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开舱驱动机构限位装置,其包括: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具有一限位本体,自限位本体向外延伸有第一挂钩部和第二挂钩部以形成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第一挂钩部和第二挂钩部之间具有用于驱动机构穿过的活动空间;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设置在固定结构上,用于支撑限位结构。本申请的开舱驱动机构限位装置可以使开舱驱动机构在使用爆炸燃气等高冲击性工作介质作为应急解锁的驱动机构工作介质时,可以避免对周边结构和正常操纵驱动机构的结构强度、刚度及制造精度等条件提出过高要求,还也可以避免应急解锁驱动机构活塞杆分离后,正常操纵驱动机构失去连接支撑后随飞行器的运动而造成的甩打现象,保证周边设备和结构的安全性。
A limiting device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for opening cab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舱驱动机构限位装置及开舱驱动机构
本申请属于飞机舱门
,特别涉及一种开舱驱动机构限位装置及开舱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使用两件采用不同工作介质的开舱驱动机构分别实现正常操纵驱动和应急解锁驱动是飞行器舱门驱动的常见形式之一。舱门正常操纵驱动是以满足人员和设备进出舱室为目的,驱动速度和驱动力的性能要求相对较低;而应急解锁驱动则需要在一定的流场条件下,或在舱门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夹持和变形条件下,解除舱门锁定以提供开启舱门为前提条件,对驱动速度和驱动力的性能要求相对较高。如图1所示,现有开舱驱动机构的使用形式是将两件分别实现正常操纵驱动的第一驱动机构1和应急解锁驱动的第二驱动机构2直接对接安装。第一驱动机构1与固定结构上的支架3铰接,第二驱动机构2固定在舱门结构4上,并通过舱门结构4上的滚轮41连接至导向机构5的导向槽51上,第二驱动机构2的活塞杆与壳体之间有定力剪切部件,定力剪切部件平时将活塞杆与壳体连成整体,在工作时剪断使两者分离。两开舱驱动机构之间在端部铰接。如图2和图3所示,在正常操纵驱动模式下,第二驱动机构2不工作,只相当于整体舱门结构4上的一个固定结构件,仅起到舱门结构4与第一驱动机构1之间的连接接口作用。随着第一驱动机构1的活塞杆(或丝杠等直线行程输出装置)伸出驱动,应急解锁驱动的第二驱动机构2与舱门结构4一同动作。如图4所示,在应急解锁驱动模式下,正常操纵驱动的第一驱动机构1不工作,应急解锁驱动的第二驱动机构2的定力剪切部件被剪断后,活塞杆从壳体中伸出,伸出过程中活塞杆以第一驱动机构1为结构撑杆处于不动的状态,壳体通过连接在一起的导向机构5带动舱门结构4平移运动,在活塞杆行程终了与壳体分离时,舱门结构4平移运动也达到解锁位置。然而,现有开舱驱动机构的使用形式虽然简单,但是存在以下问题:a)限制了用于应急解锁的第二驱动机构2工作介质的选择,在使用爆炸燃气等高冲击性工作介质时,对固定结构和舱门结构4等设备周边结构环境的刚度条件要求较高,不适合在轻型机架上使用;b)对用于正常操纵驱动的第一驱动机构1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要求较高,导致整体重量较大;c)限制了长度较大和活塞杆轴向活动间隙较大的第一驱动机构1的使用;d)在第二驱动机构2的活塞杆行程终了与壳体分离后,第一驱动机构1失去连接支撑,其下端继续与固定结构的支架3连接,但是随固定结构所在的飞行器的运动,另一端可以形成甩打造成周边设备和结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开舱驱动机构限位装置及开舱驱动机构,以解决上述任一问题。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舱驱动机构限位装置,其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具有一限位本体,自所述限位本体向外延伸有第一挂钩部和第二挂钩部以形成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挂钩部和第二挂钩部之间具有用于驱动机构穿过的活动空间;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固定结构上,用于支撑所述限位结构。在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挂钩部与第二挂钩部以限位本体的中轴线对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结构和支撑结构上设有多个减重孔或减重槽。在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结构和支撑结构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舱驱动机构,其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开舱驱动机构限位装置;用于正常操作驱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应急解锁驱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一驱动机构通过连接件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轴、锁紧螺母以及滚轮,所述连接轴和锁紧螺母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连接,且所述连接轴具有凸出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或第二驱动机构的凸出部分,所述凸出部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内,使得所述凸出部分内安装的所述滚轮落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内。在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的宽度大于所述凸出部分的宽度。在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滚轮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或第二驱动机构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调节垫片。