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焦炉荒煤气及废气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焦炉余热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焦炉荒煤气及废气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一座焦炉中含有几十个炭化室(如56个),这些炭化室在运行期间产生大量600~800℃的荒煤气,具有很高的热能,目前国内外焦炉普遍采用的工艺流程是将炭化室干馏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汇集到炭化室顶部空间,经过上升管、桥管进入集气管,将荒煤气在桥管内被氨水直接喷洒冷却至85℃左右,冷却后的荒煤气含有大量焦油等成分,温度依然较高,还需经过多种处理才能成为焦炉煤气,致使焦炉煤气制天然气(SNG、CNG、LNG)成本过高,天然气产品缺乏明显竞争力。该种工艺既浪费了荒煤气中大量的热能显热,还浪费了荒煤气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轻质焦油、重质焦油等成分。焦炉在产生大量荒煤气的同时,还产生大量焦炉废气,废烟气经过废气开闭器后,其温度在220-280℃左右,而目前最成熟的催化还原法脱硝(SCR)催化剂的适用温度在300-400℃,如将焦炉废气直接通入脱硝塔,其温度偏低导致催化还原法脱硝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烟气排放要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焦炉荒煤气及废气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焦炉、高温余热锅炉、废气净化装置、汽轮机、油气分离器、低温余热锅炉、煤气冷却器、油水分离器、低温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焦炉荒煤气出口端与高温余热锅炉第一入口连接,所述焦炉废气出口端与废气净化装置一端连接,所述废气净化装置另一端与冷媒蒸发器第三入口连接,所述高温余热锅炉第一出口与油气分离器第一入口连接,所述汽轮机一端与高温余热锅炉第二出口连接,所述汽轮机另一端与换热器第二入口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第一出口与煤气冷却器第一入口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第二入出口与低温余热锅炉第一入口连接,所述低温余热锅炉第一出口与油气分离器第二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荒煤气及废气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焦炉、高温余热锅炉、废气净化装置、汽轮机、油气分离器、低温余热锅炉、煤气冷却器、油水分离器、低温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焦炉荒煤气出口端与高温余热锅炉第一入口连接,所述焦炉废气出口端与废气净化装置一端连接,所述废气净化装置另一端与冷媒蒸发器第三入口连接,所述高温余热锅炉第一出口与油气分离器第一入口连接,所述汽轮机一端与高温余热锅炉第二出口连接,所述汽轮机另一端与换热器第二入口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第一出口与煤气冷却器第一入口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第二入出口与低温余热锅炉第一入口连接,所述低温余热锅炉第一出口与油气分离器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低温余热锅炉第二出口与高温余热锅炉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低温余热锅炉第三出口与重质焦油储罐连接,所述煤气冷却器第一出口与油水分离器第一入口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器第一出口第一路与油气分离器第三入口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器第一出口第二路与轻质焦油储罐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器第二出口与氨水池连接,所述低温余热回收装置一端与煤气冷却器第二出口连接,所述低温余热回收装置另一端与低温余热锅炉第二入口连接,所述废气净化装置包括脱硝塔、脱硫塔、玻纤袋式除尘器,所述脱硝塔一端与焦炉废气出口端连接,所述脱硫塔一端与脱硝塔另一端连接,所述玻纤袋式除尘器一端与脱硫塔另一端连接,所述玻纤袋式除尘器另一端与冷媒蒸发器第三入口连接,所述低温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冷媒蒸发器、汽液分离器、压缩机、换热器、热水储存器,所述冷媒蒸发器第一入口与煤气冷却器第二出口连接,所述冷媒蒸发器第一出口与焦炉煤气气柜连接,所述冷媒蒸发器第三出口与外部烟囱连接,所述汽液分离器一端与冷媒蒸发器第二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一端与汽液分离器另一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第一入口与压缩机另一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第一出口与冷媒蒸发器第二入口连接,所述热水储存器第一入口与换热器第二出口连接,所述热水储存器第一出口与低温余热锅炉第二入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荒煤气及废气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轮机与换热器之间还设置有凝汽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荒煤气及废气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储存器第一出口与低温余热锅炉第二入口之间还设置有除氧器,所述热水储存器还设置有第二出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荒煤气及废气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炉荒煤气出口端与高温余热锅炉第一入口连接的烟道上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志刚,牛永祥,赵文萍,石卫江,万学明,柴新华,代欢,徐小明,邵学福,
申请(专利权)人:平罗县阳光焦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