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液稳压系统及其供液方式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9599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供液稳压系统及其供液方式,涉及油漆喷涂的技术领域,供液稳压系统包括储液桶、泵液部和分流部,分流部连接储液桶和泵液部,分流部被配置于从储液桶接收流体并流通给泵液部,泵液部被配置于从分流部获取流体,并将流体泵回分流部,分流部将泵液部泵回的流体导出供液稳压系统。通过往复板的设置使得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总有一个处于恒定的压缩泵油的状态,同时另一个泵体处于抽取流体的状态,往复板的往复运动保证了流体输出的连续性,从而保证了流体输出的稳定性,避免了输出断点,在油漆喷涂中就保证了漆面的平滑。

Liquid supply and pressure stabilizing system and its liquid supply m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液稳压系统及其供液方式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漆喷涂的
,尤其涉及供液稳压系统及其供液方式。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喷漆系统基本上无非柱塞泵、齿轮泵、隔膜泵这三种。其中柱塞泵和隔膜泵原理基本相同,柱塞缩回,油漆进入液缸;柱塞压缩,油漆从阀口排除,机器人喷枪口有漆喷出。此方法由于柱塞伸缩会产生摩擦,相应的油漆供应效率低,并且每个伸缩周期会有时间损耗,导致喷漆时产生断点。其次是齿轮泵,泵缸与旋转的齿轮互相啮合,形成容积的变化。容积变大时,形成真空的内部环境,油漆从桶内吸入;容积变小时,将油漆挤入到管路,从喷枪口喷出。此方法对于油漆的密度、特性有较高的要求,一旦发生困油现象,则不易修复。并且啮合齿轮运转时难免会出现缝隙,导致油漆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供液稳压系统及其供液方式,能够保证流体稳定供给避免供应断点现象。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供液稳压系统,包括储液桶、泵液部和分流部,分流部连接储液桶和泵液部,分流部被配置于从储液桶接收流体并流通给泵液部,泵液部被配置于从分流部获取流体,并将流体泵回分流部,分流部将泵液部泵回的流体导出供液稳压系统,泵液部包括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往复板、安装板和带动装置,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液缸固定设置在往复板上,安装板分布在往复板两侧并与往复板平行,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柱塞对应相应液缸的位置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带动装置设置为伺服电机与螺杆的连接方式,往复板通过螺纹与螺杆连接,伺服电机带动螺杆旋转,螺杆通过转动带动往复板往复运动。通过往复板的设置使得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总有一个处于恒定的压缩泵油的状态,同时另一个泵体处于抽取流体的状态,往复板的往复运动保证了流体输出的连续性,从而保证了流体输出的稳定性,避免了输出断点,在油漆喷涂中就保证了漆面的平滑。特别地,分流部包括箱体、第一液口、第二液口、第三液口和出液口,第一液口与第一泵体连接,第二液口与储液桶连接,第三液口与第二泵体连接,第一液口与出液口形成第一出液流道,第三液口与出液口形成第二出液流道,第一液口与第二液口形成第一供液流道、第三液口与第二液口形成第二供液流道,箱体内设有第一挡块、第二挡块、第三挡块、第一活动挡块、第二活动挡块,第一伸缩装置和第二伸缩装置,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的间隔形成第一液口、第二液口和第三液口,第一活动挡块安装在第一伸缩装置的活动端,第一伸缩装置的固定端固定在箱体上,第二活动挡块安装在第二伸缩装置的活动端,第二伸缩装置的固定端与固定在箱体上,第一活动挡块设置在第一挡块、第二挡块和第三挡块之间,第二活动挡块设置在第三挡块和箱体之间,第一活动挡块与第二活动挡块分别设置在第三挡块的两侧。通过分流部的具体设置,使得分流部可以适应多个流道的切换,满足泵液部不停变换的出液、吸液的需求,保证了供液稳压系统的稳定运行。具体地,第一活动挡块与第二活动挡块上环设有密封圈。具体的,往复板和安装板之间设有位置传感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供液方法,供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往复板在带动装置的带动下向上平移,往复板挤压第一泵体并拉伸第二泵体,促进第二泵体抽取流体的同时促进第一泵体输出流体。步骤二:第一伸缩装置伸出,第二伸缩装置缩回,堵住第一供液流道和第二出液流道,打通第二供液流道和第一出液流道。步骤三:第一泵体泵出的流体流入第一液口并通过第一出液流道流出箱体。步骤四:储油桶输出流体,流体通过第二液口流经第二供液流道从第三液口流出,并被吸入第二泵体。步骤五:往复板在带动装置的带动下向下平移,往复板挤压第二泵体并拉伸第一泵体,促进第一泵体抽取流体的同时促进第二泵体输出流体。步骤六:第二伸缩装置伸出,第一伸缩装置缩回,堵住第二供液流道和第一出液流道,打通第一供液流道和第二出液流道。步骤七:第二泵体泵出的流体流入第三液口并通过第二出液流道流出箱体。步骤八:储油桶输出流体,流体通过第二液口流经第一供液流道从第一液口流出,并被吸入第一泵体。步骤九:从步骤一开始重复上述步骤。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其中:图1为供液稳压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泵液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箱体中步骤二时候的位置图;图4为箱体中步骤六时候的位置图。