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儿童踏步车,包括车轮、车体,车体包括底板、踏板组件、动力机构;车轮连接在车体上;底板上前后分别装有一组动力机构,左右分别装有一组踏板组件;所述的踏板组件和动力机构通过竖直布置的旋转轴I相连接。踏板组件包括垫高台、支撑板、转轴、踩踏板、弹簧,其中所述的垫高台安装在底板上,垫高台上部装有支撑板,踩踏板穿过转轴与支撑板相连;弹簧套在弹簧支撑座内,一端与垫高台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4-6岁儿童用于娱乐,更适用于3-4岁的儿童用于手足协调能力的训练。制造成本低、维修便捷使其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采用动力源,仅依靠幼儿的双脚实现踏步车的运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儿童踏步车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计、电子设计、幼儿手足平衡训练等学科,特别是一种新型儿童踏步车。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人均玩具消费水平偏低,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家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玩具市场惊人的潜力将逐步展现。尤其是具有一定开发潜力的益智类玩具的需求量尤为巨大,益智类玩具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动手能力以及协调能力。目前市场上的益智类玩具大多注重孩子的智力及动手能力的开发,对于协调能力开发的产品较少。因此希望能够有一种开发孩子协调能力的产品来满足家长对于培养孩子的的需求,寓教于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儿童踏步车,适用于4-6岁儿童用于娱乐,更适用于3-4岁的儿童用于手足协调能力的训练。该专利技术无需提供外在动力,制造成本低、维修便捷,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新型儿童踏步车,包括车轮、车体,所述的车体包括底板、踏板组件、动力机构;所述的车轮连接在车体上;所述的底板上前后分别装有一组动力机构,左右分别装有一组踏板组件;所述的踏板组件和动力机构通过竖直布置的旋转轴I相连接。所述的踏板组件包括垫高台、支撑板、转轴、踩踏板、弹簧,其中所述的垫高台安装在底板上,垫高台上部装有两块支撑板,踩踏板穿过转轴与两块支撑板相连;所述的垫高台上设有一个通孔,踩踏板末端的斜面穿过通孔与垫高台内的水平布置的齿条相接触;所述的齿条与直齿轮I啮合,直齿轮I连接于旋转轴I上端;所述的垫高台顶端固定有两条齿条导轨,齿条安装于齿条导轨上,齿条与踩踏板的非接触端装有弹簧支撑座,弹簧套在弹簧支撑座内,弹簧的一端与垫高台接触,另一端压紧在齿条上。所述的底板上装有前挡板,前挡板上连接扶手;所述的前挡板和扶手为一体成型。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动力转换器、旋转轴I1、输出锥齿轮,其中所述的动力转换器连接于旋转轴I的下端,动力转换器的另一端与旋转轴II相连;所述的旋转轴II 一端连接输出锥齿轮,旋转轴II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固定于箱体壳上。所述的动力转换器包括止动棘轮、锥齿轮1、锥齿轮II以及输出锥齿轮,其中止动棘轮套接在旋转轴I上,锥齿轮I与止动棘轮相连,锥齿轮I与锥齿轮II啮合,锥齿轮II上固定有旋转轴II,旋转轴II两端固定在箱体壳上,旋转轴II靠近锥齿轮II的一端套接输出锥齿轮。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新型儿童踏步车,无需采用动力源,仅依靠幼儿的双脚实现踏步车的运动。既可以供幼儿娱乐,又能锻炼幼儿的手足平衡能力,属于幼儿早教开发产品。该专利技术具有科学性、创新性、趣味性、安全性、教育性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新型儿童踏步车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新型儿童踏步车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新型儿童踏步车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新型儿童踏步车的踏板组件A向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新型儿童踏步车的动力机构A向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轮;2.底板;3.旋转轴I ;4.前挡板;5.扶手;6.垫高台;7.支撑板;8.转轴I ;9.踩踏板;10.弹簧;11.弹簧支撑座;12.齿条;13.直齿轮I ;14.齿条导轨;15.动力转换器;16.旋转轴II ;17.输出锥齿轮;18.轴承I ;19.轴承座I ;20.箱体壳;21.止动棘轮;22.锥齿轮I ;23.锥齿轮II ;24.输入锥齿轮;25.转轴II ;26.直齿轮II ;27.转轴III ;28.直齿轮III ;29.轴承II ;30.轴承座II。【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这种新型儿童踏步车,包括车轮1、车体,所述的车体包括底板2、踏板组件、动力机构;所述的车轮I连接在车体上;所述的底板2上前后分别装有一组动力机构,左右分别装有一组踏板组件;所述的踏板组件和动力机构通过竖直布置的旋转轴13相连接。