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炉煤气甲烷化高效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850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36
一种焦炉煤气甲烷化高效冷却装置,包括净化机构、支撑机构、冷却机构,本方案在净化管外壁上环绕设置有螺旋管,以在净化管外壁周围形成均匀的雾化冷却液,以降低净化管中产品气的温度,雾化后聚集的冷却液、回流管中的冷却液富含较多热量,通过集液槽流入至储液箱中,通过冷凝器对储液箱中回收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再通过循环泵、导液管将降温后的冷却液输送至螺旋管中,从而实现对净化管中产品气的快速、高效冷却,大幅降低产品气冷却工序的运行成本;本方案还在净化管中交替设置有若干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以吸附产品气中存在的微小颗粒物、异味,脱除产品气中存在的微量硫化氢、氰化氢等酸性气体,大幅提高产品气质量。大幅提高产品气质量。大幅提高产品气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炉煤气甲烷化高效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焦炉煤气甲烷化高效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焦炉煤气经甲烷化反应后,生产的产品气中含有大量水分,而现有的冷却装置冷却效果不佳,将会导致后续气液分离器运行负荷过重,冷却效率低,增加气液分离器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针对上述不足,有必要提出一种焦炉煤气甲烷化高效冷却装置。
[0004]一种焦炉煤气甲烷化高效冷却装置,包括净化机构、支撑机构、冷却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净化机构正下方,所述冷却机构一端设置于净化机构内部,所述冷却机构另一端设置于支撑机构上,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固定箱、净化管,所述固定箱为水平设置的密封空心箱体,且在固定箱底部设置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净化管沿长度方向设置于固定箱内部,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底板,所述第一支架底部、第二支架底部设置于底板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架顶部、第二支架顶部设置于固定箱底部,所述底板呈水平设置,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储液箱、冷凝器、循环泵、导液管、螺旋管、回流管,所述储液箱顶部与集液槽底部连通,所述储液箱底部设置于底板上表面,所述冷凝器入口端与储液箱出口端连接,所述循环泵入口端与冷凝器出口端连接,所述导液管入口端与循环泵出口端连接,所述导液管出口端穿过固定箱并与螺旋管入口端连接,所述螺旋管沿长度方向环绕设置于净化管外壁上,且在螺旋管管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喷雾孔,所述回流管入口端与螺旋管出口端连接,所述回流管出口端设置于集液槽中。
[0005]优选的,所述集液槽为锥形槽体或梯形槽体,所述集液槽横截面积小的一端设置于储液箱顶部。
[0006]优选的,所述净化管内部交替设置有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所述第二净化层厚度大于第一净化层厚度。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净化层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所述第二净化层内部填充有铜改性ZSM-5分子筛颗粒。
[0008]优选的,所述集液槽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
[0009]本方案在净化管外壁上环绕设置有螺旋管,以在净化管外壁周围形成均匀的雾化冷却液,以降低净化管中产品气的温度,雾化后聚集的冷却液、回流管中的冷却液富含较多热量,通过集液槽流入至储液箱中,通过冷凝器对储液箱中回收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再通过循环泵、导液管将降温后的冷却液输送至螺旋管中,从而实现对净化管中产品气的快速、高效冷却,大幅降低产品气冷却工序的运行成本;本方案还在净化管中交替设置有若干第一净化层、第二净化层,以吸附产品气中存在的微小颗粒物、异味,脱除产品气中存在的微量
硫化氢、氰化氢等酸性气体,大幅提高产品气质量。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焦炉煤气甲烷化高效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净化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固定箱11、集液槽111、净化管12、第一净化层121、第二净化层122、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底板23、储液箱31、冷凝器32、循环泵33、导液管34、螺旋管35、回流管36。