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动桥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70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17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驱动桥和车辆,该电驱动桥包括驱动桥壳体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桥壳体内,驱动电机为外转子电机,外转子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位于转子的内部且与驱动桥壳体固定连接,转子与驱动桥壳体之间具有间隙。通过采用外转子电机的方式进行驱动,驱动电机的转子和驱动壳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避免了驱动桥壳体的变形对驱动电机的转子和定子之间气隙的影响。

Electric drive axl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驱动桥和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驱动桥和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电驱动系统逐渐出现了向集成化、高效化、紧凑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在纯电动物流车领域,传统的驱动方式为驱动电机布置在车架纵梁内侧,通过变速箱和传动轴与传统后驱动桥连接,驱动电机和变速箱需要专门的悬置系统,整个电驱动系统重量大、传动链长、导致传动效率低、整车质量大。集成电驱动桥是一种将驱动电机、变速器集成在后驱动桥上的结构,相比于传统的布置方式,取消了传动轴和电机悬置,减轻了电驱动系统重量、提高了传动效率,为布置其他电器部件腾出了车架内侧空间。现有的同轴式集成电驱动桥方案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驱动电机与车轮轴线同轴,通过圆柱齿轮机构减速,另外一种是驱动电机和车轮轴向同轴,通过行星轮机构减速,这两种方式的驱动电机均选用驱动电机为内转子旋转的方式进行驱动,电机定子和驱动桥壳体固定连接,驱动桥壳体和电机壳体集成,驱动桥受载荷后壳体变形,而外定子和壳体相连,进而外定子会跟随壳体的变形而发生位置上的变化,从而导致外定子和内转子之间的气隙变小,引发驱动电机扭矩、噪音、控制等一系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驱动桥,该电驱动桥为采用外转子电机作为驱动电机,不会产生驱动电机的转子和定子之间气隙变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驱动桥,所述电驱动桥包括驱动桥壳体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驱动桥壳体内,所述驱动电机为外转子电机,所述外转子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位于所述转子的内部且与所述驱动桥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子与所述驱动桥壳体之间具有间隙。可选地,所述电驱动桥还包括差速器、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第一减速机构、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三减速机构,所述转子通过所述第一减速机构与所述差速器的壳体相连,所述差速器的第一半轴通过所述第二减速机构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相连,所述差速器的第二半轴通过所述第三减速机构与第三输出轴相连。可选地,所述第一减速机构为双级行星轮减速机构,该双级行星轮减速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内齿轮、第一行星外齿轮以及第一齿圈,所述第一行星内齿轮与所述第一行星外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行星内齿轮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啮合,所述第一行星外齿轮与所述第一齿圈啮合,所述第一行星内齿轮和所述第一行星外齿轮均安装在所述第一行星架上,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转子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轮与所述驱动桥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差速器的壳体相连。可选地,所述第二减速机构为行星轮减速机构,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二行星架以及第二齿圈,所述差速器的第一半轴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相连或形成为一体,所述第二行星架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相连,所述第二齿圈与所述驱动桥壳体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三减速机构为行星轮减速机构,所述第三减速机构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第三行星架以及第三齿圈,所述差速器的第二半轴与所述第三太阳轮相连或形成为一体,所述第三行星架与所述第二输出轴相连,所述第三齿圈与所述驱动桥壳体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差速器和所述第三减速机构分别布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两侧,所述差速器的第二半轴穿过所述驱动电机的定子以与所述第三减速机构相连。可选地,所述差速器布置在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一减速机构之间。可选地,所述驱动桥壳体沿轴向分为多段,相邻两段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可选地,所述驱动桥壳体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二段和所述第三段之间,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一减速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段内,所述差速器和所述第二减速机构位于所述第二段内,所述第三减速机构位于所述第三段内。