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反应罐气动浮渣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9081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反应罐气动浮渣收集装置,包括:反应罐;收集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反应罐内收集浮渣;供气组件,其包括供气部分和吹气部分,所述供气部分位于所述反应罐外,所述吹气部分位于所述反应罐内,所述吹气部分位于所述收集组件上方,所述供气组件为浮渣提供动力至所述收集组件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快速排出浮渣、降低浮渣水分含量的有益效果。

A kind of pneumatic scum collecting device for swirl reaction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流反应罐气动浮渣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气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旋流反应罐气动浮渣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早期的油田采出水不含聚合、也不含溶解气,所以旋流反应罐也不存在浮渣问题,故早期的旋流反应罐(CN01277690.4)没有浮渣收集系统,但随着油田开采方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采出水的水性也随着发生了极大变化,如含聚合物、超稠油采出水的携沙量大、粘度大、油水不易分离等,导致其悬浮物与水比重接近;同时,含气采出水由于水中溶解气含量较高,且不稳定,易造成絮体上浮。在采出水处理过程中,由于含聚合物、含气等原因,造成旋流反应器内加药处理后的出水,进入反应罐后产生部分浮渣上浮现象,浮渣在反应罐内上部长期聚集,使得浮渣层厚度增大,浮渣经出水口流出,进入下一段流程,造成反应罐出水含油、悬浮物含量超标,并为后段流程带来处理压力。为此,现有的旋流反应罐设置了浮渣收集装置(CN204125222U),该装置在筒体的内腔上部固定安装有上大下小的锥形收渣斗,在锥形收渣斗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在排渣口上固定连接有排渣管,排渣管的外端伸出罐体外,但这种浮渣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流反应罐气动浮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反应罐(1);/n收集组件(2),其设置在所述反应罐(1)内收集浮渣;/n供气组件(3),其包括供气部分(31)和吹气部分(32),所述供气部分(31)位于所述反应罐(1)外,所述吹气部分(32)位于所述反应罐(1)内,所述吹气部分(32)位于所述收集组件(2)上方,所述供气组件(3)为浮渣提供动力至所述收集组件(2)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反应罐气动浮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罐(1);
收集组件(2),其设置在所述反应罐(1)内收集浮渣;
供气组件(3),其包括供气部分(31)和吹气部分(32),所述供气部分(31)位于所述反应罐(1)外,所述吹气部分(32)位于所述反应罐(1)内,所述吹气部分(32)位于所述收集组件(2)上方,所述供气组件(3)为浮渣提供动力至所述收集组件(2)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反应罐气动浮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1)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罐(102)和外罐(101),所述内罐(102)上端敞开,所述外罐(101)上端封闭,所述外罐(101)上端设有进罐口(1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反应罐气动浮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2)包括:浮渣收集器(201)、联结器(202)、波纹管(203)、排污管(204)、排污阀(206),所述浮渣收集器(201)设于所述内罐(102)上部,且与所述内罐(102)同轴设置,所述联结器(202)一端连接所述浮渣收集器(201)、另一端连接所述波纹管(203),所述波纹管(203)连接所述排污管(204),所述排污管(204)伸出所述反应罐(1)外排出收集的浮渣,所述排污阀(206)设置在所述排污管(204)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流反应罐气动浮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渣收集器(201)包括收集漏斗(2011)、第一斜面(2012)和第二斜面(2013),所述收集漏斗(2011)下端与所述联结器(202)连接,所述第一斜面(2012)呈环状,所述第一斜面(2012)内侧与所述收集漏斗(2011)上端连接、外侧低于内侧,所述第二斜面(2013)呈环状,所述第二斜面(2013)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朝昕田熙科聂玉伦张琦杨超鲁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