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上车踏步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196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37
一种一级上车踏步护罩,包括背板及其两侧连接的一号侧板、二号侧板,一号侧板、二号侧板之间连接有底板,底板与背板的底部相连接,底板上安装有踏板,所述二号侧板远离背板的一侧连接有三号侧板,三号侧板、二号侧板、背板呈Z字型布置,三号侧板的上部与二号侧板的上部之间连接有盖板,三号侧板、二号侧板、盖板构成用于布置翻转油泵的半包围状结构,三号侧板上开设有用于手动操作翻转油泵的一号孔,二号侧板上开设有用于翻转油泵换向的二号孔,盖板上开设有用于翻转油泵加注的三号孔,所述三号孔上设置有堵盖,堵盖与盖板相卡接。本设计不仅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而且成本低。

Step guard of level I upper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级上车踏步护罩
本技术涉及卡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级上车踏步护罩,主要适用于简化结构、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
技术介绍
卡车驾驶室一级上车踏步护罩主要用于提升驾驶室侧面外观品质,但由于布置需求,部分车型的驾驶室的举升翻转油泵布置在一级上车踏步护罩内侧,护罩需预留操作翻转油泵开口。由于驾驶室举升翻转油泵操作时需进行举升换向,且还需预留手动翻转驾驶室的空间,故现有一级上车踏步护罩需布置较大的空间用于操作油泵,另外一级上车踏步护罩需保证整体外观效果,故新增翻转盖结构,相关结构相对复杂且可靠性相对较低。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3876855U,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10月15日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驾驶室油泵操作口盖,包括盖板和踏步护罩侧板,盖板的底部通过铰链与踏步护罩侧板的底部旋转配合,盖板的顶部设置有锁体总成,锁体总成与设置于踏步护罩侧板背部的锁销总成锁紧配合,锁体总成包括旋转扣手和锁舌,旋转扣手与锁舌传动配合。该技术中翻转油泵布置在踏步护罩内侧,踏步护罩内侧板上设置有翻转盖结构,该结构较复杂且可靠性较低,同时,零件数量较多,使得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可靠性低、成本高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一级上车踏步护罩。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一级上车踏步护罩,包括背板及其两侧连接的一号侧板、二号侧板,一号侧板、二号侧板之间连接有底板,底板与背板的底部相连接,底板上安装有踏板;所述二号侧板远离背板的一侧连接有三号侧板,三号侧板、二号侧板、背板呈Z字型布置,三号侧板的上部与二号侧板的上部之间连接有盖板,三号侧板、二号侧板、盖板构成用于布置翻转油泵的半包围状结构,三号侧板上开设有用于手动操作翻转油泵的一号孔,二号侧板上开设有用于翻转油泵换向的二号孔,盖板上开设有用于翻转油泵加注的三号孔。所述三号孔上设置有堵盖。所述堵盖与盖板相卡接。所述一级上车踏步护罩还包括第一围板,第一围板的底部与支撑板的一端相连接,支撑板的另一端与背板、一号侧板、二号侧板的上部相连接。所述一级上车踏步护罩还包括第二围板,第二围板的底部与盖板相连接,第二围板的侧边与第一围板的侧边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一级上车踏步护罩中二号侧板远离背板的一侧连接有三号侧板,三号侧板、二号侧板、背板呈Z字型布置,三号侧板的上部与二号侧板的上部之间连接有盖板,三号侧板、二号侧板、盖板构成用于布置翻转油泵的半包围状结构,三号侧板上开设有用于手动操作翻转油泵的一号孔,二号侧板上开设有用于翻转油泵换向的二号孔,盖板上开设有用于翻转油泵加注的三号孔;上述结构的踏步护罩,可将翻转油泵布置在踏步护罩前侧,不仅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而且可以节省油泵翻转盖结构,降低了成本。因此,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2、本技术一种一级上车踏步护罩中三号孔上设置有堵盖,堵盖与盖板相卡接,增设堵盖,增强了密封性;堵盖与盖板相卡接,使得安装与拆卸简便。因此,本技术密封性好、安装与拆卸简便。3、本技术一种一级上车踏步护罩中第一围板的底部与支撑板的一端相连接,支撑板的另一端与背板、一号侧板、二号侧板的上部相连接,第二围板的底部与盖板相连接,第二围板的侧边与第一围板的侧边相连接,增设第一围板与第二围板,提高了踏步护罩的耐受力与承受力,从而提高了踏步护罩的结构强度。