-氯-7-甲氧基喹啉-6-酰胺的摩尔比例为1.3:1到1.4:1之间,优选1.4:1;步骤(2)中4-氨基-3-氯苯酚盐酸盐和4-氯-7-甲氧基喹啉-6-酰胺的摩尔比例为1~3:1;步骤(1)的加热反应温度在70~85℃之间,优选80℃;步骤(2)加热反应的温度为65~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乐伐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艳张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徐州万邦金桥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