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温器壳体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68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温器壳体注塑模具,属于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模板、下模板和下模座,上模板底部固定嵌设有上模仁,下模板的顶部固定嵌设有下模仁,下模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脱模机构、第二脱模机构、管内倒扣抽芯机构、管外倒扣抽芯机构和管道抽芯机构,第一脱模机构中的第一成型组件、第二脱模机构中的第二滑动块、管内倒扣抽芯机构中的第三成型组件、管外倒扣抽芯机构中的第四成型组件、管道抽芯机构中的第五滑动块和第五成型组件、上模仁以及下模仁拼接形成壳体的注塑腔,达到避免脱模时与壳体之间发生干涉,实现了对节温器壳体进行脱模的效果。

A kind of injection mold for thermostat shel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jection mold for thermostat shell,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jection mold. The key points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are as follows: the upper mold base, the upper template, the lower template and the lower mold base are arranged successively from the top to the bottom, the upper mold core is fixedly embedded in the bottom of the upper template, the lower mold kernel is fixedly embedded in the top of the lower template, and the first demoulding mechanism, the second demoulding mechanism, the second demoulding mechanism and the lower mold base are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lower template The first forming component in the first demoulding mechanism, the second sliding block in the second demoulding mechanism, the third molding component in the in pipe reverse core pulling mechanism, the fourth forming component in the out of pipe core pulling mechanism, the fifth sliding block and the fifth forming component in the pipeline core pulling mechanism, the upper mold core and the lower mold The injection cavity of the shell is formed by splicing the kernels to avoid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shell and the shell during demoulding, and the effect of demoulding the thermostat shell is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温器壳体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的
,特别涉及一种节温器壳体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生产大多数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均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的下方嵌合固定有上模仁,下模板的上方嵌合固定有下模仁,利用上模仁和下模仁拼接形成注塑件形状的空腔,向注塑腔内注塑高温熔融的塑料后,塑料将注塑腔完全填充,冷却后就能够成型注塑件,再使上模仁与下模仁相互分离,将注塑件取出。现有一节温器壳体,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0,壳体10顶部开设有内腔101,壳体10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02和第二连接管103,第一连接管102、第二连接管103均与内腔101连通,第一连接管102和第二连接管103的底端向同一侧倾斜,且第一连接管102的轴线与第二连接管103的轴线的夹角呈锐角,第一连接管102位于第二连接管103靠近壳体10边缘的一侧;壳体10远离第一连接管102倾斜方向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水平的第四连接管106,第四连接管106与内腔101连通,第一连接管102、第二连接管103和第四连接管106远离壳体10的一端的外侧面均固定设置有外倒扣1061;第二连接管103与第四连接管106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三连接管104,第三连接管104向靠近第四连接管106的一侧倾斜,第三连接管104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内倒扣1041,第三连接管104靠近第二连接管103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孔105,连通孔105的轴线方向与第三连接管104的轴线方向平行,第三连接管104、连通孔105均与内腔101连通;壳体10上固定设置有水平的固定片107,固定片107位于第一连接管102靠近第三连接管104的一侧,固定片107上开设有贯通的固定孔1071。