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有良好冲调性的虾青素纳米乳液,由以下组分按质量份数计:10‑15份虾青素;10‑30份包埋性壁材;8‑25份填充材料;0.1‑3份主乳化剂;0.01‑0.2份助乳化剂,0.01‑0.1份油相助分散剂;45‑55份稀释介质;0‑5份抗氧化剂,0‑0.5份抑菌剂所生产的纳米级乳液产品,其通以微囊化技术克服了脂溶性虾青素原料在应用中所固有的缺陷,解决了生物利用度低,水溶性差,工艺复杂,工业化困难,应用特性不明朗等问题;壁材及填充材料和乳化剂的组合使用,大大提高了虾青素乳液的冲调性。基于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虾青素乳液可作为一种原料,广泛应用各类饮料、奶制品和口服液等液体食品及功能食品。
Astaxanthin nano emulsion with good punching property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良好冲调性的虾青素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性添加剂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有良好冲调性的纳米级虾青素乳液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类胡萝卜素是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猝灭单线态氧,预防心血管疾病等生理功能。虾青素是由4个异戊二烯双键首尾相连而成,共有11个共轭双键,分子式为C40H52O4,相对分子量为596.86,是一种酮式类胡萝卜素。虾青素具有脂溶性,不溶于水,具有极强的色素沉淀能力,作为一种功能性的色素,可被用作着色剂。同时虾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及抗光敏作用,作为目前发现的天然来源的抗氧化能力最强的物质,更是在延缓衰老、增强抵抗力、防治老年痴呆和癌症方面有独特的作用。但是由于虾青素的水溶性极差,其应用形态仅局限于胶囊、粉剂。另外由于虾青素自身的独特结构,因此其性质不稳定,易于异构化和降解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虾青素的应用。乳液是由油、水、表面活性剂等适当比例自发形成的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稳定体系,可作为一种载体,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目前可以制备乳液的材料较多,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制备出的乳液稳定性好且工艺简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攻克的难题。专利CN108634169A中公开一种叶黄素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用食品级酪蛋白酸钠作为乳化剂对叶黄素进行乳化,经过高速剪切和高压均质后得到叶黄素纳米乳液,但其制备工艺时间偏长,耗费大量工时及其能耗,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专利CN108991522A一种高负载姜黄素茶油O/W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用乙醇作为载体制备得到姜黄素的纳米乳液,但是乙醇的使用会对给后续的脱除带来新的困难,并可能残留在产品中的。同样专利CN106031705B,201711419464.6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CN107874257A除了用到有机溶剂外还需要从低到高连续4次不同压力的均质,工艺复杂。专利CN107105694A亚稳半透明香料纳米乳液和制备的方法,使用0.1-20%的乳化剂,用量太大易造成乳化剂中毒等问题,并通过不同级别的乳化剂和均质压力获得产品,工艺复杂。鉴于以上各类乳液剂型的产品,制备工艺复杂,工业化困难,应用特性不明朗的缺点,需要一种新的虾青素乳液配方和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纳米虾青素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纳米虾青素乳液,是含有虾青素、包埋性材料、稀释剂及填充材料和乳化剂组合获得的纳米级乳液产品,其通过经剪切均化等特殊工艺制备而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首先在于提供一类新的虾青素乳液,由以下组分按质量份数计:10-15份虾青素;10-30份包埋性壁材;8-25份填充材料;0.1-3份主乳化剂;0.01-0.2份助乳化剂,0.01-0.1份油相助分散剂;45-55份稀释介质;0-5份抗氧化剂,0-0.5份抑菌剂。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包埋性壁材为辛烯基琥珀酸单阿拉伯胶酯。优选的,所述的包埋性壁材用量为15-25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填充材料为麦芽糊精、低聚麦芽糖、低聚果糖、赤藓糖醇、木糖醇、固体玉米糖浆、葡萄糖浆、山梨糖醇、蔗糖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其中尤为优选赤藓糖醇。无特殊说明,本说明书中所述及其混合物,指前述各组分中任意2中或2中以上的组分,按照任意比例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填充材料用量为10-18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稀释介质为水。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虾青素纳米乳液,将稀释剂和包埋材料及填充材料混合后形成水相,作为连续相对分散相进行乳化包埋。所述的稀释剂的选择可以是甘油、丙二醇、水等具有流动性的液体,但是稀释剂在本专利技术中并非只作为产品稀释作用,其具有分散和溶解、调整体系粘度等作用。进一步本专利技术中另一重要特征在于乳化剂的选择。