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双点火汽缸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999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08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双点火汽缸头,包括汽缸头本体,在汽缸头本体燃烧室的右侧螺接有火花塞,在汽缸头本体燃烧室的左侧对称地螺接有放电电极。所述放电电极包括与汽缸头本体螺接的接地电极和贯穿接地电极内部的高压电极,在接地电极与高压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体;所述高压电极位于汽缸头本体燃烧室内的一端与接地电极的接地极柱保留有放电间隙,另一端伸出接地电极、且在端部设有球状导电极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汽缸头本体上设置放电电极,并通过放电电极与导电电极电性连接,实现发动机的双点火,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热效率,并降低了排气污染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现有单点火汽缸头的改动小、成本低,易于实现。

A double ignition cylinder head of motorcycle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双点火汽缸头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发动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双点火汽缸头。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发动机燃烧室的双火花塞点火具有很大的优势,双点火可以大幅降低火焰的传播速度,燃烧室内的燃油混合气也可以得到完全燃烧,因此热效率较高,排气污染物也较小。但是受限于汽缸头的功能结构,双火花塞点火的汽缸头很难实施。传统气缸头的燃烧室结构紧凑,前后为进、排气门,左侧是配气腔,右侧是火花塞。第二个火花塞只能设置在燃烧室的左侧,但是,第二个火花塞如果设置在燃烧室的左侧,传统的火花塞不可避免的与配气腔干涉。如果是链条配气的发动机,传统的火花塞会与配气腔的链轮干涉;如果是顶杆配气的发动机,传统的火花塞会与配气腔的顶杆干涉。基于此种原因,长时间以来,摩托车发动机多为单火花塞点火,摩托车发动机的热效率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排气污染物也得不到很好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双点火汽缸头,其目的在于:实现发动机的双点火,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并降低排气污染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双点火汽缸头,包括汽缸头本体(1),在汽缸头本体(1)燃烧室的右侧螺接有火花塞,其特征是:在汽缸头本体(1)燃烧室的左侧对称地螺接有放电电极(2);/n所述放电电极(2)包括与汽缸头本体(1)螺接的接地电极(2.1)和贯穿接地电极(2.1)内部的高压电极(2.2),在接地电极(2.1)与高压电极(2.2)之间设置有绝缘体(2.3);所述高压电极(2.2)位于汽缸头本体(1)燃烧室内的一端与接地电极(2.1)的接地极柱保留有放电间隙,另一端伸出接地电极(2.1)、且在端部设有球状导电极柱(2.21);/n所述汽缸头本体(1)还设置有导电电极(3),所述导电电极(3)包括与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双点火汽缸头,包括汽缸头本体(1),在汽缸头本体(1)燃烧室的右侧螺接有火花塞,其特征是:在汽缸头本体(1)燃烧室的左侧对称地螺接有放电电极(2);
所述放电电极(2)包括与汽缸头本体(1)螺接的接地电极(2.1)和贯穿接地电极(2.1)内部的高压电极(2.2),在接地电极(2.1)与高压电极(2.2)之间设置有绝缘体(2.3);所述高压电极(2.2)位于汽缸头本体(1)燃烧室内的一端与接地电极(2.1)的接地极柱保留有放电间隙,另一端伸出接地电极(2.1)、且在端部设有球状导电极柱(2.21);
所述汽缸头本体(1)还设置有导电电极(3),所述导电电极(3)包括与汽缸头本体(1)螺接的绝缘电极套(3.1),在绝缘电极套(3.1)内贯穿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奇弓普亮段靖卫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大志三轮摩托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