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用冷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416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集装箱用冷冻装置,安装到集装箱的一侧,具有发动机和发动机冷却用的风扇; 其特征在于:在围住该风扇并与外气接触的多个壁面形成用于将外气导入至该风扇的多个通气孔。(*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自由装拆地安装于集装箱前后一侧的冷冻装置,特别是涉及用于确保相对外部的内部设备的通气并使处理容易的该冷冻装置的构造、由该冷冻装置形成的有效的冷气通道的构造、及该冷冻装置的紧凑化。如附图说明图18、图19(a)、图20(a)所示那样,当以纵列装入集装箱100时,在邻接的集装箱间即前方的集装箱100的后部门侧与后方的集装箱的冷冻装置的端侧之间确保约150mm的狭小的间隙L1。在从操作和通气的角度考虑可容易地通过端侧从外部进行处理地配置很多内部装置的现有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状况下,该冷冻集装箱的纵列配置成为引起后述第1、第2、第3的问题的原因。关于现有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第1问题,说明图18所示现有集装箱用冷冻装置110。冷冻装置110配置到集装箱100的前部,其前面成为集装箱100的端侧面。在冷冻装置110内形成内装发动机冷却扇171的发动机冷却扇室164。发动机冷却扇171从形成于冷冻装置110前面的通气孔141吸引外气,输送用于冷却配置于冷冻装置110内的带发电机的发动机和其它装置的空气。图18还示出形成于冷冻装置110内的冷凝器室163,在冷冻装置110的前面形成通气孔151,为了进行配置于冷凝器室163内的冷凝器174内的冷冻剂的热交换而将外气导入至冷凝器室163。作为现有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第1问题,在如上述那样将多个集装箱100以纵列状搭载的场合,如图18所示那样,由于邻接的集装箱100相互间的间隙L1较窄,所以,外气不易通过另一集装箱100后方的集装箱100的冷冻装置110前面的通气孔141(和151)进入到发动机冷却扇室164(和冷凝器室163),向发动机发电机(和冷凝器174)的空气供给不充分。关于现有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第2个问题,如图19(a)所示那样,在配置于集装箱100的端侧的冷冻装置110内形成内装发动机燃料箱175的燃料箱室165。燃料箱175的供油盖176朝向冷冻装置110的前面,为了使得供油容易,在冷冻装置110的前面配置供油门116。作为由上述集装箱的纵列配置导致的现有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第2问题,如图19(a)所示那样,必须在供油门116打开不大的状态下将供油软管导入至集装箱100间的间隙L1,所以供油作业烦杂。在这里,可考虑将供油门116配置到冷冻装置110的左右一侧面,对应于右侧或左侧的供油门116地配置燃料箱175。另外,为了解决上述第1问题,也可考虑在冷冻装置的左右侧形成发动机冷却扇(或冷凝器)的通气孔。然而,如图19(b)所示那样,当进行定置保管时,集装箱100通常以并列状(一个的左右侧朝着另一个左右侧地)配置,在以并列状邻接的集装箱100相互间仅确保窄小的间隙L2,所以,结果发生相同的问题。关于现有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第3个问题,如图20(a)所示,在冷冻装置110内装监控装置160,该监控装置160用于进行集装箱100的货物室(以下称“室”)内的温度和其它条件的监控和设定、发动机发电机的驱动时间计划的设定等。监控装置160的监控板固定于监控室内,朝着冷冻装置110的前面。即,在具有冷冻装置110的集装箱100中,可仅在其端侧进行监控板的监控和设定的操作。作为现有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第3问题,当纵列地在货车和卡车以纵列搭载多个集装箱100时,如图20(a)所示那样,邻接的集装箱100相互的间隙L1较窄,监控装置160难以操作。在这里,可考虑朝冷冻装置110的左右一侧地将监控装置160配置到冷冻装置110内。