因此,本技术结构强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翻转油泵布置在一级上车踏步护罩前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翻转油泵操作时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一级上车踏步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堵盖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翻转油泵安装在前下防护上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翻转油泵、一级上车踏步护罩同时安装在前下防护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背板1、一号侧板2、二号侧板3、底板4、踏板5、三号侧板6、盖板7、翻转油泵8、一号孔9、二号孔10、三号孔11、堵盖12、第一围板13、支撑板14、第二围板15、前下防护1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6,一种一级上车踏步护罩,包括背板1及其两侧连接的一号侧板2、二号侧板3,一号侧板2、二号侧板3之间连接有底板4,底板4与背板1的底部相连接,底板4上安装有踏板5;所述二号侧板3远离背板1的一侧连接有三号侧板6,三号侧板6、二号侧板3、背板1呈Z字型布置,三号侧板6的上部与二号侧板3的上部之间连接有盖板7,三号侧板6、二号侧板3、盖板7构成用于布置翻转油泵8的半包围状结构,三号侧板6上开设有用于手动操作翻转油泵8的一号孔9,二号侧板3上开设有用于翻转油泵8换向的二号孔10,盖板7上开设有用于翻转油泵8加注的三号孔11。所述三号孔11上设置有堵盖12。所述堵盖12与盖板7相卡接。所述一级上车踏步护罩还包括第一围板13,第一围板13的底部与支撑板14的一端相连接,支撑板14的另一端与背板1、一号侧板2、二号侧板3的上部相连接。所述一级上车踏步护罩还包括第二围板15,第二围板15的底部与盖板7相连接,第二围板15的侧边与第一围板13的侧边相连接。本技术的原理说明如下:本设计提供一种一级上车踏步护罩结构,该踏步护罩结构简单,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设计难度;成本低,产品可靠性更好。翻转油泵布置在踏步护罩前侧,与踏步护罩一起安装在前下防护上,因为目前驾驶室翻转油泵的换向、手动操作翻转油泵结构及翻转油泵加注口布置在三个相对垂直的平面上,所以对踏步护罩外观型面进行匹配设计,然后在踏步护罩上直接预留孔位分别用于操作油泵的举升换向结构、手动操作翻转油泵结构及翻转油泵加注。在保证整体外观的前提下,踏步护罩直接开孔实现操作油泵,该结构可以节省油泵翻转盖结构,只需在不常用的油泵加注口增加堵盖进行遮挡。踏步护罩经结构优化,保证踏步护罩的前侧有足够的空间布置翻转油泵。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6,一种一级上车踏步护罩,包括背板1及其两侧连接的一号侧板2、二号侧板3,一号侧板2、二号侧板3之间连接有底板4,底板4与背板1的底部相连接,底板4上安装有踏板5,所述二号侧板3远离背板1的一侧连接有三号侧板6,三号侧板6、二号侧板3、背板1呈Z字型布置,三号侧板6的上部与二号侧板3的上部之间连接有盖板7,三号侧板6、二号侧板3、盖板7构成用于布置翻转油泵8的半包围状结构,三号侧板6上开设有用于手动操作翻转油泵8的一号孔9,二号侧板3上开设有用于翻转油泵8换向的二号孔10,盖板7上开设有用于翻转油泵8加注的三号孔11。实施例2: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1至图6,所述三号孔11上设置有堵盖12,所述堵盖12与盖板7相卡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级上车踏步护罩,包括背板(1)及其两侧连接的一号侧板(2)、二号侧板(3),一号侧板(2)、二号侧板(3)之间连接有底板(4),底板(4)与背板(1)的底部相连接,底板(4)上安装有踏板(5),其特征在于:/n所述二号侧板(3)远离背板(1)的一侧连接有三号侧板(6),三号侧板(6)、二号侧板(3)、背板(1)呈Z字型布置,三号侧板(6)的上部与二号侧板(3)的上部之间连接有盖板(7),三号侧板(6)、二号侧板(3)、盖板(7)构成用于布置翻转油泵(8)的半包围状结构,三号侧板(6)上开设有用于手动操作翻转油泵(8)的一号孔(9),二号侧板(3)上开设有用于翻转油泵(8)换向的二号孔(10),盖板(7)上开设有用于翻转油泵(8)加注的三号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级上车踏步护罩,包括背板(1)及其两侧连接的一号侧板(2)、二号侧板(3),一号侧板(2)、二号侧板(3)之间连接有底板(4),底板(4)与背板(1)的底部相连接,底板(4)上安装有踏板(5),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号侧板(3)远离背板(1)的一侧连接有三号侧板(6),三号侧板(6)、二号侧板(3)、背板(1)呈Z字型布置,三号侧板(6)的上部与二号侧板(3)的上部之间连接有盖板(7),三号侧板(6)、二号侧板(3)、盖板(7)构成用于布置翻转油泵(8)的半包围状结构,三号侧板(6)上开设有用于手动操作翻转油泵(8)的一号孔(9),二号侧板(3)上开设有用于翻转油泵(8)换向的二号孔(10),盖板(7)上开设有用于翻转油泵(8)加注的三号孔(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学卫李明陈俊俊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