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及具有其的电池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07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及具有其的电池,所述液冷装置和所述电池箱体一体成型,所述液冷装置包括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布置的多个冷却组件,每个所述冷却组件均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相互连通的多路冷却流道,所述多路冷却流道的前端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多路冷却流道在左右方向上均匀间隔开布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结构更紧凑,冷却效果更好,散热更均匀。

Battery box with integrated liquid cooling device and battery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及具有其的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及具有其的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大力扶持,各类新能源车型不断推出。在纯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是核心的储能元件,电池的容积、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整车的行驶里程。相关技术中,水冷动力电池产品,水冷板均为大平面帖附式,即水冷板直接覆盖在动力电池模组表面,通过冷却液循环达到散热目的,但此种结构各模组的温差较大,无法最大可能地发挥电池的功能和性能,工作可靠性低。因此,上述技术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所述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冷却效果更好,散热更均匀。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的电池。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所述液冷装置和所述电池箱体一体成型,所述液冷装置包括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布置的多个冷却组件,每个所述冷却组件均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相互连通的多路冷却流道,所述多路冷却流道的前端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多路冷却流道在左右方向上均匀间隔开布置。根据本技术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结构更加紧凑,冷却效果更好,散热更均匀。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所述多路冷却流道在所述基板上呈蛇形排布。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在左右方向上所述多路冷却流道中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流道之间的间隔h为10mm。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在左右方向上所述多路冷却流道的宽度w为316mm。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每路所述冷却流道在垂直所述基板方向上的厚度为4mm。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所述液冷装置包括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布置的三个冷却组件,从左向右依次为分别为第一冷却组件、第二冷却组件和第三冷却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冷却组件与所述第一冷却组件之间的间隔和所述第二冷却组件与所述第三冷却组件之间的间隔相等。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在所述电池箱体上集成有BMS模块,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冷却组件的长度和所述第三冷却组件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第二冷却组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冷却组件的长度以限定出适于安装所述BMS模块的安装空间。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冷却组件的多路冷却流道的长度L1和所述第三冷却组件的多路冷却流道的长度L3均为1755mm,所述第二冷却组件的多路冷却流道的长度L2为1599mm。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所述液冷装置还包括冷媒,所述冷媒设在所述冷却流道内。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电池,所述电池包括上述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和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箱体内限定出容纳腔,所述液冷装置集成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所述电池模组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液冷装置用于冷却所述电池模组。所述电池与上述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液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液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电池箱体,1-液冷装置,2-冷却组件,21-第一冷却组件,22-第二冷却组件,23-第三冷却组件,3-基板,4-冷却流道,5-BMS模块,6-容纳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100。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100,液冷装置1和电池箱体100一体成型,这样,无需在容纳腔内设置独立的冷却装置,节省空间占用,有利于简化制造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结构更加稳定,节约成本。进一步地,液冷装置1包括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布置的多个冷却组件2,其中每个冷却组件2均包括:基板3,具体地在基板3上设有相互连通的多路冷却流道4,多路冷却流道4的前端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这样,制冷剂可以从进液口注入到冷却流道4,从出液口排出制冷剂,进而使制冷剂可以在冷却流道4中循环使用,实现冷却电池箱体100中各模组的目的。进一步地,多路冷却流道4在左右方向上均匀间隔开布置,这样可以使电池箱体100的冷却效果更好,散热更均匀。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根据本技术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100,通过将液冷装置1集成在电池箱体100上,结构更加稳定,节约成本,无需设置独立的冷却装置,简化结构,节省空间占用,在基板3上设有相互连通的多路冷却流道4,可以使电池箱体100的冷却效果更好,散热更均匀。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100,如图2所示,多路冷却流道4在基板3上呈蛇形排布。这样可以增大冷却流道4与电池箱体100中各模组的接触面积,以使电池箱体100的冷却效果更好,散热更均匀。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100,如图3所示,在左右方向上多路冷却流道4中每相邻的两个冷却流道4之间的间隔h为10mm。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左右方向上多路冷却流道4的宽度w为316mm,以实现对电池箱体100内各模组充分冷却。进一步地,每路冷却流道4在垂直基板3方向(即垂直于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装置和所述电池箱体一体成型,所述液冷装置包括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布置的多个冷却组件,每个所述冷却组件均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相互连通的多路冷却流道,所述多路冷却流道的前端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多路冷却流道在左右方向上均匀间隔开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装置和所述电池箱体一体成型,所述液冷装置包括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布置的多个冷却组件,每个所述冷却组件均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相互连通的多路冷却流道,所述多路冷却流道的前端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多路冷却流道在左右方向上均匀间隔开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冷却流道在所述基板上呈蛇形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在左右方向上所述多路冷却流道中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流道之间的间隔h为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在左右方向上所述多路冷却流道的宽度w为31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每路所述冷却流道在垂直所述基板方向上的厚度为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有液冷装置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装置包括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布置的三个冷却组件,从左向右依次为分别为第一冷却组件、第二冷却组件和第三冷却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忠周昊刘璋勇李恒月胡中良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