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偏置器的封闭行星传动轮边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239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偏置器的封闭行星传动轮边减速器,包括驱动装置、行星减速机,所述驱动装置与行星减速机之间设置一偏置器,所述偏置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与行星减速机对接固定,所述箱体的另外一端与驱动装置对接固定,所述箱体内通过轴承支承第一支承轴、第二支承轴,所述第二支承轴相对第一支承轴的轴心线偏心设置,所述第一支承轴上设置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二支承轴上设置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支承轴的一端的输出轴头伸出箱体并与行星减速机的输入端周向固定,所述第一支承轴的一端设置供驱动装置的轴头伸入并周向固定的连接孔。

Closed planetary gear reducer with offs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偏置器的封闭行星传动轮边减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具体涉及带偏置器的封闭行星传动轮边减速器。
技术介绍
常规工程机械的轮边行星减速机减速通常由电动机的轴头伸入轮边行星减速机内并直接与动机输入端动力连接,电动机动力通过行星减速机减速后,由输出端大齿圈与轮胎连接输出扭矩,采用这种结构,路面离轮胎的中心距离小,轮胎通过土石稀泥路时,驱动减速机及电动机可能会让稀泥水包裹,同时会与地面的土石撞击,从而使其散热性、通过性不好,严重影响其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偏置器的封闭行星传动轮边减速器,它提高了驱动装置的离地间隙,改善了其通过性能,防止驱动装置与土石的严重撞击,避免了驱动装置因离地面距离低被泥水包裹,从而改善了其通过性、散热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带偏置器的封闭行星传动轮边减速器,包括驱动装置、行星减速机,所述驱动装置与行星减速机之间设置一偏置器,所述偏置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与行星减速机对接固定,所述箱体的另外一端与驱动装置对接固定,所述箱体内通过轴承支承第一支承轴、第二支承轴,所述第二支承轴相对第一支承轴的轴心线偏心设置,所述第一支承轴上设置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二支承轴上设置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支承轴的一端的输出轴头伸出箱体并与行星减速机的输入端周向固定,所述箱体上设置供驱动装置轴头的伸入的过孔,所述驱动装置轴头的伸入箱体部分与所述第一支承轴的一端周向固定。行星减速机包括端盖、小齿圈、大齿圈、座体围成一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开口端内通过轴承支承一输入端壳,所述壳体与输入端壳的对接面通过浮动油封进行密封,所述输入端壳的中心孔支承一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端与第二支承轴的输出轴头周向固定,所述连接套的另外一端周向固定一中心齿轮轴,所述中心齿轮轴的另外一延伸端支承在端盖上,壳体内从端盖端依次设置第一行星轮系、第二行星轮系、第三行星轮系、第四行星轮系,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包括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齿轮、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二行星轮系包括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齿轮、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三行星轮系包括第三行星架、第三行星齿轮、第三太阳轮,所述第四行星轮系包括第四行星架、第四行星齿轮、第四太阳轮,所述中心齿轮轴依次穿过第一行星轮系、第二行星轮系、第三行星轮系、第四行星轮系的中心,所述中心齿轮轴靠近端盖的端头固定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一行星轮系的第一行星架中心与第二行星轮系的第二太阳轮周向固定,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第二行星齿轮分别与小齿圈啮合,所述第二行星架与第三太阳轮周向固定,第三行星架与第四太阳轮周向固定,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第四行星齿轮与大齿圈啮合,所述第四行星架与输入端壳中心孔周向固定。所述输入端壳通过一对背对组合的圆柱滚子轴承支承在座体内孔内。所述端盖、小齿圈、大齿圈、座体两两之间通过止口定位并通过轴向布置的连接螺栓连接成整体结构。所述箱体内通过滚动轴承支承第一支承轴、第二支承轴,所述第一支承轴与第二支承轴平行设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轴头的轴心线与第一支承轴的轴心线共线。所述箱体的一端通过止口与行星减速机端面定位并通过螺栓紧固对接固定,所述箱体的另外一端通过止口与驱动装置端面定位并通过螺栓紧固,所述箱体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箱板、第二箱板,第三箱板,所述第一箱板与第二箱板之间连接第一安装筒体,所述第二箱板与第三箱板之间连接第二安装筒体,所述第三箱板的端面设置连接用于与驱动装置连接的连接法兰。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为直齿圆柱齿轮。采用上述方案,有益效果如下,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入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将动力传递给啮合的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将动力传递给第二支承轴,第二支承轴将动力传递给行星减速机,动力经偏置器、多个行星减轮系减速后,由大齿圈、座体与轮胎连接输出扭矩。由于将驱动减速机与驱动装置之间布置偏置器,采用上述技术,它结构简单、便于拆卸维护,加大了驱动装置离路面轮胎的中心距离,改善了其通过性能,防止驱动装置与土石的严重撞击,避免了驱动装置因离地面距离低被泥水包裹,从而改善了其通过性、散热性。