乳化剂的种类和数量很多,从中选择合适的O/W型乳化剂并不是简单的尝试就能得到合适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主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其用量优选为0.5-2份,所述的助乳化剂为磷脂,其用量为0.01-0.2份,主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的合并使用,对得到稳定、均一的纳米级体系具有关键性作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磷脂是丙酮不容物超过50%的浓缩磷脂,包括浓缩葵花磷脂和浓缩大豆磷脂。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油相助分散剂为中链甘油三酯,其用量为0.01-0.1份。在理论上,油溶性物质的加入,会导致给乳化难度变高,使得产品粒径变大,体系不稳定。但是0.01份-0.1份的中链甘油三脂,和10-15份的虾青素混合后,再加入到现有体系中,粒径和ZETA电位均向好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使得体系的粒径更小,冲调更稳定。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抗氧化剂选自生育酚,脂肪酸抗坏血酸酯,丁基羟基甲苯,丁基羟基茴香醚,丙基没食子酸,叔丁基羟基喹啉,抗坏血酸及其钠盐或其混合物;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的用量为0.1-2份。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抑菌剂选自苯甲酸、山梨酸及其钠盐或钾盐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优选的,所述的抑菌剂的用量为0.01-0.2份。总之,实施例中最优选的虾青素纳米乳液的组分按质量份数计,分别为:12-15份虾青素;15-25份包埋性壁材;10-18份填充材料;0.5-2份主乳化剂;0.01-0.2份助乳化剂,0.01-0.1份油相助分散剂;50-55份稀释介质;0.01-2份抗氧化剂,001-0.2份抑菌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上述虾青素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水相的制备:在稀释性介质中,将包埋性壁材、填充物、抑菌剂、乳化剂溶解;b)油相的制备:将虾青素、油相助分散剂及抗氧化剂常温搅拌混合;c)将步骤a)的油相和步骤b)的水相混合,混合物经过10000-12000转高速剪切1-3分钟,进行预乳化;d)在40-60Mpa条件下均化,即得产品。当应用于优选方式的纳米虾青素乳液时,即所述方法的步骤d)如下:在40-60Mpa高压条件下均化后,还增加了85-95℃加热搅拌乳液25-40min的步骤后,即得产品。其关键的操作步骤在于85-95℃加热搅拌已经均化的乳液,高温下各种物料的性质完全呈现,有利于改善虾青素乳液的冲调性能。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虾青素纳米乳液,其优选实施例所得产品的粒径在500nm左右;其ZETA电位为-52mV(绝对值大于30时认为体系稳定);乳液离心稳定;pH3-7范围内稳定;产品37℃加速3个月的含量保留率在90%以上,加速后产品粒径增加小于30nm,溶解时间仍保持在:10-20s,冲调后无油花。本专利技术以微囊化技术克服了脂溶性虾青素原料在应用中所固有的缺陷,解决了生物利用度低,水溶性差,工艺复杂,工业化困难,应用特性不明朗等问题;壁材及填充材料和乳化剂的组合使用,大大提高了虾青素乳液的冲调稳定性。因此,其可作为一种原料,广泛应用于pH3-7范围内的各类饮料、奶制品和口服液等液体食品及功能食品。具体实施方式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将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但不应当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任意形式的限定,如无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良好冲调性的虾青素纳米乳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质量份数计:10-15份虾青素;10-30份包埋性壁材;8-25份填充材料;0.1-3份主乳化剂;0.01-0.2份助乳化剂,0.01-0.1份油相助分散剂;45-55份稀释介质;0-5份抗氧化剂,0-0.5份抑菌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良好冲调性的虾青素纳米乳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质量份数计:10-15份虾青素;10-30份包埋性壁材;8-25份填充材料;0.1-3份主乳化剂;0.01-0.2份助乳化剂,0.01-0.1份油相助分散剂;45-55份稀释介质;0-5份抗氧化剂,0-0.5份抑菌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青素纳米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埋性壁材为辛烯基琥珀酸单阿拉伯胶酯,优选的,所述的包埋性壁材用量为15-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青素纳米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材料为麦芽糊精、低聚麦芽糖、低聚果糖、赤藓糖醇、木糖醇、固体玉米糖浆、葡萄糖浆、山梨糖醇、蔗糖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虾青素纳米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材料用量为10-18份。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青素纳米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释介质为水。
6.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青素纳米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乳化剂为蔗糖脂肪酸酯,其用量为0.5-2份,所述的助乳化剂为磷脂,油相助分散剂为中链甘油三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倩,陈剑彬,马宇骥,吴文忠,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医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