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流冷却板和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11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流冷却板和散热装置,所述液流冷却板包括芯板和盖板,所述芯板上设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入口端设于所述芯板的右侧,所述出口端设于所述芯板的左侧,所述引流槽包括多个出液段,多个所述出液段汇流于所述出口端,且至少一部分所述出液段沿平行于所述芯板的左侧边的方向延伸且末端朝远离所述芯板的中心的方向倾斜延伸至所述出口端。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流冷却板,由于出液段向出口端延伸,起到导流和引流的作用,有利于延长液流路径从而增加换热时间,进而提高液流冷却板散热的均匀性,并且结构简单,利于应用。

Liquid flow cooling plate and radi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流冷却板和散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散热
,特别涉及一种液流冷却板和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模组作为电动汽车上的主要储能元件,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性能。电池模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内部电芯具有一定的内阻,在正常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热量,使模组内部温度升高。电芯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是15~35℃,超过60℃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热量的产生与迅速堆积必然使电池内部温度升高,尤其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或者在大电流充放电时,可能会引发电池内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若热量来不及散出而在电池内部迅速积聚,电池可能会出现漏液、放气、冒烟等现象,严重时电池发生剧烈燃烧甚至爆炸。为了杜绝这一危险,需要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从而避免电芯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进而影响电芯的性能,降低电芯的使用寿命。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冷却采用风冷和液冷散热的方式,通常液冷散热的方式采用的是用于电池的液流冷却板进行散热,但是,由于液流冷却板内的流道布置不够合理,未充分考虑流体动力的影响,导致液流冷却板内部各个流道内的液流流量和流速不均,尤其在出液口附近,冷却液的换热效果差,导致出液区附近的冷却板温度较高,从而导致动力电池温度不均,部分区域热度集中,进而导致动力电池的可靠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流冷却板,有利于散热均匀性的提高,并且具有结构简单,利于应用的优势。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液流冷却板,包括芯板和盖板,所述芯板上设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入口端设于所述芯板的右侧,所述出口端设于所述芯板的左侧,所述引流槽包括多个出液段,多个所述出液段汇流于所述出口端,且至少一部分所述出液段沿平行于所述芯板的左侧边的方向延伸且末端朝远离所述芯板的中心的方向倾斜延伸至所述出口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液流冷却板,由于出液段向出口端延伸,起到导流和引流的作用,有利于延长液流路径从而增加换热时间,进而提高液流冷却板散热的均匀性,并且结构简单,利于应用。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液流冷却板,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槽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第四支路、第一出液段和第二出液段,所述第一出液段、所述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三支路和所述第四支路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所述第一支路的右端连接所述入口端,所述第一支路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路的左端和所述第三支路的左端,所述第二支路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一出液段的右端,所述第三支路的右端连接所述第四支路的右端,所述第四支路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出液段,所述第一出液段和所述第二出液段连接所述出口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液段沿所述入口端和所述出口端的连线延伸,所述第二出液段沿平行于所述芯板的左侧边的方向延伸且末端朝远离所述芯板的中心的方向倾斜延伸至所述出口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路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支路和所述第三支路的宽度,且所述第三支路的宽度大于所述第四支路的宽度;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三支路之间的间距均小于所述第三支路与所述第四支路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三支路之间的间距均小于所述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一出液段之间的间距。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路和所述第一出液段的间距与所述第三支路和所述第四支路的间距在8mm到8.6mm之间,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间距与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三支路的间距在13.6mm到14.2mm之间;所述第四支路的宽度在11.9mm到12.5mm之间,所述第三支路的宽度在14.9mm到15.5mm之间,所述第一支路的宽度在22.1mm到22.7mm之间,所述第二支路的宽度在15.5mm到16.1mm之间。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槽的深度在7.4mm到8.1mm之间。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口端设于所述芯板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出口端设于所述芯板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引流槽关于所述入口端和所述出口端的连线对称设置。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板的左侧设有凸出左侧边的第一凸耳,所述芯板的右侧设有凸出右侧边的第二凸耳,所述入口端设有所述第二凸耳,且所述出口端设于所述第一凸耳。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板的前边沿和后边沿设为凹凸不平的形式。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散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液流冷却板、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液流冷却板为前述的液流冷却板,所述进液管连接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管连接所述出液口。根据本技术的散热装置,由于设置有前述的液流冷却板,亦具有前述液流冷却板的所有优点。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液流冷却板的附加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予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液流冷却板的部分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区的放大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液流冷却板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液流冷却板中的芯板和盖板错位后的示意图。图5是图3中液流冷却板的爆炸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散热装置100液流冷却板10,进液管20,出液管30,芯板1,引流槽11,入口端12,出口端13,出液段111,盖板2,进液口14,出液口15,第一支路112,第二支路113,第三支路114,第四支路115,第一出液段1111,第二出液段1112,第一支路的宽度W1,第二支路的宽度W2,第三支路的宽度W3,第四支路的宽度W4,引流槽的深度T,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之间的间距D1,第一支路与第三支路之间的间距D2,第三支路与第四支路之间的间距D3,第二支路与第一出液段之间的间距D4,第一凸耳16,第二凸耳17,前边沿18,后边沿19。具体实施方式相关技术中,由于液流冷却板内的液流先从进液口流经板内的流道再从出液口流出,在整个过程中液体不断地吸热,导致液流流至出液口位置附近时,液流本身的温度增加,从而和电池包的温差变小,从而影响换热效率,致使液流板内尤其是出液口附近的温度集中,散热均匀度有待提高。有鉴于此,为了提高液流冷却板的散热均匀性和解决出液区附近温度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流冷却板1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液流冷却板100,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流冷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芯板,所述芯板上设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入口端设于所述芯板的右侧,所述出口端设于所述芯板的左侧,所述引流槽包括多个出液段,多个所述出液段汇流于所述出口端,且至少一部分所述出液段沿平行于所述芯板的左侧边的方向延伸且末端朝远离所述芯板的中心的方向倾斜延伸至所述出口端;/n盖板,所述盖板盖在所述芯板上,且所述盖板封盖所述引流槽形成流道,/n其中,所述流道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入口端,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出口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流冷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芯板,所述芯板上设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入口端设于所述芯板的右侧,所述出口端设于所述芯板的左侧,所述引流槽包括多个出液段,多个所述出液段汇流于所述出口端,且至少一部分所述出液段沿平行于所述芯板的左侧边的方向延伸且末端朝远离所述芯板的中心的方向倾斜延伸至所述出口端;
盖板,所述盖板盖在所述芯板上,且所述盖板封盖所述引流槽形成流道,
其中,所述流道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入口端,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出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流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第四支路、第一出液段和第二出液段,所述第一出液段、所述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三支路和所述第四支路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排布;
所述第一支路的右端连接所述入口端,所述第一支路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路的左端和所述第三支路的左端,所述第二支路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一出液段的右端,所述第三支路的右端连接所述第四支路的右端,所述第四支路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出液段,所述第一出液段和所述第二出液段连接所述出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流冷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液段沿所述入口端和所述出口端的连线延伸,所述第二出液段沿平行于所述芯板的左侧边的方向延伸且末端朝远离所述芯板的中心的方向倾斜延伸至所述出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流冷却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路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支路和所述第三支路的宽度,且所述第三支路的宽度大于所述第四支路的宽度;
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三支路之间的间距均小于所述第三支路与所述第四支路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京玮李恒月周昊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