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4]参见图1、图2,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焦炉煤气甲烷化高效冷却装置,包括净化机构、支撑机构、冷却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净化机构正下方,所述冷却机构一端设置于净化机构内部,所述冷却机构另一端设置于支撑机构上,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固定箱11、净化管12,所述固定箱11为水平设置的刚性密封空心箱体,且在固定箱11底部设置有集液槽111,以汇集固定箱11内部雾化后聚集的冷却液、回流管36中的冷却液,所述集液槽111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以使集液槽111中汇集的冷却液流入至其正下方的储液箱31中,所述净化管12沿长度方向设置于固定箱11内部,为刚性、易导热、耐腐蚀管体,所述净化管12入口端与外部甲烷化产品气管道连接,所述净化管12出口端与外部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底板23,所述第一支架21底部、第二支架22底部设置于底板23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架21顶部、第二支架22顶部设置于固定箱11底部,所述第一支架21与第二支架22在底板23上相对设置,为矩形刚性板体,以支撑固定箱11位于预设位置,所述底板23呈水平设置,为矩形刚性板体,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储液箱31、冷凝器32、循环泵33、导液管34、螺旋管35、回流管36,所述储液箱31为顶端敞口的刚性矩形箱体,所述储液箱31顶部与集液槽111底部连通,以回收集液槽111中汇集的冷却液,该冷却液中富含较多热量,所述储液箱31底部设置于底板23上表面,所述冷凝器32入口端与储液箱31出口端连接,以对储液箱31中回收的冷却液进行降温,确保冷却液满足螺旋管35入口端温度要求,所述循环泵33入口端与冷凝器32出口端连接,所述导液管34入口端与循环泵33出口端连接,所述导液管34出口端穿过固定箱11并与螺旋管35入口端连接,以将降温后的冷却液输送至螺旋管35中,所述螺旋管35沿长度方向环绕设置于净化管12外壁上,且在螺旋管35管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喷雾孔,以在净化管12外壁周围形成均匀的雾化冷却液,该冷却液温度较低,雾化后的冷却液与净化管12外壁接触面大,以快速、高效降低净化管12中产品气的温度,所述回流管36入口端与螺旋管35出口端连接,所述回流管36出口端设置于集液槽111中,以将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输送至储液箱31中,储液箱31中的冷却液再通过冷凝器32、循环泵33、导液管34输送至螺旋管35中,以持续对净化管12中的产品气进行冷却。
[0015]具体的,所述冷却液为冷媒介质或水。
[0016]具体的,所述导液管34、螺旋管35、回流管36为柔性复合管体,由碳纤维、钢丝绳、
芳纶、涤纶制备而成,具有使用寿命长,耐腐蚀等优点。
[0017]本方案在固定箱11中的净化管12外壁上环绕设置有螺旋管35,所述螺旋管35中通入冷却液,以在净化管12外壁周围形成均匀的雾化冷却液,以降低净化管12中产品气的温度,雾化后聚集的冷却液、回流管36中的冷却液富含较多热量,通过集液槽111流入至储液箱31中,通过冷凝器32对储液箱31中回收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再通过循环泵33、导液管34将降温后的冷却液输送至螺旋管35中,从而实现对净化管12中产品气的快速、高效冷却,且冷却液在冷却过程中可回收及再利用,大幅降低产品气冷却工序的运行成本;本方案在净化管12中还交替设置有若干第一净化层121、第二净化层122,以吸附产品气中存在的微小颗粒物、异味,脱除产品气中存在的微量硫化氢、氰化氢等酸性气体,大幅提高产品气质量。
[0018]进一步,所述集液槽111为刚性锥形槽体或梯形槽体,所述集液槽111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煤气甲烷化高效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机构、支撑机构、冷却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净化机构正下方,所述冷却机构一端设置于净化机构内部,所述冷却机构另一端设置于支撑机构上,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固定箱、净化管,所述固定箱为水平设置的密封空心箱体,且在固定箱底部设置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净化管沿长度方向设置于固定箱内部,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底板,所述第一支架底部、第二支架底部设置于底板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架顶部、第二支架顶部设置于固定箱底部,所述底板呈水平设置,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储液箱、冷凝器、循环泵、导液管、螺旋管、回流管,所述储液箱顶部与集液槽底部连通,所述储液箱底部设置于底板上表面,所述冷凝器入口端与储液箱出口端连接,所述循环泵入口端与冷凝器出口端连接,所述导液管入口端与循环泵出口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昆牛永祥杨立兵简学功樊建军马建华贾斌薛文国
申请(专利权)人:平罗县阳光焦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