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及其车厢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316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卸车及其车厢底架,该车厢底架包括两纵梁、多个横梁及底板。多个横梁沿纵向间隔地设置于两纵梁之间,各横梁的两端与两纵梁相接,横梁包括横梁主体和一体成型于横梁主体上的第二承接板,该第二承接板凸设于横梁主体的两侧表面,且与第一承接板平齐,而底板与第二承接板和第一承接板贴合固定。通过第二承接板和第一承接板增大横梁和纵梁与底板的接触面积,从而在不需要增设多个横梁和多个纵梁的情况下提高车厢底架的整体强度,并且避免车厢底架开裂和提高车厢底架的使用寿命,进而实现车厢底架的轻量化生产和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底板通过凸起提升自身强度,并且通过凸起增大横梁的横截面积和纵梁的横截面积。

Dump truck and its under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卸车及其车厢底架
本技术涉及底架
,特别涉及一种自卸车及其车厢底架。
技术介绍
自卸车一次性承载大批量货物,并且实现货物的短途运输或者长途运输。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卸车的箱体在气动作用力或者液压作用力下实现翻转,以自动卸载箱体承载的大批量货物。车厢底架属于车厢的一部分,并能够在外力的带动下实现翻转。在相关技术中,纵梁、横梁、翼撑和底板之间相互焊接以形成车厢底架,纵梁、横梁和翼撑均采用C型钢,并通过C型钢的上端面焊接于底板的下侧面,由于C型钢的上端面与底板的下侧面接触面积有限,故通过多个C型钢能够增大与底板的接触面积,然而车厢底架因C型钢的增加导致生产成本升高,并且单个C型钢与底板的焊接强度较低,以致于车厢底架在受到货物的较大冲击时容易开裂,从而缩短车厢底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卸车及其车厢底架,解决现有技术中车厢底架因强度不够而缩短使用寿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厢底架,包括:两纵梁,在所述车厢底架的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厢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两纵梁,在所述车厢底架的横向上间隔地设置;所述纵梁包括纵梁主体和一体成型于所述纵梁主体上的第一承接板,该第一承接板从所述纵梁主体的上端两侧水平伸出;/n多个横梁,沿纵向间隔地设置于两所述纵梁之间;各所述横梁的两端与两所述纵梁相接;所述横梁包括横梁主体和一体成型于所述横梁主体上的第二承接板,该第二承接板凸设于所述纵梁主体的两侧表面,且与所述第一承接板平齐;及/n底板,与所述第一承接板和所述第二承接板贴合固定;所述底板向上凸设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在所述车厢底架的横向上间隔地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厢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纵梁,在所述车厢底架的横向上间隔地设置;所述纵梁包括纵梁主体和一体成型于所述纵梁主体上的第一承接板,该第一承接板从所述纵梁主体的上端两侧水平伸出;
多个横梁,沿纵向间隔地设置于两所述纵梁之间;各所述横梁的两端与两所述纵梁相接;所述横梁包括横梁主体和一体成型于所述横梁主体上的第二承接板,该第二承接板凸设于所述纵梁主体的两侧表面,且与所述第一承接板平齐;及
底板,与所述第一承接板和所述第二承接板贴合固定;所述底板向上凸设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在所述车厢底架的横向上间隔地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接板的两端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一承接板搭接于所述横梁主体上,填充所述缺口,并与所述第二承接板对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主体和所述横梁主体的截面均呈槽型,且槽型开口朝上;所述第一承接板从所述纵梁主体的槽型开口两侧向外弯折延伸出;所述第二承接板从所述横梁主体的槽型开口两侧向外弯折延伸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厢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在厚度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顶张大勇胡志鹏李长春张威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