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底盘悬挂系统及机器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8104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底盘悬挂系统及机器人,机器人底盘悬挂系统包括底盘、转动连接于底盘上的第一从动轮组件、一一对应于第一从动轮组件的主动轮以及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第一从动轮组件与一个主动轮的悬挂组件,第一从动轮组件与悬挂组件分别位于底盘相背的两侧;悬挂组件包括固定于底盘上的支撑架、以支撑架上为支点转动连接的悬臂以及转动连接于悬臂一端的阻尼结构,阻尼结构远离悬臂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从动轮组件,悬臂远离阻尼结构的一端与主动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机器人底盘悬挂系统及机器人,在保证机器人的承载能力的同时,提高了机器人的地面适应性。

Robot chassis suspension system and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底盘悬挂系统及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轮式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底盘悬挂系统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移动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根据移动方式来分,可分为:轮式移动机器人、步行移动机器人(单腿式、双腿式和多腿式)、履带式移动机器人、爬行机器人、蠕动式机器人和游动式机器人等类型。对于轮式移动机器人而言,底盘是整个系统的重要支承部件,用于支承安装轮及悬挂、电机、电池、控制系统、定位、音频等各部件、总成,以及承受电机动力,保证轮式机器人的正常行驶。机器人底盘悬挂系统是机器人底盘与主动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架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主动轮和底盘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制动力和驱动力等,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底盘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减小货物和底盘本身的动载荷。目前,对于轮式移动机器人来说,常用的底盘悬挂系统有以下三种:(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底盘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转动连接于所述底盘上的第一从动轮组件、一一对应于所述第一从动轮组件的主动轮以及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第一从动轮组件与一个主动轮的悬挂组件,其中所述第一从动轮组件与所述悬挂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底盘相背的两侧;所述悬挂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盘上的支撑架、以所述支撑架上为支点转动连接的悬臂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悬臂一端的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远离所述悬臂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从动轮组件,所述悬臂远离所述阻尼结构的一端与所述主动轮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底盘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转动连接于所述底盘上的第一从动轮组件、一一对应于所述第一从动轮组件的主动轮以及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一个第一从动轮组件与一个主动轮的悬挂组件,其中所述第一从动轮组件与所述悬挂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底盘相背的两侧;所述悬挂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盘上的支撑架、以所述支撑架上为支点转动连接的悬臂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悬臂一端的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远离所述悬臂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从动轮组件,所述悬臂远离所述阻尼结构的一端与所述主动轮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底盘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轮组件包括连接头、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头的连接板以及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第一从动轮;所述底盘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盘且部分收容于所述通孔中,所述连接板部分收容于所述通孔,所述第一从动轮穿过通孔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底盘悬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包括固定部及自所述固定部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一轴套;所述连接板包括基板及自所述基板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对应于所述第一轴套并通过转轴穿过对应的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实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头的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博陈焕昌迟惠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