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T梁预应力负弯矩整束智能张拉施工台车
本技术涉及桥梁张拉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辅助T梁预应力负弯矩整束智能张拉施工台车。
技术介绍
传统T梁负弯矩张拉是由人工观测压力油表、手动控制油泵、尺量伸长量等,该施工工艺存在诸多缺陷,导致T梁张拉过程中停顿时间不充分,使得预应力筋回缩、变形等原因引起预应力损失较大,最终影响桥梁整体结构安全和耐久性。后期采用的智能单根张拉,依然存在预应力损失,效率不高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施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保证T梁负弯矩张拉施工带来的影响、且由于T梁负弯矩张拉作业槽口位于T梁翼缘板下方施工空间狭小,张拉千斤顶重量达到100kg,人工操作极其不便,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所有技术问题、并且操作便捷以提高施工效率的辅助T梁预应力负弯矩整束智能张拉施工台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操作便捷、提高施工效率的辅助T梁预应力负弯矩整束智能张拉施工台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辅助T梁预应力负弯矩整束智能张拉施工台车,包括:台车框架;集成于所述台车框架下部的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对称安装于所述台车框架下部两侧的行走机构;吊装组件,所述吊装组件下端吊装张拉千斤顶;作业平台组件,所述作业平台组件活动连接与所述台车框架的前侧,且所述作业平台组件具有能够安装所述张拉千斤顶的安装底座,张拉作业时,所述张拉千斤顶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行走机构集成有行走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T梁预应力负弯矩整束智能张拉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台车框架(1);/n集成于所述台车框架(1)下部的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对称安装于所述台车框架(1)下部两侧的行走机构(2);/n吊装组件,所述吊装组件下端吊装张拉千斤顶(7);/n作业平台组件(6),所述作业平台组件(6)活动连接与所述台车框架(1)的前侧,且所述作业平台组件(6)具有能够安装所述张拉千斤顶(7)的安装底座(601),张拉作业时,所述张拉千斤顶(7)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601)上;/n所述行走机构(2)集成有行走轮手拉葫芦(3)和行走轮(201),所述行走轮手拉葫芦(3)能够驱动所述行走轮(201)摆动;/n所述行走轮手拉葫芦(3)驱动所述行走轮(201)向下摆动时,所述行走轮(201)与基础面接触,且台车通过所述行走轮(201)移动;/n所述行走轮手拉葫芦(3)驱动所述行走轮(201)向上摆动时,所述行走轮(201)远离所述基础面,且台车框架(1)与基础面接触;/n所述作业平台组件(6)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安装底座(601)的竖直位置、以及所述作业平台组件(6)能够绕轴转动以调节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辅助T梁预应力负弯矩整束智能张拉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台车框架(1);
集成于所述台车框架(1)下部的行走组件,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对称安装于所述台车框架(1)下部两侧的行走机构(2);
吊装组件,所述吊装组件下端吊装张拉千斤顶(7);
作业平台组件(6),所述作业平台组件(6)活动连接与所述台车框架(1)的前侧,且所述作业平台组件(6)具有能够安装所述张拉千斤顶(7)的安装底座(601),张拉作业时,所述张拉千斤顶(7)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601)上;
所述行走机构(2)集成有行走轮手拉葫芦(3)和行走轮(201),所述行走轮手拉葫芦(3)能够驱动所述行走轮(201)摆动;
所述行走轮手拉葫芦(3)驱动所述行走轮(201)向下摆动时,所述行走轮(201)与基础面接触,且台车通过所述行走轮(201)移动;
所述行走轮手拉葫芦(3)驱动所述行走轮(201)向上摆动时,所述行走轮(201)远离所述基础面,且台车框架(1)与基础面接触;
所述作业平台组件(6)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安装底座(601)的竖直位置、以及所述作业平台组件(6)能够绕轴转动以调节所述安装底座(601)的摆动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T梁预应力负弯矩整束智能张拉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框架(1)的上端固连有上部横梁(101);
所述行走机构(2)包括调节杆(202)和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杆(202)上的所述行走轮(201);
所述台车框架(1)的下部集成有铰接座(203),所述调节杆(202)一端与所述铰接座(203)铰接,所述调节杆(202)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台车框架(1)的后侧延伸;
所述行走机构(2)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上部横梁(101)的行走轮手拉葫芦(3),且所述行走轮手拉葫芦(3)连接有第一链条(301),所述第一链条(301)一端与所述调节杆(202)靠近台车框架(1)后侧一端连接;
所述台车框架(1)的下部安装缠绕轮(302);
所述第一链条(301)绕过所述缠绕轮(302)。
技术研发人员:吴树峰,王腾飞,张庆伟,季瑞平,蒙志鑫,蔚雪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