附图标记:1储液桶、2泵液部、3分流部、4第一泵体、5第二泵体、6往复板、7伺服电机、8螺杆、9第一液口、10第二液口、11第三液口、12出液口、13第一挡块、14第二挡块、15第三挡块、14第一活动挡块、15第二活动挡块、16第一伸缩动力装置、17第二伸缩动力装置、18箱体、19密封圈、20位置传感器、21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目前,大部分喷漆系统基本上无非柱塞泵、齿轮泵、隔膜泵这三种。其中柱塞泵和隔膜泵原理基本相同,柱塞缩回,油漆进入液缸;柱塞压缩,油漆从阀口排除,机器人喷枪口有漆喷出。此方法由于柱塞伸缩会产生摩擦,相应的油漆供应效率低,并且每个伸缩周期会有时间损耗,导致喷漆时产生断点。其次是齿轮泵,泵缸与旋转的齿轮互相啮合,形成容积的变化。容积变大时,形成真空的内部环境,油漆从桶内吸入;容积变小时,将油漆挤入到管路,从喷枪口喷出。此方法对于油漆的密度、特性有较高的要求,一旦发生困油现象,则不易修复。并且啮合齿轮运转时难免会出现缝隙,导致油漆泄露。为了,能够保证流体稳定供给避免供应断点现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供液稳压系统及其供液方式。技术方案如下:下面根据图1至图4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供液稳压系统,包括储液桶1、泵液部2和分流部3,分流部3连接储液桶1和泵液部2,分流部3被配置于从储液桶1接收流体并流通给泵液部2,泵液部2被配置于从分流部3获取流体,并将流体泵回分流部3,分流部3将泵液部2泵回的流体导出供液稳压系统,泵液部2包括第一泵体4、第二泵体5、往复板6、安装板21和带动装置,第一泵体4和第二泵体5的液缸固定设置在往复板6上,安装板21分布在往复板6两侧并与往复板6平行,第一泵体4和第二泵体5的柱塞对应相应液缸的位置固定设置在安装板21上,带动装置设置为伺服电机7与螺杆8的连接方式,往复板6通过螺纹与螺杆8连接,伺服电机7带动螺杆8旋转,螺杆8通过转动带动往复板6往复运动。通过往复板6的设置使得第一泵体4和第二泵体5总有一个处于恒定的压缩泵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供液稳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桶、泵液部和分流部,所述分流部连接所述储液桶和所述泵液部,所述分流部被配置于从所述储液桶接收流体并流通给所述泵液部,所述泵液部被配置于从所述分流部获取流体,并将流体泵回所述分流部,所述分流部将所述泵液部泵回的流体导出供液稳压系统,所述泵液部包括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往复板、安装板和带动装置,所述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液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往复板上,所述安装板分布在所述往复板两侧并与所述往复板平行,所述第一泵体和所述第二泵体的柱塞对应相应液缸的位置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带动装置设置为伺服电机与螺杆的连接方式,所述往复板通过螺纹与所述螺杆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螺杆旋转,所述螺杆通过转动带动所述往复板往复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供液稳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桶、泵液部和分流部,所述分流部连接所述储液桶和所述泵液部,所述分流部被配置于从所述储液桶接收流体并流通给所述泵液部,所述泵液部被配置于从所述分流部获取流体,并将流体泵回所述分流部,所述分流部将所述泵液部泵回的流体导出供液稳压系统,所述泵液部包括第一泵体、第二泵体、往复板、安装板和带动装置,所述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的液缸固定设置在所述往复板上,所述安装板分布在所述往复板两侧并与所述往复板平行,所述第一泵体和所述第二泵体的柱塞对应相应液缸的位置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带动装置设置为伺服电机与螺杆的连接方式,所述往复板通过螺纹与所述螺杆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螺杆旋转,所述螺杆通过转动带动所述往复板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液稳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部包括箱体、第一液口、第二液口、第三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第一液口与所述第一泵体连接,所述第二液口与所述储液桶连接,所述第三液口与所述第二泵体连接,所述第一液口与所述出液口形成第一出液流道,所述第三液口与所述出液口形成第二出液流道,所述第一液口与所述第二液口形成第一供液流道、所述第三液口与所述第二液口形成第二供液流道,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一挡块、第二挡块、第三挡块、第一活动挡块、第二活动挡块,第一伸缩装置和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的间隔形成所述第一液口、所述第二液口和所述第三液口,所述第一活动挡块安装在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活动端,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二活动挡块安装在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活动端,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固定端与固定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一活动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挡块、所述第二挡块和所述第三挡块之间,所述第二活动挡块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王大钧陈雁骉曾宏武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荣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