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偏置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为小齿圈,2为第一安装筒体,3为第二支承轴,4为第一从动齿轮,5为第二箱板,7为第一主动齿轮,8为第一支承轴,9为第一箱板,10为第三箱板,11为中心齿轮轴,14为端盖,10a为连接套,2a为大齿圈,3a为输出轴头,6a为座体,7a为输入端壳,8a为连接孔,a为驱动装置,a11为第一行星架,a12为第一行星齿轮,a13为第一太阳轮,a21为第二行星架,a22为第二行星齿轮,a23为第二太阳轮,a31为第三行星架,a32为第三行星齿轮,a33为第三太阳轮,a41为第四行星架,a42为第四行星齿轮,a43为第四太阳轮,b为行星减速机,c为偏置器,D为止口,E为连接法兰,h为浮动油封,15为第二安装筒体。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参见图1至图2,带偏置器的封闭行星传动轮边减速器的一种实施例,带偏置器的封闭行星传动轮边减速器包括驱动装置a、行星减速机b,所述驱动装置a与行星减速机b之间设置一偏置器c,所述驱动装置a可为电机、液压马达或内燃机等动力机器。所述偏置器c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通过止口D与行星减速机b端面定位并通过螺栓紧固对接固定,所述箱体的另外一端通过止口D与驱动装置a端面定位并通过螺栓紧固。所述箱体可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箱板9、第二箱板5,第三箱板10,所述第一箱板9与第二箱板5之间连接第一安装筒体2,所述第二箱板5与第三箱板之间连接第二安装筒体,其中第一安装筒体2、第一箱板9、第二箱板5整体成型或者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安装筒体15、第一安装筒体2、第一箱板9、第二箱板5也可整体成型或者焊接固定,所第三箱板10通过螺栓与第二安装筒体15固定连接,方便支承轴和齿轮安装,所述箱体上设置供驱动装置轴头的伸入的过孔,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箱板10的过孔端面设置连接用于与驱动装置a连接的连接法兰E,该连接法兰E设置凹止口与驱动装置a端面的凸止口定位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箱体的一端与行星减速机b对接固定,所述箱体的该对接端设置凸止口与行星减速机b端面定位并通过螺栓紧固。所述箱体内通过轴承支承第一支承轴8、第二支承轴3,所述第二支承轴3相对第一支承轴8的轴心线偏心设置,所述第二支承轴3的离地间隙第一于第一支承轴8的输入端离地间隙,第一驱动齿轮或第二齿轮可为锥齿轮或者圆柱齿轮,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内通过滚动轴承支承第一支承轴8、第二支承轴3,所述第一支承轴8与第二支承轴3平行设置,所述驱动装置a的轴头的轴心线与第一支承轴8的轴心线共线,所述第一主动齿轮7、第一从动齿轮4为直齿圆柱齿轮。所述第一支承轴8上设置第一主动齿轮7,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偏置器的封闭行星传动轮边减速器,包括驱动装置(a)、行星减速机(b),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a)与行星减速机(b)之间设置一偏置器(c),所述偏置器(c)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与行星减速机(b)对接固定,所述箱体的另外一端与驱动装置(a)对接固定,所述箱体内通过轴承支承第一支承轴(8)、第二支承轴(3),所述第二支承轴(3)相对第一支承轴(8)的轴心线偏心设置,所述第一支承轴(8)上设置第一主动齿轮(7),所述第二支承轴(3)上设置第一从动齿轮(4),所述第一主动齿轮(7)与第一从动齿轮(4)啮合,所述第二支承轴(3)的一端的输出轴头(3a)伸出箱体并与行星减速机(b)的输入端周向固定,所述箱体上设置供驱动装置的轴头伸入的过孔,所述驱动装置的轴头的伸入箱体部分与所述第一支承轴的一端周向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偏置器的封闭行星传动轮边减速器,包括驱动装置(a)、行星减速机(b),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a)与行星减速机(b)之间设置一偏置器(c),所述偏置器(c)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与行星减速机(b)对接固定,所述箱体的另外一端与驱动装置(a)对接固定,所述箱体内通过轴承支承第一支承轴(8)、第二支承轴(3),所述第二支承轴(3)相对第一支承轴(8)的轴心线偏心设置,所述第一支承轴(8)上设置第一主动齿轮(7),所述第二支承轴(3)上设置第一从动齿轮(4),所述第一主动齿轮(7)与第一从动齿轮(4)啮合,所述第二支承轴(3)的一端的输出轴头(3a)伸出箱体并与行星减速机(b)的输入端周向固定,所述箱体上设置供驱动装置的轴头伸入的过孔,所述驱动装置的轴头的伸入箱体部分与所述第一支承轴的一端周向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偏置器的封闭行星传动轮边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减速机(b)包括端盖(14)、小齿圈(1)、大齿圈(2a)、座体(6a)围成一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开口端内通过轴承支承一输入端壳(7a),所述壳体与输入端壳(7a)的对接面通过浮动油封(h)进行密封,所述输入端壳(7a)的中心孔支承一连接套(10a),所述连接套(10a)的一端与第二支承轴(3)的输出轴头(3a)周向固定,所述连接套(10a)的另外一端周向固定一中心齿轮轴(11),所述中心齿轮轴(11)的另外一延伸端支承在端盖(14)上,壳体内从端盖(14)端依次设置第一行星轮系、第二行星轮系、第三行星轮系、第四行星轮系,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包括第一行星架(a11)、第一行星齿轮(a12)、第一太阳轮(a13),所述第二行星轮系包括第二行星架(a21)、第二行星齿轮(a22)、第二太阳轮(a23),所述第三行星轮系包括第三行星架(a31)、第三行星齿轮(a32)、第三太阳轮(a33),所述第四行星轮系包括第四行星架(a41)、第四行星齿轮(a42)、第四太阳轮(a43),所述中心齿轮轴(11)依次穿过第一行星轮系、第二行星轮系、第三行星轮系、第四行星轮系的中心,所述中心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玉海龙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邦立减速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