上述的注塑模具仅仅适用于简单形状的注塑件,对于图1所示的节温器壳体,由于壳体10上设置有多个管道,其中第一连接管102、第二连接管103和第四连接管106上均固定设置有外倒扣1061,第三连接管104内设置有内倒扣1041,且壳体10上固定设置有开设有固定孔1071的固定片107,使得节温器壳体的结构十分复杂,利用现有技术中的上模仁21和下模仁31直线开模的方式,会与壳体10之间发生干涉,无法对成型后的节温器壳体进行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温器壳体注塑模具,其具有避免脱模时与壳体之间发生干涉,实现了对节温器壳体进行脱模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节温器壳体注塑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模板、下模板和下模座,上模板底部固定嵌设有上模仁,下模板的顶部固定嵌设有下模仁,上模座上固定设置有依次竖直贯穿上模座、上模板和上模仁的注塑系统,上模仁底部形状与壳体顶部的内腔相适配,下模仁与壳体相适配,下模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脱模机构、第二脱模机构、管内倒扣抽芯机构、管外倒扣抽芯机构和管道抽芯机构;第一脱模机构包括固定嵌设在下模板内的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固定块滑动连接的第一成型组件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成型组件滑动的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与下模板固定连接,并位于第一成型组件远离下模仁的一侧,第一成型组件用于成型壳体上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靠近固定片的一侧;第二脱模机构包括固定嵌设在下模板内的第二固定块、与下模板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件以及与第二驱动件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动块,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滑动块远离下模仁的一侧,第二滑动块与第二固定块滑动连接,第二滑动块远离第二驱动件一侧的形状与壳体相适配,并用于成型壳体上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背离固定片的一侧;管内倒扣抽芯机构包括固定嵌设在下模板内的第三固定块、与第三固定块滑动连接的第三成型组件以及用于驱动第三成型组件滑动的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与下模板固定连接,并位于第三成型组件远离下模仁的一侧,第三成型组件用于成型第三连接管和连通孔;管外倒扣抽芯机构包括固定嵌设在下模板内的第四固定块、与第四固定块滑动连接的第四成型组件以及用于驱动第四成型组件滑动的第四驱动件,第四驱动件与下模板固定连接,并位于第四成型组件远离下模仁的一侧,第四成型组件用于成型第四连接管;管道抽芯机构包括固定嵌设在下模板内的第五固定块、与第五固定块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的第五滑动块、用于驱动第五滑动块滑动的第五驱动件、与第五驱动件连接的第五成型组件以及固定设置在下模板与下模座之间的固定架,第五驱动件位于第五滑动块远离下模仁一侧的下方,第五滑动块远离第五驱动件的一侧与壳体靠近第一连接管的一侧相适配,第五成型组件与固定架倾斜向下滑动连接,第五成型组件用于成型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管孔;第一成型组件、第二滑动块、第三成型组件、第四成型组件、第五滑动块、第五成型组件、上模仁和下模仁拼接形成壳体的注塑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塑时,第一成型组件、第二滑动块、第三成型组件、第四成型组件、第五滑动块、第五成型组件、上模仁和下模仁拼接形成壳体的注塑腔,使注塑腔分为多个部分,当节温器壳体注塑成型后,在上模板与下模板开模时,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成型组件在第一固定块上滑动,第二驱动件带动第二滑动块在第二固定块上滑动,第三驱动件带动第三成型组件在第三固定块上滑动,第四驱动件带动第四成型组件在第四固定块上滑动,第五驱动件带动第五滑动块上第五固定块上水平滑动,并带动第五成型组件在固定架上倾斜向下滑动,从而使组成壳体注塑腔的第一成型组件、第二滑动块、第三成型组件、第四成型组件、第五滑动块、第五成型组件和上模仁分别在下模板上沿着不同的方向移动,从而避免脱模时模具与壳体之间发生干涉,实现了对节温器壳体的脱模过程。