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电驱动桥。本公开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外转子电机的方式进行驱动,驱动电机的转子和驱动壳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避免了驱动桥壳体的变形对驱动电机的转子和定子之间气隙的影响。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驱动桥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驱动桥的第一减速机构和驱动电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驱动桥的第一减速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驱动桥的第二减速机构和第一输出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驱动桥的第三减速机构和第二输出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驱动桥壳体2驱动电机3差速器4第一输出轴5第二输出轴6第一减速机构7第二减速机构8第三减速机构11第一段12第二段13第三段21定子22转子31第一半轴32第二半轴84第三齿圈61第一太阳轮62第一行星架63第一行星内齿轮64第一行星外齿轮65第一齿圈83第三行星架72第二行星轮73第二行星架74第二齿圈82第三行星轮71第二太阳轮81第三太阳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如图1至图5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电驱动桥,该电驱动桥包括驱动桥壳体1和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设置在驱动桥壳体1内,驱动电机2可以为外转子电机,外转子电机包括定子21和转子22,定子21位于转子22的内部且与驱动桥壳体1固定连接,转子22的两端支撑在定子21上,并且转子22与驱动桥壳体1之间具有间隙。驱动桥壳体1起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驱动电机2的壳体可以集成在驱动桥壳体1上,有效地节约成本和材料,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减重的作用。当驱动桥壳体1受到载荷以后会发生变形,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的是内转子的驱动电机,外定子与驱动壳体1直接相连且无间隙,当驱动桥壳体1受载荷发生变形以后,外定子会随着驱动壳体1发生位置上的变化,从而引起外定子和内转子之间气隙(驱动电机的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气隙很小,一般小于1mm)的变化,进而引发驱动电机2的扭矩、控制等出现问题,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采用外转子电机进行驱动,一方面,驱动力矩更大,转子22与驱动桥壳体1之间具有间隙,驱动桥壳体1发生变形以后,转子22并不会与驱动桥壳体1发生接触。另一方面驱动桥壳体1上固定有轴承座,定子21通过轴承安装在上述的驱动桥壳体1的轴承座上,定子21上可以设置有两个轴承座,转子22的两端可以通过两个轴承安装在上述的轴承座上,所以当驱动桥壳体1受到载荷发生变形以后,定子21和转子22都会随驱动桥壳体1发生位置上的变化,而定子21和转子22之间的气隙并不会发生变化,避免驱动电机2的扭矩、控制等发生问题。具体地,如图1所示,电驱动桥还可以包括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桥包括驱动桥壳体(1)和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设置在所述驱动桥壳体(1)内,所述驱动电机(2)为外转子电机,所述外转子电机包括定子(21)和转子(22),所述定子(21)位于所述转子(22)的内部且与所述驱动桥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转子(22)与所述驱动桥壳体(1)之间具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桥包括驱动桥壳体(1)和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设置在所述驱动桥壳体(1)内,所述驱动电机(2)为外转子电机,所述外转子电机包括定子(21)和转子(22),所述定子(21)位于所述转子(22)的内部且与所述驱动桥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转子(22)与所述驱动桥壳体(1)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桥还包括差速器(3)、第一输出轴(4)、第二输出轴(5)、第一减速机构(6)、第二减速机构(7)和第三减速机构(8),所述转子(22)通过所述第一减速机构(6)与所述差速器(3)的壳体相连,所述差速器(3)的第一半轴(31)通过所述第二减速机构(7)与所述第一输出轴(4)相连,所述差速器(3)的第二半轴(32)通过所述第三减速机构(8)与所述第二输出轴(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速机构(6)为双级行星轮减速机构,该双级行星轮减速机构包括第一太阳轮(61)、第一行星架(62)、第一行星内齿轮(63)、第一行星外齿轮(64)以及第一齿圈(65),所述第一行星内齿轮(63)与所述第一行星外齿轮(64)啮合,所述第一行星内齿轮(63)与所述第一太阳轮(61)啮合,所述第一行星外齿轮(64)与所述第一齿圈(65)啮合,所述第一行星内齿轮(63)和所述第一行星外齿轮(64)均安装在所述第一行星架(62)上,所述第一行星架(62)与所述转子(22)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轮(61)与所述驱动桥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圈(65)与所述差速器(3)的壳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速机构(7)为行星轮减速机构,所述第二减速机构(7)包括第二太阳轮(71)、第二行星轮(72)、第二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选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