在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活塞式驱动装置或丝杠式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活塞式驱动装置或丝杠式驱动装置。在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具有单耳,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具有双耳,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单双连接。在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具有双耳,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具有单耳,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单双连接。本申请的开舱驱动机构限位装置可以使开舱驱动机构在使用爆炸燃气等高冲击性工作介质作为应急解锁的驱动机构工作介质时,在不影响实现操纵功能的前提下,一方面可以避免对周边结构和正常操纵驱动机构的结构强度、刚度及制造精度等条件提出过高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应急解锁驱动机构活塞杆分离后,正常操纵驱动机构失去连接支撑后随飞行器的运动而造成的甩打现象,保证周边设备和结构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图1是现有技术中两开舱驱动机构连接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正常操纵的驱动机构提供解锁行程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正常操纵的驱动机构解锁后舱门折翻形式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中应急解锁的驱动机构提供解锁行程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中开舱驱动机构限位装置的使用形式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中限位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中驱动机构与限位装置之间的连接形式示意图。图8是具有本申请的限位装置下正常操纵的驱动机构提供解锁行程示意图。图9是具有本申请的有限位装置下正常操纵的驱动机构解锁后舱门折翻形式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驱动机构2-第二驱动机构3-支架4-舱门结构,41-滚轮5-导向机构,51-导向槽6-限位结构,61-限位本体,62-第一挂钩部,63-第二挂钩部,64-第一容纳空间,65-第二容纳空间,66-活动空间7-支撑结构8-连接件,81-连接轴,82-锁紧螺母,83-滚轮,84-调节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指出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开舱驱动机构限位装置及应用所述限位装置的开舱限位驱动机构,使得开舱驱动机构在使用爆炸燃气等高冲击性工作介质作为应急解锁驱动机构的工作介质时,在不影响操纵功能的前提下,一方面避免对周边结构环境和正常操纵驱动机构的结构强度、刚度及制造精度等条件提出过高要求,另一方面避免应急解锁驱动机构活塞杆分离后,正常操纵驱动机构失去连接支撑后随飞行器的运动而造成的甩打现象,保证周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舱驱动机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n限位结构(6),所述限位结构(6)具有一限位本体(61),自所述限位本体(61)向外延伸有第一挂钩部(62)和第二挂钩部(63)以形成第一容纳空间(64)和第二容纳空间(65),所述第一挂钩部(62)和第二挂钩部(63)之间具有用于驱动机构穿过的活动空间(66);/n支撑结构(7),所述支撑结构(7)设置在固定结构上,用于支撑所述限位结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舱驱动机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
限位结构(6),所述限位结构(6)具有一限位本体(61),自所述限位本体(61)向外延伸有第一挂钩部(62)和第二挂钩部(63)以形成第一容纳空间(64)和第二容纳空间(65),所述第一挂钩部(62)和第二挂钩部(63)之间具有用于驱动机构穿过的活动空间(66);
支撑结构(7),所述支撑结构(7)设置在固定结构上,用于支撑所述限位结构(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舱驱动机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钩部(62)与第二挂钩部(63)以限位本体(61)的中轴线对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舱驱动机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6)和支撑结构(7)上设有多个减重孔或减重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舱驱动机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6)和支撑结构(7)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5.一种开舱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舱驱动机构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开舱驱动机构限位装置;
用于正常操作驱动的第一驱动机构(1);
用于应急解锁驱动的第二驱动机构(2),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与第一驱动机构(1)通过连接件(8)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件(8)包括连接轴(81)、锁紧螺母(82)以及滚轮(83),所述连接轴(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亮,崔文博,莫明珠,赵钢,范瑞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