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生产流水线柔性组合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718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柔性组合工装,包括位于装配线上的基础工装,和装配工件时放置于所述基础工装上、装配完成后随工件转移的随行工装。随行工装包括:至少两根横梁;至少两根纵梁,通过卡箍与横梁可拆卸连接;多个第一夹具,位于横梁和/或纵梁的外端以从水平方向上压紧工件;以及多个第二夹具,位于横梁和/或纵梁的中间以以从垂直方向上压紧工件。在装配工件时,将随行工装放置于基础工装上形成组合工装,当工件装配完毕后,只有随行工装随工件下线缓存转运,而基础工装继续在装配线上循环,能减轻移动工装的重量。工装中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可在X、Y、Z三个方向进行调整,进而能满足工装的局部调整需求,适用性强。

Flexible combination tooling of automobile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生产流水线柔性组合工装
本技术属于工装领域,具体涉及可用于汽车零部件装配的具有柔性的组合式工装。
技术介绍
在建筑、汽车等行业需要用到各种类型的骨架,骨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焊接或者铆接,在无定位工装的情况下,人工手动定位导致骨架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从而无法满足尺寸精度要求,另外人工手动定位效率也低。为此,在专利申请CN206029139U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公交车中段电池托架的焊接辅助工装,该工装包括底框和顶框,顶框设于底框中央部位上方,顶框与底框之间固定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底框下表面固定有支柱,底框包括并排设置的纵梁和并排固定在相邻两个纵梁之间的短横梁,顶框包括矩形框和并排固定在矩形框内侧的短纵梁。该工装主要起到托举托架的功能,与人工手动定位相比,在工件组装过程中其定位效果虽然有所提升,但是由于缺乏夹具的固定,精度还是不高。在专利申请CN104477274B中,公开了一种固定装配台,该装配台可进行车架总成的组装,在组装时装配台上的夹紧单元一可以对车架后段进行定位,夹紧单元二对车架前段进行定位,并通过由位移传感器、液压系统和控制柜组成的控制系统对车架进行夹紧控制及车架调节,该装配台自动化程度高,但是系统复杂,成本较高。在提高工装的定位精度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增加工装的重量。为此可以从工装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等方面着手来降低工装重量,例如专利申请CN108802201A,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薄板件及内饰材料隔声性能测试的隔声窗工装,该工装通过采用内部为空腔结构的主体框架来减轻工装的重量。又如专利申请CN105696042A,公开了汽车发动机涨紧轮盖镀锌工装,该工装通过使用聚丙烯制成的密封套等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来减轻工装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降低工装的重量,并能适应不同大小类型工件的装配需求,本公开提供一种汽车生产流水线柔性组合工装。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组合工装,包括位于装配线上的基础工装,和装配工件时放置于所述基础工装上、装配完成后随工件转移的随行工装;所述随行工装包括:至少两根横梁;至少两根纵梁,通过卡箍与所述横梁可拆卸连接;多个第一夹具,位于所述横梁和/或纵梁上以从水平方向上压紧工件,其中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工件支撑块、第一快夹头、第一快夹安装座和第一调节支座,所述第一快夹安装座和所述第一调节支座相对设置且两者相对距离可调节,所述第一工件支撑块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支座上,且所述第一工件支撑块在所述第一调节支座上的高度可调节,所述第一快夹头安装在所述第一快夹安装座上以从水平方向上压紧位于所述第一工件支撑块内的工件;多个第二夹具,位于所述横梁和/或纵梁上以从垂直方向上压紧工件,其中所述第二夹具包括第二工件支撑块、第二快夹头和第二调节支座,所述第二调节支座设置在所述横梁和/或纵梁上且位置可调节,所述第二工件支撑块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支座上,且所述第二工件支撑块在所述第二调节支座上的高度可调节,所述第二快夹头安装在所述第二调节支座上以从垂直方向上压紧位于所述第二工件支撑块内的工件。在上述的柔性组合工装,所述第一工件支撑块和/或第二工件支撑块内设有适应不同型材的垫块。在上述的柔性组合工装,所述基础工装包括支架和位于所述支架上的承载所述随行工装的多个定位基座。在上述的柔性组合工装,所述随行工装还包括与所述定位基座配合的多个定位导向机构,所述多个定位导向机构包括在基础工装和随行工装组合时放置于所述定位基座中的第一定位部件,所述第一定位部件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一定位部件与所述定位基座接触的端面与水平面平行。在上述的柔性组合工装,所述多个定位导向机构还包括竖直向上的第二定位部件,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件位于同一直线上。在上述的柔性组合工装,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件的端面形状大小一样。在上述的柔性组合工装,所述基础工装和/或随行工装还包括多个支撑工件的卡槽。在上述的柔性组合工装,所述卡槽的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可调节。在上述的柔性组合工装,所述基础工装和/或随行工装的材料为铝型材。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1、工装设计成组合式的,工件装配完成后,随行工装随工件下线缓存转运,并进入焊接线定位工件焊接,基础工装在装配线上循环,这样能减轻移动工装时的重量。