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成型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驱动件上的第一滑动块、与第一滑动块滑动连接的第一驱动块、竖直插设在第一滑动块上的第一插块以及嵌设在第一滑动块内的成孔块,第一滑动块远离第一驱动件一侧的形状与壳体相适配,第一滑动块与第一固定块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第一驱动块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滑动块的滑动方向相同,第一插块与上模板固定连接,第一插块倾斜插设在第一驱动块内,且第一插块的底端向靠近第一驱动件的一侧倾斜,第一滑动块上开设有用于成型固定片的成孔槽,成孔块用于成型固定孔,成孔块的顶端插入成孔槽内,并与成孔槽的顶面抵接,成孔块与第一驱动块沿倾斜方向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与第一插块的倾斜方向相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板与下模板开模时,上模板带动第一插块竖直向上移动,使第一插块在第一滑动块内竖直向上滑动,由于第一插块倾斜插设在第一驱动块内,会带动第一驱动块在第一滑动块内向靠近第一驱动件的一侧水平滑动,又由于成孔块与第一驱动块沿倾斜方向滑动连接,从而带动成孔块在第一滑动块内竖直向下移动,使成孔块的顶端移动至成孔槽的下方,此时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成型组件在第一固定块上向靠近第一驱动件的一侧水平滑动,避免成孔块的顶端插设在固定孔内,从而避免脱模时成孔块与壳体之间发生干涉,使得第一成型组件能够实现对壳体上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靠近固定片的一侧的成型和脱模过程。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温器壳体注塑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1)、上模板(2)、下模板(3)和下模座(4),上模板(2)底部固定嵌设有上模仁(21),下模板(3)的顶部固定嵌设有下模仁(31),上模座(1)上固定设置有依次竖直贯穿上模座(1)、上模板(2)和上模仁(21)的注塑系统(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21)底部形状与壳体(10)顶部的内腔(101)相适配,下模仁(31)与壳体(10)相适配,下模板(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脱模机构(5)、第二脱模机构(6)、管内倒扣抽芯机构(7)、管外倒扣抽芯机构(8)和管道抽芯机构(9);/n所述第一脱模机构(5)包括固定嵌设在下模板(3)内的第一固定块(51)、与第一固定块(51)滑动连接的第一成型组件(52)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成型组件(52)滑动的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与下模板(3)固定连接,并位于第一成型组件(52)远离下模仁(31)的一侧,第一成型组件(52)用于成型壳体(10)上第一连接管(102)、第二连接管(103)靠近固定片(107)的一侧;/n所述第二脱模机构(6)包括固定嵌设在下模板(3)内的第二固定块(61)、与下模板(3)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件以及与第二驱动件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动块(62),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滑动块(62)远离下模仁(31)的一侧,第二滑动块(62)与第二固定块(61)滑动连接,第二滑动块(62)远离第二驱动件一侧的形状与壳体(10)相适配,并用于成型壳体(10)上第一连接管(102)、第二连接管(103)背离固定片(107)的一侧;/n所述管内倒扣抽芯机构(7)包括固定嵌设在下模板(3)内的第三固定块(71)、与第三固定块(71)滑动连接的第三成型组件(72)以及用于驱动第三成型组件(72)滑动的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与下模板(3)固定连接,并位于第三成型组件(72)远离下模仁(31)的一侧,第三成型组件(72)用于成型第三连接管(104)和连通孔(105);/n所述管外倒扣抽芯机构(8)包括固定嵌设在下模板(3)内的第四固定块(81)、与第四固定块(81)滑动连接的第四成型组件(82)以及用于驱动第四成型组件(82)滑动的第四驱动件,第四驱动件与下模板(3)固定连接,并位于第四成型组件(82)远离下模仁(31)的一侧,第四成型组件(82)用于成型第四连接管(106);/n所述管道抽芯机构(9)包括固定嵌设在下模板(3)内的第五固定块(91)、与第五固定块(91)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的第五滑动块(92)、用于驱动第五滑动块(92)滑动的第五驱动件、与第五驱动件连接的第五成型组件(94)以及固定设置在下模板(3)与下模座(4)之间的固定架(95),第五驱动件位于第五滑动块(92)远离下模仁(31)一侧的下方,第五滑动块(92)远离第五驱动件的一侧与壳体(10)靠近第一连接管(102)的一侧相适配,第五成型组件(94)与固定架(95)倾斜向下滑动连接,第五成型组件(94)用于成型第一连接管(102)和第二连接管(103)的管孔;/n所述第一成型组件(52)、第二滑动块(62)、第三成型组件(72)、第四成型组件(82)、第五滑动块(92)、第五成型组件(94)、上模仁(21)和下模仁(31)拼接形成壳体(10)的注塑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温器壳体注塑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1)、上模板(2)、下模板(3)和下模座(4),上模板(2)底部固定嵌设有上模仁(21),下模板(3)的顶部固定嵌设有下模仁(31),上模座(1)上固定设置有依次竖直贯穿上模座(1)、上模板(2)和上模仁(21)的注塑系统(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21)底部形状与壳体(10)顶部的内腔(101)相适配,下模仁(31)与壳体(10)相适配,下模板(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脱模机构(5)、第二脱模机构(6)、管内倒扣抽芯机构(7)、管外倒扣抽芯机构(8)和管道抽芯机构(9);
