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减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这样的减振装置,其设置在发动机输出轴与变速器的输入轴之间。减振装置例如具有分别与输出轴及输入轴连接的两个旋转体、以及设置在该两个旋转体之间的螺旋弹簧和推力部件。这种减振装置通过螺旋弹簧和推力部件使从发动机输入的旋转波动衰减。两个旋转体中的一个例如具有在输出轴和输入轴的轴向上排列的两个板部件。两个旋转体中的另一个配置在该两个板部件之间,并能够相对于两个板部件旋转。两个板部件通过如销那样的连结部件相互连结,以使其能够一体地旋转(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7872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现有的结构中,例如销通过如铆接那样的发生变形的加工,固定于两个板部件。在通过铆接进行销的安装时,如果销的用于支承板部件的部分因铆接的压力而发生变形,则两个板部件的姿态或形状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本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连结部件发生不应有的变形的减振装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减振装置,作为一个示例,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旋转体,其能够绕旋转中心旋转;/n第二旋转体,其具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配置成在所述旋转中心的轴向上与所述第一部件分离,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部件一体地绕所述旋转中心旋转;/n弹性体,其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体与所述第二旋转体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旋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体绕所述旋转中心的旋转而被弹性压缩;以及/n连结部件,其将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连结,并具有:限制部,其位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并限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相互接近;第一固定部,其从所述限制部沿所述旋转中心的轴向突出,并且穿过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27 JP 2017-0353761.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旋转体,其能够绕旋转中心旋转;
第二旋转体,其具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配置成在所述旋转中心的轴向上与所述第一部件分离,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部件一体地绕所述旋转中心旋转;
弹性体,其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体与所述第二旋转体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旋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体绕所述旋转中心的旋转而被弹性压缩;以及
连结部件,其将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连结,并具有:限制部,其位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并限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相互接近;第一固定部,其从所述限制部沿所述旋转中心的轴向突出,并且穿过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孔而固定于所述第一部件;第二固定部,其从所述限制部沿所述旋转中心的轴向突出,并且穿过设置于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孔而固定于所述第二部件;以及第一凸出部,其从所述限制部沿与所述旋转中心的轴向交叉的第一方向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出部在所述旋转中心的轴向上的长度,比其在与所述旋转中心的轴向正交且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的长度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件设置有凹陷部,其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的相反侧,并沿所述第一凸出部延伸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旋转中心的轴向正交且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凸出部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端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具有朝向与所述旋转中心的轴向交叉的方向的周面,
所述第一凸出部从所述周面突出,并具有在所述旋转中心的轴向上与所述周面的一方边缘分离的第一端部、以及在所述旋转中心的轴向上与所述周面的另一方边缘分离的第二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芋生贤一,德森慎平,佐伯智洋,成濑匡由,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