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辅助新药研发的新药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8651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品测试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辅助新药研发的新药测试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新药测试管理:对测试药品施加电子铅封进行追踪管理;S2、取样:使用取样装置取样测试药品,并将取样的测试药品放入到测试容器中;S3、样品稀释:对取样的测试药品进行稀释,制成待测试药液,并对待测试药液进行身份标识;S4、待测试药液在线检测:将待测试药液加入到在线检测系统中,设定在线检测系统的测试标准,然后进行测试作业,从而获得测试药液的测试数据;S5、建立待测试药液与测试数据之间的关联:将该测试数据、测试标准以及被测试药液的身份信息录入到测试药品上施加的电子铅封内进行追踪管理。

A new drug testing method of computer-aided new drug develo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辅助新药研发的新药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品测试方法
,具体为一种计算机辅助新药研发的新药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广大民众能够获得具备较好疗效,而毒副作用又较小的药品。新药测试是一个投资巨大、时间漫长的过程。现在,在新药测试过程中跨机构甚至跨国的合作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样,测试过程的严密性以及数据的客观性,就需要更严格的监控。现有的新药测试方法中依赖与人工监管的方法进行新药测试监管,然而,这样的监管方法在新药测试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存在成本高、监管力度不足、数据与实际脱节以及人为疏失因素较大等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计算机辅助新药研发的新药测试方法,通过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新药测试过程实行监管,用于实时更新新药测试过程中得到的任何测试结果,降低对人工的依赖性,减少因监管力度不足出现数据与实际脱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辅助新药研发的新药测试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辅助新药研发的新药测试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新药测试管理:对测试药品施加电子铅封进行追踪管理;S2、取样:使用取样装置取样测试药品,并将取样的测试药品放入到测试容器中;S3、样品稀释:对取样的测试药品进行稀释,制成待测试药液,并对待测试药液进行身份标识;S4、待测试药液在线检测:将待测试药液加入到在线检测系统中,设定在线检测系统的测试标准,然后进行测试作业,从而获得测试药液的测试数据;S5、建立待测试药液与测试数据之间的关联:将该测试数据、测试标准以及被测试药液的身份信息录入到测试药品上施加的电子铅封内进行追踪管理。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新药测试方法中还包括手持终端和后台主机设备,所述手持终端用于读取电子铅封的电子标签,并通过无线或者有线传送的方式把电子铅封的数据信息记录到后台主机设备中,所述后台主机设备用于存储电子铅封的数据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统计、分类和汇总。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子铅封录入的数据信息包括测试药品的基础信息、测试药品被制成不同浓度的待测试药液在不同测试标准下得到的测试数据信息、与传统药物相比存在的优缺点。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待测试药液有多种,分别包括标准浓度测试液、大于标准浓度测试液的若干浓度测试液以及小于标准浓度测试液的若干浓度测试液。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测试药品的品名、规格、生产企业、药品批准文号、产品批号、有效期、主要成分、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储存条件和注意事项。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2中所述的取样装置为阀门组件,测试药品是由阀门组件在程序控制下,精准加入到测试容器中。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3中所述的样品稀释的方法具体为:首先,将测试容器接通稀释剂管路,再由计量蠕动泵将稀释剂按稀释比例泵入测试容器中与样品进行充分、均匀的混合,得到测试药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计算机辅助新药研发的新药测试方法,通过使用电子铅封进行追踪管理,实时更新新药测试过程中得到的任何测试结果,达到了药品在测试过程中实现严格监控,并达到降低新药测试过程中过于依赖人力成本和人工疏忽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辅助新药研发的新药测试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新药测试管理:对测试药品施加电子铅封进行追踪管理;S2、取样:使用取样装置取样测试药品,并将取样的测试药品放入到测试容器中;S3、样品稀释:对取样的测试药品进行稀释,制成待测试药液,并对待测试药液进行身份标识;S4、待测试药液在线检测:将待测试药液加入到在线检测系统中,设定在线检测系统的测试标准,然后进行测试作业,从而获得测试药液的测试数据;S5、建立待测试药液与测试数据之间的关联:将该测试数据、测试标准以及被测试药液的身份信息录入到测试药品上施加的电子铅封内进行追踪管理。进一步的,所述新药测试方法中还包括手持终端和后台主机设备,所述手持终端用于读取电子铅封的电子标签,并通过无线或者有线传送的方式把电子铅封的数据信息记录到后台主机设备中,所述后台主机设备用于存储电子铅封的数据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统计、分类和汇总。进一步的,所述电子铅封录入的数据信息包括测试药品的基础信息、测试药品被制成不同浓度的待测试药液在不同测试标准下得到的测试数据信息、与传统药物相比存在的优缺点。进一步的,所述待测试药液有多种,分别包括标准浓度测试液、大于标准浓度测试液的若干浓度测试液以及小于标准浓度测试液的若干浓度测试液。进一步的,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测试药品的品名、规格、生产企业、药品批准文号、产品批号、有效期、主要成分、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储存条件和注意事项。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的取样装置为阀门组件,测试药品是由阀门组件在程序控制下,精准加入到测试容器中。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的样品稀释的方法具体为:首先,将测试容器接通稀释剂管路,再由计量蠕动泵将稀释剂按稀释比例泵入测试容器中与样品进行充分、均匀的混合,得到测试药液。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辅助新药研发的新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nS1、新药测试管理:/n对测试药品施加电子铅封进行追踪管理;/nS2、取样:/n使用取样装置取样测试药品,并将取样的测试药品放入到测试容器中;/nS3、样品稀释:/n对取样的测试药品进行稀释,制成待测试药液,并对待测试药液进行身份标识;/nS4、待测试药液在线检测:/n将待测试药液加入到在线检测系统中,设定在线检测系统的测试标准,然后进行测试作业,从而获得测试药液的测试数据;/nS5、建立待测试药液与测试数据之间的关联:/n将该测试数据、测试标准以及被测试药液的身份信息录入到测试药品上施加的电子铅封内进行追踪管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辅助新药研发的新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新药测试管理:
对测试药品施加电子铅封进行追踪管理;
S2、取样:
使用取样装置取样测试药品,并将取样的测试药品放入到测试容器中;
S3、样品稀释:
对取样的测试药品进行稀释,制成待测试药液,并对待测试药液进行身份标识;
S4、待测试药液在线检测:
将待测试药液加入到在线检测系统中,设定在线检测系统的测试标准,然后进行测试作业,从而获得测试药液的测试数据;
S5、建立待测试药液与测试数据之间的关联:
将该测试数据、测试标准以及被测试药液的身份信息录入到测试药品上施加的电子铅封内进行追踪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辅助新药研发的新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药测试方法中还包括手持终端和后台主机设备,所述手持终端用于读取电子铅封的电子标签,并通过无线或者有线传送的方式把电子铅封的数据信息记录到后台主机设备中,所述后台主机设备用于存储电子铅封的数据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统计、分类和汇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辅助新药研发的新药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小伍雷铭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憶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