2、定位导向机构不仅可用于基础工装和随行工装组合时的定位,还可用于随行工装码垛缓存时的定位。3、本技术组合工装中横梁和纵梁的位置、卡槽的位置、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位置以及夹具上工件支撑块的位置均可以调节,使得卡槽、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可在X、Y、Z三个方向进行调整,能满足工装的局部调整需求,适用性强。4、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调节底座、工件支撑块以及工装的各个抱紧卡箍等可采用铝型材挤压,大幅度减少机加工量。5、工件支撑块内的垫块的形状构造与构成工件的型材的断面的形状相适应,即可根据工件的类型对更换进行更换,使本技术柔性工装能应用到不同工件的装配中,零件通用性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汽车生产流水线柔性组合工装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柔性组合工装拆分后的立体图。图3示出了随行工装及其上的工件的立体图。图4示出了随行工装的立体图。图5示出了随行工装上第一夹具的立体图。图6示出了随行工装上第二夹具的立体图。图7示出了图4中的部分A的放大视图。图8示出了随行工装码垛后上下相邻随行工装的对接点的立体图。图9示出了基础工装的立体图。图10示出了图9中的部分B的放大视图。图11示出了工件与随行工装缓存码垛的立体图。图12示出了图9中的部分C的放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基础工装;200-随行工装;300-工件;1-横梁;2-第一夹具;3-纵梁;4-第二夹具;5-工件支撑块;501-垫块;6-第一快夹头;7-第一快夹安装座;8-第二快夹头;9-第二快夹安装座;10-调节支座;11-下卡箍;12-上卡箍;14-卡槽;21-定位导向机构;22-定位基座;210-第一定位部件;211-第二定位部件;220-支撑部;221-限位部。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图3,柔性组合工装包括可组合在一起的基础工装100和随行工装200。在装配工件时,将随行工装200放置于基础工装100上形成组合工装,当工件装配完毕后,只有随行工装200随工件300下线缓存转运,并进入焊接线定位工件焊接,而基础工装100继续在装配线上循环,能减轻移动工装的重量。随行工装200包括支架和位于所述支架上的多个定位导向机构21。基础工装100包括支架和位于所述支架上与定位导向机构21匹配的多个定位基座22。定位导向机构21和定位基座22用于基础工装100和随行工装200组合时的定位,定位导向机构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组合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装配线上的基础工装,和装配工件时放置于所述基础工装上、装配完成后随工件转移的随行工装;/n所述随行工装包括:/n至少两根横梁;/n至少两根纵梁,通过卡箍与所述横梁可拆卸连接;/n多个第一夹具,位于所述横梁和/或纵梁上以从水平方向上压紧工件,其中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工件支撑块、第一快夹头、第一快夹安装座和第一调节支座,所述第一快夹安装座和所述第一调节支座相对设置且两者相对距离可调节,所述第一工件支撑块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支座上,且所述第一工件支撑块在所述第一调节支座上的高度可调节,所述第一快夹头安装在所述第一快夹安装座上以从水平方向上压紧位于所述第一工件支撑块内的工件;/n多个第二夹具,位于所述横梁和/或纵梁上以从垂直方向上压紧工件,其中所述第二夹具包括第二工件支撑块、第二快夹头和第二调节支座,所述第二调节支座设置在所述横梁和/或纵梁上且位置可调节,所述第二工件支撑块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支座上,且所述第二工件支撑块在所述第二调节支座上的高度可调节,所述第二快夹头安装在所述第二调节支座上以从垂直方向上压紧位于所述第二工件支撑块内的工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组合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装配线上的基础工装,和装配工件时放置于所述基础工装上、装配完成后随工件转移的随行工装;
所述随行工装包括:
至少两根横梁;
至少两根纵梁,通过卡箍与所述横梁可拆卸连接;
多个第一夹具,位于所述横梁和/或纵梁上以从水平方向上压紧工件,其中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工件支撑块、第一快夹头、第一快夹安装座和第一调节支座,所述第一快夹安装座和所述第一调节支座相对设置且两者相对距离可调节,所述第一工件支撑块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支座上,且所述第一工件支撑块在所述第一调节支座上的高度可调节,所述第一快夹头安装在所述第一快夹安装座上以从水平方向上压紧位于所述第一工件支撑块内的工件;
多个第二夹具,位于所述横梁和/或纵梁上以从垂直方向上压紧工件,其中所述第二夹具包括第二工件支撑块、第二快夹头和第二调节支座,所述第二调节支座设置在所述横梁和/或纵梁上且位置可调节,所述第二工件支撑块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支座上,且所述第二工件支撑块在所述第二调节支座上的高度可调节,所述第二快夹头安装在所述第二调节支座上以从垂直方向上压紧位于所述第二工件支撑块内的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组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件支撑块和/或第二工件支撑块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志坚周江谢永刚龙飞永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华数轻量化电动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智能控制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