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化炉送煤口煤粉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852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36
一种焦化炉送煤口煤粉清理装置,包括煤粉回收机构、余热回收机构、布袋除尘器,本方案通过煤粉回收主管、煤粉回收支管将焦化炉送煤口上方堆积及附近散落的煤粉抽离至煤粉回收室中,煤粉在煤粉回收室上方不断聚集并形成上升气流,富含热量的气流不断与第一炼焦煤预热室、第二炼焦煤预热室、导热室进行热交换,进而对第一炼焦煤预热室、第二炼焦煤预热室内部填装的炼焦煤进行预热,以大幅降低后续焦化炉加热段能耗,降低焦炭生产成本,实现煤粉余热的高效回收及再利用,同时上升气流温度不断降低,其含尘量亦大幅减少,再通过第二风机抽离至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显著降低布袋除尘器运行负荷,再经火炬塔燃烧以满足排放标准。再经火炬塔燃烧以满足排放标准。再经火炬塔燃烧以满足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化炉送煤口煤粉清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焦炭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焦化炉送煤口煤粉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通过装煤车、人工在对焦化炉送煤口进行装煤、平煤时,易出现细煤粉扬尘及黑烟,散发至大气后污染环境,同时其富含高热量,其发热量可达到3000~3500kCal/Nm3,不能回收再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目前缺少高效、低成本焦化炉送煤口煤粉清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针对上述不足,有必要提出一种焦化炉送煤口煤粉清理装置。
[0004]一种焦化炉送煤口煤粉清理装置,包括煤粉回收机构、余热回收机构、布袋除尘器,所述煤粉回收机构一端设置于焦化炉送煤口正上方,所述余热回收机构顶部一侧与煤粉回收机构另一端连接,所述布袋除尘器一端与余热回收机构顶部另一侧连接,所述煤粉回收机构包括煤粉回收主管、煤粉回收支管,所述煤粉回收主管一端设置于焦化炉送煤口正上方,所述煤粉回收主管另一端穿过导热室并延伸至煤粉回收室内部,所述煤粉回收支管一端与煤粉回收主管一端连接,所述煤粉回收支管另一端与焦化炉送煤口相对设置,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第一炼焦煤预热室、第二炼焦煤预热室、导热室、煤粉回收室、排气管,所述第一炼焦煤预热室与第二炼焦煤预热室相邻设置,所述导热室设置于第一炼焦煤预热室与第二炼焦煤预热室之间,所述煤粉回收室一端与第一炼焦煤预热室、第二炼焦煤预热室底部连接,所述排气管一端设置于煤粉回收室上方,所述排气管另一端穿过导热室并与布袋除尘器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炼焦煤预热室顶部还设置有第一入口,所述第一炼焦煤预热室底部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二炼焦煤预热室顶部还设置有第二入口,所述第二炼焦煤预热室底部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出口。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炼焦煤预热室与第二炼焦煤预热室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炼焦煤预热室靠近第一入口一侧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一炼焦煤预热室靠近第一出口一侧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0007]优选的,所述煤粉回收室横截面为梯形,且在煤粉回收室另一端还设置有卸料口。
[0008]优选的,所述煤粉回收主管靠近导热室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风机。
[0009]优选的,所述排气管靠近布袋除尘器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风机。
[0010]优选的,所述煤粉回收室与第一炼焦煤预热室、第二炼焦煤预热室连接处还设置有筛网。
[0011]本方案通过煤粉回收主管、煤粉回收支管将焦化炉送煤口上方堆积及附近散落的煤粉抽离至煤粉回收室中,煤粉在煤粉回收室上方不断聚集并形成上升气流,富含热量的气流不断与第一炼焦煤预热室、第二炼焦煤预热室、导热室进行热交换,进而对第一炼焦煤预热室、第二炼焦煤预热室内部填装的炼焦煤进行预热,以大幅降低后续焦化炉加热段能
