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麻混纺面料的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253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棉麻混纺面料的加工装置,包括浸没装、压浆装置和上浆辊,所述浸没装置的右侧设置有压浆装置,所述浸没装置的内部设置有上浆辊,所述浸没装置包括浆槽,所述浆槽的内部设置有上浆辊,所述辊体的表面包裹有纤维布,所述辊体的内壁上纤维管,所述纤维管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纤维管的内侧设置有金属环a,所述金属环a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齿牙a,所述金属环a的内侧设置有金属环b。该棉麻混纺面料的加工装置使用时,通过震动使得浆液更快更彻底的与经线相结合同时加速浸染的速度,然后在经过压浆装置将多余的浆液给压挤出来,在提高生产速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质量。

A processing device of cotton and linen blended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麻混纺面料的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制造
,具体为一种棉麻混纺面料的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棉麻混纺面料和其他面料相比的长处在于成本便宜且具有棉料和麻料的各自优点,棉麻混纺面料有环保、透气、舒适、垂感好,穿着舒服等优势,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而且采用全天然纤维织造,低碳环保,与现在国际纺织服装流行趋势吻合。其中浆纱是个关键的步骤,浆纱是在经纱上施加浆料以提高其可织性的工艺过程。可织性是指经纱在织机上能承受经停片、综、筘等的反复摩擦、拉伸、弯曲等作用而不致大量起毛甚至断裂的性能。未上浆的单纱纤维互相抱合不牢,表面毛羽较多,难以织制。上浆后一部分浆液透入纤维之间,另一部分粘附在经纱表面。以浆液透入纤维之间为主的上浆称浸透性上浆,以浆液粘附在经纱表面为主的上浆称被覆性上浆浆纱是织布前的一道重要生产工序,浆纱产量的多少制约了织布的产能,但是在上浆的过程中可能由于浆液浸透的不够彻底而导致部分经纱未彻底浸染浆液导致产出的一种棉麻混纺面料的加工装置不合格,同时也大大的影响到产能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棉麻混纺面料的加工装置,包括浸没装置(1)、压浆装置(2)和上浆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没装置(1)的右侧设置有压浆装置(2),所述浸没装置(1)的内部设置有上浆辊(3);/n所述浸没装置(1)包括浆槽(11),所述浆槽(11)的内部设置有上浆辊(3),所述上浆辊(3)包括辊体(10),所述辊体(10)的表面包裹有纤维布(12),所述辊体(10)的内壁上纤维管(300),所述纤维管(300)的内部设置有弹簧(301),所述纤维管(300)的内侧设置有金属环a(303),所述金属环a(303)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齿牙a(302),所述金属环a(303)的内侧设置有金属环b(304),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麻混纺面料的加工装置,包括浸没装置(1)、压浆装置(2)和上浆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没装置(1)的右侧设置有压浆装置(2),所述浸没装置(1)的内部设置有上浆辊(3);
所述浸没装置(1)包括浆槽(11),所述浆槽(11)的内部设置有上浆辊(3),所述上浆辊(3)包括辊体(10),所述辊体(10)的表面包裹有纤维布(12),所述辊体(10)的内壁上纤维管(300),所述纤维管(300)的内部设置有弹簧(301),所述纤维管(300)的内侧设置有金属环a(303),所述金属环a(303)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齿牙a(302),所述金属环a(303)的内侧设置有金属环b(304),所述金属环b(30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齿牙b(305),所述金属环b(304)的内侧设置有圆片(306),所述圆片(306)的表面开设有圆孔a(307)和圆孔b(308),所述圆孔a(307)和圆孔b(308)的内部分别穿插有金属杆a(313)和L形杆b(314),所述金属杆a(313)和金属杆b(315)的左端分别与圆盘(312)固定连接,所述圆盘(3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11),所述限位块(311)的内部穿插有L形杆a(310)且L形杆a(310)的右端插接在圆盘(312)的左端,所述L形杆a(31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309),所述L形杆b(314)的右端设置有固定块(3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炳成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金源麻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