然而,如图20(b)所示那样,当进行定置保管时,集装箱100通常(使一个的左右侧与另一个左右侧相向地)配置成并列状,在以并列状邻接的集装箱100相互之间仅确保狭窄的间隙L2,结果引起同样的问题。关于现有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第4问题,如图21所示那样,在安装于集装箱100的冷冻装置110的上部设置蒸发器,设置从左右中央朝左右向下倾斜的导风板,将来自蒸发器的冷气分配到左右。因此,在集装箱100的左右侧壁与冷冻装置110的左右侧壁之间在左右确立铅直方向的冷气通道,朝下方引导冷气。在集装箱100的底板通道128的左右中央设置风控制板124,聚集来自左右的铅直状的冷气通道的冷气,导入至集装箱100的室内。在集装箱100的端侧设置从冷冻装置110隔离集装箱100的室内的立状的隔板127,在隔板127设置左右的门127a、127b以易于扫除左右的铅直状冷气通道。作为现有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第4问题,虽然如上述那样的形状的导风板123朝左右分配冷气,通过底板通道128使冷气朝左右较宽地扩展,但到达从该左右的铅直状冷气通道离开的左右中央的风控制板124和底板通道128的冷气不足以确实地对集装箱100室内的左右中央部进行冷冻,集装箱100的室内全体的冷冻不均匀。另外,打开门127a或127b的开口空间窄,集装箱室的扫除困难。另外,冷凝水从打开门127a或127b形成的开口空间可能意外地漏到集装箱室内,弄湿集装箱内的货物。关于现有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的第5问题,由于冷冻装置内的装置搭载用空间受到限制,所以,当考虑到冷冻装置的内部装置的布局时,应考虑死空间的有效利用。特别是对于为了冷凝器的作动而设置的压缩机和冷凝装置,由于具有蓄液器和储油容器,所以冷凝装置在上下方向上伸长,而压缩机在左右方向较长,在上下方向较短,要求在冷冻装置内与冷凝器一起紧凑地配置它们。为了达到上述第1个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安装到集装箱的前后一侧;其中,具有发动机冷却扇,在围住该风扇并与外体接触的多个壁形成用于将外气导入至该风扇的多个通气孔。最好确保一方形成于前后一侧的壁、另一方形成于左右一侧的壁的至少2个通气孔,这样,不论具有冷冻装置的集装箱为纵列还是为并列,都可由另一方的通气孔补偿由一方的通气孔的通气的减少。本专利技术的第2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论具有冷冻装置的集装箱为纵列还是并列都可容易地进行其中具有的发动机燃料箱的供油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为了达到第2个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安装于集装箱的前后一侧;其中,具有发动机燃料箱,在围住燃料箱地暴露于外部的多个壁形成燃料箱供油时开放的多个门。最好确保一方形成于前后一侧的壁、另一方形成于左右一侧的壁的至少2个门,这样,不论具有冷冻装置的集装箱为纵列还是并列,都可为了供油而将一方的门打开得较大。本专利技术的第3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论具有冷冻装置的集装箱为纵列还是并列都可容易地进行其中具有的监控装置的操作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为了达到第3个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用冷冻装置为了对集装箱室内进行冷冻而安装于集装箱;其中,具有监控室,该监控室收容用于设定和显示集装箱室内的条件的监控装置和可水平自由回转地支承该监控装置的回转机构。最好该回转机构可使该监控装置朝集装箱的左右和前后移动,这样,即使纵列地或并列地配置分别安装冷冻装置的集装箱,也可从外侧操作监控装置。另外,最好在回转机构设置对该监控装置的回转进行限制的装置以使监控装置朝着规定方向,这样,容易由该回转机构对监控装置进行定位。另外,最好在该装置设置用于保持朝着决定的方向的监控装置的锁定构件,这样,即使在输送过程中、搬运过程中、或装载过程中冷冻装置和集装箱产生振动或冲击,监控装置也不意外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越胜征相泽宏文石野忠佐藤孝康
申请(专利权)人:蜻蛉工业株式会社洋马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