耗,降低焦炭生产成本,实现煤粉余热的高效回收及再利用,同时上升气流温度不断降低,其含尘量亦大幅减少,再通过第二风机抽离至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显著降低布袋除尘器运行负荷,经除尘后的低温气体中还含有大量可燃组分,再经火炬塔燃烧以满足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焦化炉送煤口煤粉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4]图中:煤粉回收主管11、第一风机111、煤粉回收支管12、第一炼焦煤预热室21、第一入口211、第一出口212、第二炼焦煤预热室22、第二入口221、第二出口222、导热室23、煤粉回收室24、卸料口241、筛网242、排气管25、第二风机251、布袋除尘器30;焦化炉100、送煤口101。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参见图1、图2,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焦化炉送煤口煤粉清理装置,包括煤粉回收机构、余热回收机构、布袋除尘器30,所述煤粉回收机构一端设置于焦化炉100送煤口101正上方,所述余热回收机构顶部一侧与煤粉回收机构另一端连接,所述布袋除尘器30一端与余热回收机构顶部另一侧连接,所述布袋除尘器30另一端与外部火炬塔连接,以除去除尘后气体中含有的可燃组分,所述煤粉回收机构包括煤粉回收主管11、煤粉回收支管12,所述煤粉回收主管11为刚性耐腐蚀管体,在其管壁外侧还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煤粉回收主管11一端设置于焦化炉100送煤口101正上方,所述煤粉回收主管11另一端穿过导热室23并延伸至煤粉回收室24内部,以将若干个煤粉回收支管12回收的煤粉输送至煤粉回收室24中,所述煤粉回收支管12为刚性耐腐蚀管体,在其管壁外侧还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煤粉回收支管12一端与煤粉回收主管11一端连接,所述煤粉回收支管12另一端与焦化炉100送煤口101相对设置,所述煤粉回收支管12设置数量与焦化炉100送煤口101数量相对应,以将焦化炉100送煤口101上方堆积及附近散落的煤粉通过负压吸走,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第一炼焦煤预热室21、第二炼焦煤预热室22、导热室23、煤粉回收室24、排气管25,所述第一炼焦煤预热室21与第二炼焦煤预热室22相邻设置,所述导热室23设置于第一炼焦煤预热室21与第二炼焦煤预热室22之间,所述导热室23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煤粉回收室24一端与第一炼焦煤预热室21、第二炼焦煤预热室22底部连接,所述排气管25一端设置于煤粉回收室24上方,所述排气管25另一端穿过导热室23并与布袋除尘器30连接,以将煤粉回收室24中余热被第一炼焦煤预热室21、第二炼焦煤预热室22回收利用后的低温气体抽离至布袋除尘器30中。
[0017]具体的,所述导热室23由碳化硅砖建成,所述碳化硅砖热导率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抗热震性、耐侵蚀性,以使富含热量的上升气流在与第一炼焦煤预热室21、第二炼焦煤预热室22换热的同时,还与导热室23换热,进而对与导热室23相连接的第一炼焦煤预热室21、第二炼焦煤预热室22中填装的炼焦煤进行预热。
[0018]本方案通过煤粉回收主管11、煤粉回收支管12将焦化炉100送煤口101上方堆积及附近散落的煤粉抽离至煤粉回收室24中,此时煤粉富含热量高,可达到3000~3500kCal/Nm3,所述煤粉回收室24为上宽下窄的梯形腔体,煤粉在煤粉回收室24上方不断聚集并形成上升气流,富含热量的气流不断与第一炼焦煤预热室21、第二炼焦煤预热室22、导热室23进行热交换,进而对第一炼焦煤预热室21、第二炼焦煤预热室22内部填装的炼焦煤进行预热,再将预热后的炼焦煤输送至焦化炉100中,以大幅降低后续焦化炉100加热段能耗,降低焦炭生产成本,实现煤粉余热的高效回收及再利用,同时上升气流温度降低,其含尘量亦大幅减少,再通过第二风机251抽离至布袋除尘器30进行除尘,显著降低布袋除尘器30运行负荷,经除尘后的低温气体中还含有大量可燃组分(如一氧化碳、甲烷、氢气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化炉送煤口煤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煤粉回收机构、余热回收机构、布袋除尘器,所述煤粉回收机构一端设置于焦化炉送煤口正上方,所述余热回收机构顶部一侧与煤粉回收机构另一端连接,所述布袋除尘器一端与余热回收机构顶部另一侧连接,所述煤粉回收机构包括煤粉回收主管、煤粉回收支管,所述煤粉回收主管一端设置于焦化炉送煤口正上方,所述煤粉回收主管另一端穿过导热室并延伸至煤粉回收室内部,所述煤粉回收支管一端与煤粉回收主管一端连接,所述煤粉回收支管另一端与焦化炉送煤口相对设置,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第一炼焦煤预热室、第二炼焦煤预热室、导热室、煤粉回收室、排气管,所述第一炼焦煤预热室与第二炼焦煤预热室相邻设置,所述导热室设置于第一炼焦煤预热室与第二炼焦煤预热室之间,所述煤粉回收室一端与第一炼焦煤预热室、第二炼焦煤预热室底部连接,所述排气管一端设置于煤粉回收室上方,所述排气管另一端穿过导热室并与布袋除尘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化炉送煤口煤粉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晨玉田伟张学华魏玉荣郭孝恩魏丽
申请(专利权)人:平罗县阳光焦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