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加工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757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零部件加工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两端,且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均固定机架与第一支撑板的板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的轴壁上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汽车零部件加工输送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的伺服电机驱动传动辊转动,从而带动传动皮带进行转动,实现机械式的输送,使得输送效率提高,并且在输送时,通过设置在传动皮带两侧的支撑板以及隔板之间的防护机构,可以有效的防止汽车主轴从传动皮带上掉落。

Automobile parts processing and conve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零部件加工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设备
,具体为汽车零部件加工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工业是在许多相关联的工业和有关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企业。汽车上使用着许多部门的产品,而且从毛坯加工到整车装配,需要采用各类加工技术。汽车零件包括大至地板,小至螺钉等数千个不同的部件。主轴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的零部件,汽车主轴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分为多个阶段进行加工,在各个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输送,现在的汽车主轴在输送时大多是工人使用推车进行输送,使得输送效率较低,也行部分采用输送带进行输送,现在的输送带在对汽车主轴进行输送时,由于传送带的表面光滑,且未设置防护措施,汽车主轴容易从传送带上掉落,使得汽车主轴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零部件加工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零部件加工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零部件加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1)远离第二支撑板(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3)和第二伺服电机(4),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和第二伺服电机(4)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的两端,且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和第二伺服电机(4)均固定机架(5)与第一支撑板(1)的板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输出轴的轴壁上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板(1),且所述第一转轴(6)与第一支撑板(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穿过第一支撑板(1)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辊(7),所述第二伺服...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零部件加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1)远离第二支撑板(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3)和第二伺服电机(4),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和第二伺服电机(4)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的两端,且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和第二伺服电机(4)均固定机架(5)与第一支撑板(1)的板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输出轴的轴壁上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板(1),且所述第一转轴(6)与第一支撑板(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穿过第一支撑板(1)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辊(7),所述第二伺服电机(4)输出轴的轴壁上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8),所述第二转轴(8)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板(1),且所述第二转轴(8)与第一支撑板(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8)穿过第一支撑板(1)一端的轴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辊(9),所述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8)远离第一支撑板(1)的一端均与第二支撑板(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辊(7)和第二传动辊(9)通过传动皮带(1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从动辊(13),若干个所述从动辊(13)的两端均通过从动轴(12)与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转动连接,且若干个所述从动辊(13)等间距设置在第一传动辊(7)和第二传动辊(9)之间,所述传动皮带(10)的外壁上等间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清举朱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泰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