所述第一脱模机构(5)包括固定嵌设在下模板(3)内的第一固定块(51)、与第一固定块(51)滑动连接的第一成型组件(52)以及用于驱动第一成型组件(52)滑动的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与下模板(3)固定连接,并位于第一成型组件(52)远离下模仁(31)的一侧,第一成型组件(52)用于成型壳体(10)上第一连接管(102)、第二连接管(103)靠近固定片(107)的一侧;
所述第二脱模机构(6)包括固定嵌设在下模板(3)内的第二固定块(61)、与下模板(3)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件以及与第二驱动件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动块(62),第二驱动件位于第二滑动块(62)远离下模仁(31)的一侧,第二滑动块(62)与第二固定块(61)滑动连接,第二滑动块(62)远离第二驱动件一侧的形状与壳体(10)相适配,并用于成型壳体(10)上第一连接管(102)、第二连接管(103)背离固定片(107)的一侧;
所述管内倒扣抽芯机构(7)包括固定嵌设在下模板(3)内的第三固定块(71)、与第三固定块(71)滑动连接的第三成型组件(72)以及用于驱动第三成型组件(72)滑动的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与下模板(3)固定连接,并位于第三成型组件(72)远离下模仁(31)的一侧,第三成型组件(72)用于成型第三连接管(104)和连通孔(105);
所述管外倒扣抽芯机构(8)包括固定嵌设在下模板(3)内的第四固定块(81)、与第四固定块(81)滑动连接的第四成型组件(82)以及用于驱动第四成型组件(82)滑动的第四驱动件,第四驱动件与下模板(3)固定连接,并位于第四成型组件(82)远离下模仁(31)的一侧,第四成型组件(82)用于成型第四连接管(106);
所述管道抽芯机构(9)包括固定嵌设在下模板(3)内的第五固定块(91)、与第五固定块(91)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的第五滑动块(92)、用于驱动第五滑动块(92)滑动的第五驱动件、与第五驱动件连接的第五成型组件(94)以及固定设置在下模板(3)与下模座(4)之间的固定架(95),第五驱动件位于第五滑动块(92)远离下模仁(31)一侧的下方,第五滑动块(92)远离第五驱动件的一侧与壳体(10)靠近第一连接管(102)的一侧相适配,第五成型组件(94)与固定架(95)倾斜向下滑动连接,第五成型组件(94)用于成型第一连接管(102)和第二连接管(103)的管孔;
所述第一成型组件(52)、第二滑动块(62)、第三成型组件(72)、第四成型组件(82)、第五滑动块(92)、第五成型组件(94)、上模仁(21)和下模仁(31)拼接形成壳体(10)的注塑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温器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组件(52)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驱动件上的第一滑动块(521)、与第一滑动块(521)滑动连接的第一驱动块(522)、竖直插设在第一滑动块(521)上的第一插块(523)以及嵌设在第一滑动块(521)内的成孔块(524),第一滑动块(521)远离第一驱动件一侧的形状与壳体(10)相适配,第一滑动块(521)与第一固定块(51)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第一驱动块(522)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滑动块(521)的滑动方向相同,第一插块(523)与上模板(2)固定连接,第一插块(523)倾斜插设在第一驱动块(522)内,且第一插块(523)的底端向靠近第一驱动件的一侧倾斜,第一滑动块(521)上开设有用于成型固定片(107)的成孔槽(5211),成孔块(524)用于成型固定孔(1071),成孔块(524)的顶端插入成孔槽(5211)内,并与成孔槽(5211)的顶面抵接,成孔块(524)与第一驱动块(522)沿倾斜方向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与第一插块(523)的倾斜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温器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成型组件(72)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三驱动件上的第三滑动块(721)、与第三滑动块(721)滑动连接的第三驱动块(722)、固定设置在第三滑动块(721)上的成型杆(723)以及同轴插设在成型杆(723)内部的插杆(724),第三滑动块(721)与第三固定块(71)滑动连接,第三滑动块(721)远离第三驱动件一侧的形状与壳体(10)相适配,第三滑动块(72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成型连通孔(105)的连通柱(7211),第三驱动块(722)的滑动方向与第三滑动块(721)的滑动方向相同,成型杆(723)插入上模仁(21)与下模仁(31)之间,成型杆(723)的轴线方向与第三滑动块(721)的滑动方向相同,成型杆(723)的形状与第三连接管(104)的内部相适配,插杆(724)与第三驱动块(722)固定连接,插杆(724)的侧面上开设有多个收缩槽(7241),收缩槽(7241)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栋磊精密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