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晃动的差速器壳体加工用限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310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晃动的差速器壳体加工用限位工装,包括工装本体、液体缸、导套、活动板和报警器,所述工装本体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液体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杆,且主动杆的左侧顶端连接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的中部与固定架的左端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设置有拉杆,所述导套设置在固定架的内侧,所述拉杆的左侧连接有筒套,所述活动板设置在夹爪的内侧,所述活动板的外侧设置有挤压架,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挤压架的顶端。该防晃动的差速器壳体加工用限位工装,便于将差速器壳体进行限位和固定,便于差速器壳体的位置定位,避免在加工时出现晃动,且设置了差速器壳体保护功能,提高成品率。

A kind of limit fixture for anti shaking differential case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晃动的差速器壳体加工用限位工装
本技术涉及差速器
,具体为一种防晃动的差速器壳体加工用限位工装。
技术介绍
差速器的主要作用是将左右两侧的零件进行不同速度的转动,从而降低零件之间的磨损,便于设备的长久使用,在差速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放置在工装上进行加工,在工装上安装限位装置,能够提高产品的加工合格率。目前的差速器壳体加工用限位工装,在使用时,不便将差速器壳体进行位置限位,且在限位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晃动导致加工不精准,且在加工的过程中,缺少对差速器壳体进行保护的限位装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晃动的差速器壳体加工用限位工装,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晃动的差速器壳体加工用限位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的差速器壳体加工用限位工装,在使用时,不便将差速器壳体进行位置限位,且在限位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晃动导致加工不精准,且在加工的过程中,缺少对差速器壳体进行保护的限位装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晃动的差速器壳体加工用限位工装,包括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晃动的差速器壳体加工用限位工装,包括工装本体(1)、液体缸(3)、导套(10)、活动板(13)和报警器(18),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架(2),且固定架(2)的右侧安装连接有液体缸(3),所述液体缸(3)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杆(4),且主动杆(4)的左侧顶端连接有从动杆(5),所述从动杆(5)的中部与固定架(2)的左端连接,且从动杆(5)的内侧设置有辅助杆(6),并且从动杆(5)与辅助杆(6)的左端均连接有夹爪(7),所述固定架(2)的内侧设置有拉杆(9),且拉杆(9)的右侧与液体缸(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导套(10)设置在固定架(2)的内侧,且导套(10)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晃动的差速器壳体加工用限位工装,包括工装本体(1)、液体缸(3)、导套(10)、活动板(13)和报警器(18),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架(2),且固定架(2)的右侧安装连接有液体缸(3),所述液体缸(3)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杆(4),且主动杆(4)的左侧顶端连接有从动杆(5),所述从动杆(5)的中部与固定架(2)的左端连接,且从动杆(5)的内侧设置有辅助杆(6),并且从动杆(5)与辅助杆(6)的左端均连接有夹爪(7),所述固定架(2)的内侧设置有拉杆(9),且拉杆(9)的右侧与液体缸(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导套(10)设置在固定架(2)的内侧,且导套(10)内部设置有拉杆(9),所述拉杆(9)的左侧连接有筒套(11),且拉杆(9)与筒套(1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弹簧(12),并且拉杆(9)的左方设置有挡板(8),所述活动板(13)设置在夹爪(7)的内侧,且活动板(13)位于工装本体(1)的内部,所述活动板(13)的外侧设置有挤压架(15),且挤压架(15)的底部开设有槽孔(16),并且挤压架(15)通过槽孔(16)与支撑杆(14)连接,所述报警器(18)设置在挤压架(15)的顶端,且挤压架(15)的底端连接有第二弹簧(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光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璧山区鑫科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