所述的底板2上装有前挡板4,前挡板4上连接扶手5 ;所述的前挡板4和扶手5为一体成型。所述的踏板组件包括垫高台6、支撑板7、转轴18、踩踏板9、弹簧10,其中所述的垫高台6安装在底板2上,垫高台6上部装有两块支撑板7,支撑板7的侧面突触面上设有通孔,支撑板7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垫高台6上;所述的踩踏板9穿过转轴18与两块支撑板7相连;所述的垫高台6上设有一个通孔,踩踏板9末端的斜面穿过通孔与垫高台6内的水平布置的齿条12相接触;所述的齿条12与直齿轮113啮合,直齿轮113连接于旋转轴13上立而;所述的垫高台6顶端固定有两条齿条导轨14,齿条12安装于齿条导轨14上,齿条12与踩踏板9的非接触端装有弹簧支撑座11,弹簧10套在弹簧支撑座11内,弹簧10的一端与垫高台6接触,另一端压紧在齿条12上。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动力转换器15、旋转轴1116、输出锥齿轮17,其中所述的动力转换器15 —端连接于旋转轴13的下端,动力转换器15的另一端与旋转轴1116相连;所述的旋转轴1116末端连接输出锥齿轮17,旋转轴13通过轴承118和轴承座119固定于箱体壳20上,轴承118和轴承座119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箱体壳20上。所述的动力转换器15包括止动棘轮21、锥齿轮122、锥齿轮1123以及输出锥齿轮17,其中止动棘轮21套接在旋转轴13下端,锥齿轮122与止动棘轮21相连,锥齿轮122与锥齿轮1123啮合,锥齿轮1123上固定有旋转轴1116,旋转轴1116两端通过轴承1129和轴承座1130固定在箱体壳20上,轴承1129和轴承座1130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箱体壳20上,旋转轴1116靠近锥齿轮1123的一端套接输出锥齿轮17,输出锥齿轮17与输入锥齿轮24啮合,带动与输入锥齿轮24套接的转轴1125以及转轴1125上的直齿轮1126旋转,直齿轮Π26与转轴1125通过键槽连接,同时直齿轮1126带动与之啮合的直齿轮III27以及转轴II128转动,从而带动装在转轴II128上的车轮I前进,转轴1125及转轴II126都是通过轴承及轴承座安装在底板2上。在使用时,儿童首先跨步进入底板2,此时小车因无外界动力介入平稳不动,儿童将双手分别扶住扶手5,儿童抬起一只脚放在踩踏板9上,踩踏板9上的斜面由于重力作用推动齿条12运动,齿条12带动齿轮113连带旋转轴I 一起转动,旋转轴I带动动力转换器15,动力转换器15末端的输出锥齿轮17带动输入锥齿轮以及后面一系列的机构使得小车车轮能够作回转运动,带动小车前进。若儿童的脚自然抬起,弹簧则随着外界力的消失复位,由于止动棘轮21的作用,弹簧10复位时不会带动旋转轴13逆向旋转,防止小车回退,左右两侧的运动原理一致。当儿童双脚同时压在踩踏板9上时,小车的运动速度不变,平稳前进从而确保安全;当左右脚均无施加力在踩踏板9时,小车因无外界动力平稳停下。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儿童踏步车,包括车轮(1)和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包括底板(2)、踏板组件、动力机构;所述的车轮(1)连接在车体上;所述的底板(2)上前后分别装有一组动力机构,左右分别装有一组踏板组件;所述的踏板组件和动力机构通过竖直布置的旋转轴I(3)相连接;所述的踏板组件包括垫高台(6)、支撑板(7)、转轴I(8)、踩踏板(9)、弹簧(10),其中所述的垫高台(6)安装在底板(2)上,垫高台(6)上部装有两块支撑板(7),踩踏板(9)穿过转轴I(8)与两块支撑板(7)相连;所述的垫高台(6)上设有一个通孔,踩踏板(9)末端的斜面穿过通孔与垫高台(6)内的水平布置的齿条(12)相接触;所述的齿条(12)与直齿轮I(13)啮合,直齿轮I(13)连接于旋转轴I(3)上端;所述的垫高台(6)顶端固定有两条齿条导轨(14),齿条(12)安装于齿条导轨(14)上,齿条(12)与踩踏板(9)的非接触端装有弹簧支撑座(11),弹簧(10)套在弹簧支撑座(11)内,弹簧(10)的一端与垫高台(6)接触,另一端压紧在齿条(1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儿童踏步车,包括车轮(I)和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包括底板(2)、踏板组件、动力机构;所述的车轮(I)连接在车体上;所述的底板(2)上前后分别装有一组动力机构,左右分别装有一组踏板组件;所述的踏板组件和动力机构通过竖直布置的旋转轴I (3)相连接;所述的踏板组件包括垫高台(6)、支撑板(7)、转轴I (8)、踩踏板(9)、弹簧(10),其中所述的垫高台(6)安装在底板(2)上,垫高台(6)上部装有两块支撑板(7),踩踏板(9)穿过转轴I (8)与两块支撑板(7)相连;所述的垫高台(6)上设有一个通孔,踩踏板(9)末端的斜面穿过通孔与垫高台(6)内的水平布置的齿条(12)相接触;所述的齿条(12)与直齿轮I (13)啮合,直齿轮I (13)连接于旋转轴I (3)上端;所述的垫高台(6)顶端固定有两条齿条导轨(14),齿条(12)安装于齿条导轨(14)上,齿条(12)与踩踏板(9)的非接触端装有弹簧支撑座(11),弹簧(10)套在弹簧支撑座(11)内,弹簧(10)的一端与垫高台(6)接触,另一端压紧在齿条(1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儿童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孔宝,许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卢孔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