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538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底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万向节的下方设置减震单元,通过缓冲机构、基座、底盘转向座和转动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始终保持垂直方向的稳定性,限制了万向节垂直方向上的运动,确保底盘不会因万向节保持不住水平而坐落至地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对底盘的减震作用,避免了底盘发生变形,保障了机器人的行车安全,实用性强,可靠性高。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动力源驱动四个车轮,辅以转向机构,底盘转向灵活,可以原地转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向机构可以实现耦合驱动下主动轮的转向;节省了驱动电机的数量,降低了底盘的成本,同时可以使底盘进行平移运动和零半径转向。

A robot chas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底盘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底盘。
技术介绍
机器人的应用日趋广泛,例如仿生机器人、教育机器人、送餐机器人、迎宾机器人以及巡检机器人等等。在现有技术中,具有底盘的移动机器人多种多样,但现有技术中机器人在复杂环境运行时减震能力差,影响机器人的作业效果和使用寿命。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驶时,产生较强的颠簸,不能保证机器人平稳的运行姿态,影响机器人的操作性能,同时,底盘长期受到震动,容易使底盘上的零件松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现有技术中,底盘驱动方式主要有:全驱、双驱、单驱;转向方式主要有:差速、麦克纳姆轮转向、转向机构驱动转向。差速转向存在轮胎磨损大的问题;麦克纳姆轮转向存在昂贵、可靠性低的问题;转向机构驱动转向时,驱动被动轮转向方便,但底盘上一旦有主动轮,则很难实现零半径转弯操作,因主动轮要时刻与动力轴传动。当机器人采用转向机构驱动转向时,转向电机带动被动轮旋转,或带动主动轮及其驱动电机共同转向;带动主动轮及其驱动电机共同转向比较简单,但要求每个主动轮配备一个驱动电机,才能实现主动轮转向,机器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主体、车轮、轮轴连接杆、万向节和减震单元;/n所述轮轴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万向节,所述万向节与所述车轮连接;/n所述万向节和所述车轮均对称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的两侧;/n所述减震单元与所述万向节连接,所述减震单元设置在所述万向节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主体、车轮、轮轴连接杆、万向节和减震单元;
所述轮轴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万向节,所述万向节与所述车轮连接;
所述万向节和所述车轮均对称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的两侧;
所述减震单元与所述万向节连接,所述减震单元设置在所述万向节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单元包括缓冲机构、基座、底盘转向座和转动机构;
所述缓冲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与所述万向节连接;
所述缓冲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
所述底盘转向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上;
所述底盘转向座与所述基座通过所述转动机构实现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选自减震弹簧、缓冲杆的任意一种;
所述滑动部件选自深沟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选自平面轴承与法兰轴组合、转轴和耐磨塑料套组合、转轴和转板的嵌套组合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选自平面轴承与法兰轴组合时,所述底盘转向座上设置有圆孔;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平面轴承、连接法兰轴、防摩圈、螺栓;所述连接法兰轴由上至下,依次与所述平面轴承、所述底盘转向座、所述防磨圈同轴心配合;
所述连接法兰轴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实现所述底盘转向座与所述基座的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圈选自铜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底盘还包括伞齿轮、驱动电机、电子变向器;所述伞齿轮、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电子变向器均设置在所述底盘主体中;
所述伞齿轮设置在所述轮轴连接杆上,所述伞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子赫敖奇张奎刚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