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大型冲压件拉延模具研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465908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大型冲压件研配领域。一种汽车大型冲压件拉延模具研配的方法,对拉延模具进行研配,所述拉延模具具有上模、压边圈和下模,在所述上模与所述压边圈研配过程中使用调压垫,包括步骤:S1、上模与压边圈进行研配;S3、所述上模将所述压边圈压到底,再与所述下模进行研配。本方法使用模具自有的调压垫和行程限位块作为模具研配垫块,并通过调整第一垫块的厚度,调整上模与压边圈、上模与下模之间间隙,达到快速、精确研配的目的,消除不同压机平衡度差异的影响,降低模具研配与调试周期,提高汽车大型冲压件拉延模生产稳定性。

A research and matching method of drawing die for automobile large stamping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大型冲压件拉延模具研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大型冲压件研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大型冲压件拉延模具研配方法。
技术介绍
研配是提高冲压零件外观和精度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钳工手工打磨、推光,使凸凹模间隙均匀,确保冲压零件精度和稳定性。模具的研配又分为两个阶段:1、在模具厂完成研配;2、模具运送至汽车主机厂再次研配。模具厂与汽车主机厂分别研配时压机的状态,是影响研配、调试周期的关键因素。传统方法进行研配,是在模具完成研配后,安装垫块和垫片。由于压机的滑块不是完全水平的,会存在一定的倾斜,虽然这种倾斜很微小,但是对模具研配影响极大。使用传统方法研配时,会将模具厂压机滑块细微倾斜带入研配中。研配好的模具运输至汽车主机厂后,由于压机滑块状态与模具厂压机的差异,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重新研配,延长了模具调试周期。专利号为ZL201810466293.0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具研配压料面设计的方法,通过冲压仿真计算获得坯料在压料面上流动时厚度的变化情况及最终压料面上坯料的厚度分布情况,将压料面分为动态流动区和静态停留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大型冲压件拉延模具研配的方法,对拉延模具进行研配,所述拉延模具具有上模、压边圈和下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与所述压边圈研配过程中使用调压垫,包括步骤:/nS1、在所述压边圈上安装调压垫,模具上机,在所述压边圈上放置第一料片,进行首次冲压,确认上模与压边圈间隙;使所述上模与所述压边圈之间的间隙达标,则使用油石推光所述上模基准面;/nS2、在所述调压垫与所述压边圈之间装设第一垫片,在所述压边圈上放置第二料片,对第二料片正反面刷配色,模具再次上机,模拟生产状态再次冲压,通过对所述压边圈和所述第一垫片进行精研使着色达标后,使用油石推光所述压边圈相对于所述上模的面,在所述调压垫与压边圈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大型冲压件拉延模具研配的方法,对拉延模具进行研配,所述拉延模具具有上模、压边圈和下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模与所述压边圈研配过程中使用调压垫,包括步骤:
S1、在所述压边圈上安装调压垫,模具上机,在所述压边圈上放置第一料片,进行首次冲压,确认上模与压边圈间隙;使所述上模与所述压边圈之间的间隙达标,则使用油石推光所述上模基准面;
S2、在所述调压垫与所述压边圈之间装设第一垫片,在所述压边圈上放置第二料片,对第二料片正反面刷配色,模具再次上机,模拟生产状态再次冲压,通过对所述压边圈和所述第一垫片进行精研使着色达标后,使用油石推光所述压边圈相对于所述上模的面,在所述调压垫与压边圈之间装设第二垫片;
S3、所述上模将所述压边圈压到底,再与所述下模进行研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大型冲压件研配拉延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具体包括:
S11、在所述压边圈上装设所述调压垫,模具上机,安装第一料片,对所述第一料片正反面刷配色,首次冲压,确认上模与压边圈之间的间隙是否达标,若是,则执行步骤S12;若否,则执行步骤S13;
S12、上模与压边圈间隙达标,使用油石推光上模基准面;
S13、调整所述拉延模具的基础设备参数,执行步骤S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大型冲压件研配拉延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具体包括:
S21、安装调压垫,在所述调压垫和所述压边圈之间加入第一垫片,对所述第二料片正反面刷配色,模具再次上机,模拟生产状态冲压一次;
S22、判断所述上模和所述压边圈的着色是否达标,若是,则执行步骤S23;若否,则对压边圈进行精研,然后执行步骤S21;
S23、着色情况达标,使用油石推光所述压边圈的表面,在所述调压垫与压边圈之间增加第二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大型冲压件研配拉延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研配过程中使用行程限位块,具体包括:
S31、为所述下模安装所述行程限位块,在所述行程限位块与所述下模之间放置第三垫片;
S32、模具上机,将所述行程限位块表面刷配色,以模拟生产状态冲压一次,确认所述行程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碧媛刘万忠黄纬东周煜刘雯柯汤林鋆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