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加热搅拌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13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2:31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重加热搅拌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包括敞口部、过渡部、主体部;加热管,为空心管,呈螺旋式绕设在所述反应釜的釜壁上,所述加热管的管壁的一部分嵌入到所述反应釜的釜壁内;所述加热管初始段的未嵌入所述釜壁的管壁设置有贯穿所述管壁的入液或入气口,所述加热管的末尾段的未嵌入所述釜壁的管壁设置有贯穿管壁的出液或出气口;所述敞口部和所述主体部均为圆柱形,所述过渡部为圆台形,所述过渡部的釜壁内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旋转轴,其末端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旋转轴为导热金属材质,所述旋转轴内嵌有电热丝。利用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可以实现反应釜的内外双重加热。

A double heated stirred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重加热搅拌反应釜
本申请涉及化工
,特别涉及一种双重加热搅拌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化学品制备中常用的设备,现有的反应釜在应用时一般需要加热,加热的方式一般是借助外部加热仪器进行加热。而且在反应过程中,为了加热均匀和反应充分,通常要对反应釜内的溶液进行搅拌。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反应釜,依靠外部设备加热一方面不够便捷,另一方面是会加热不均匀,影响反应的进程及效果。而且,现有的配套的搅拌装置的搅拌效果不够好。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需要借助外部设备加热一方面不够便捷,另一方面是会加热不均匀,影响反应的进程及效果。而且,现有的配套的搅拌装置的搅拌效果不够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重加热搅拌反应釜,以实现反应釜的内外双重加热,可以有效提高加热均匀性和加热效果,提高加热和搅拌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重加热搅拌反应釜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重加热搅拌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包括敞口部、过渡部、主体部;加热管,为空心管,呈螺旋式绕设在所述反应釜的釜壁上,所述加热管的管壁的一部分嵌入到所述反应釜的釜壁内;所述加热管初始段的未嵌入所述釜壁的管壁设置有贯穿所述管壁的入液或入气口,所述加热管的末尾段的未嵌入所述釜壁的管壁设置有贯穿管壁的出液或出气口;所述敞口部和所述主体部均为圆柱形,所述过渡部为圆台形,所述过渡部的釜壁内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斜向延伸预设距离,所述旋转轴末端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旋转轴为导热金属材质,所述旋转轴内部内嵌有串联的电热丝,所述电热丝通过导线连接有外接电源,当所述电热丝通电时,所述电热丝发热。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热丝与所述外接电源连接的电路中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位于所述反应釜外,用于控制所述电热丝和所述外接电源的导通或断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入液或入气口包括入液或入气管,所述入液或入气管与所述加热管内部连通,所述入液或入气管向上或斜向上延伸,所述入液或入气管的管口作为入液或入气口。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出液或出气口包括出液或出气管,所述出液或出气管与所述加热管内部连通,所述出液或出气管向下或斜向下延伸,所述出液或出气管的管口作为出液或出气口。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为金属材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管从所述反应釜的釜口处绕设至所述反应釜的釜底,所述加热管用于加入热水或通入蒸汽,所述入液或入气口用于热水或蒸汽通过其进入所述加热管,所述出液或出气口用于热水或蒸汽通过其流出所述加热管。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的过渡部的釜壁与竖直方向成锐角,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反应釜的釜底成锐角,所述搅拌叶片为从所述旋转轴向外延伸预设距离得到,所述搅拌叶片与所述反应釜的釜底成锐角。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重加热搅拌反应釜,可以通过绕设的加热管对所述反应釜从上到下整体进行均匀加热,通过控制通入所述加热管的液体或者蒸汽的温度,就可以实现对加热温度的条件,操作方便,加热效果好。通过所述旋转轴内置的电热丝可以实现在反应釜内部进行加热,与所述加热管结合,可以实现反应釜的内外双重加热。通过斜向设置的旋转轴和斜向设置的搅拌叶片,可以使釜内的溶液得到更充分的搅拌,以使加热更均匀,反应更充分,提高反应速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重加热搅拌反应釜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重加热搅拌反应釜。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图1是本申请所述一种双重加热搅拌反应釜一种实施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虽然本申请提供了如下述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装置结构,但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在所述装置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模块单元。在逻辑性下不存在必要因果关系的结构中,这些装置的模块结构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模块结构。具体的,如图1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反应釜的一种实施例可以包括:反应釜1,包括敞口部11、过渡部12、主体部13;加热管2,为空心管,呈螺旋式绕设在所述反应釜1的釜壁上,所述加热管2的管壁的一部分嵌入到所述反应釜1的釜壁内;所述加热管2初始段的未嵌入所述釜壁的管壁设置有贯穿所述管壁的入液或入气口21,所述加热管2的末尾段的未嵌入所述釜壁的管壁设置有贯穿管壁的出液或出气口22;所述敞口部11和所述主体部13均为圆柱形,所述过渡部12为圆台形,所述过渡部12的釜壁内侧固定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旋转轴31,所述旋转轴31斜向延伸预设距离,所述旋转轴31末端设置有搅拌叶片32;所述旋转轴31为导热金属材质,所述旋转轴31内部内嵌有串联的电热丝4,所述电热丝4通过导线连接有外接电源42,当所述电热丝4通电时,所述电热丝4发热。其中,所述导热金属材质可以是铁、铝等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本例中,所述电热丝4与所述外接电源42连接的电路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41位于所述反应釜1外,用于控制所述电热丝41和所述外接电源42的导通或断开。当反应釜1内的反应不需要加热时,可以通过开关42断开所述电热丝41与所述外接电源42的电性连接,所述电热丝41就不会加热。其中,所述反应釜1的过渡部12的釜壁与竖直方向成锐角,所述旋转轴31与所述反应釜1的釜底成锐角,所述搅拌叶片32为从所述旋转轴31向外延伸预设距离得到,所述搅拌叶片32与所述反应釜1的釜底成锐角。本例中,所述入液或入气口21包括入液或入气管211,所述入液或入气管211与所述加热管2内部连通,所述入液或入气管211向上或斜向上延伸,所述入液或入气管211的管口作为入液或入气口21。本例中,所述出液或出气口22包括出液或出气管221,所述出液或出气管221与所述加热管2内部连通,所述出液或出气管221向下或斜向下延伸,所述出液或出气管221的管口作为出液或出气口22。本例中,所述反应釜1为金属材质。采用金属材质可以增加导热效果,具体的,本申请不作限定。本例中,所述加热管2从所述反应釜1的釜口处绕设至所述反应釜的釜底,所述加热管2用于加入热水或通入蒸汽,所述入液或入气口21用于热水或蒸汽通过其进入所述加热管,所述出液或出气口22用于热水或蒸汽通过其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重加热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n反应釜,包括敞口部、过渡部、主体部;/n加热管,为空心管,呈螺旋式绕设在所述反应釜的釜壁上,所述加热管的管壁的一部分嵌入到所述反应釜的釜壁内;/n所述加热管初始段的未嵌入所述釜壁的管壁设置有贯穿所述管壁的入液或入气口,所述加热管的末尾段的未嵌入所述釜壁的管壁设置有贯穿管壁的出液或出气口;/n所述敞口部和所述主体部均为圆柱形,所述过渡部为圆台形,所述过渡部的釜壁内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斜向延伸预设距离,所述旋转轴末端设置有搅拌叶片;/n所述旋转轴为导热金属材质,所述旋转轴内部内嵌有串联的电热丝,所述电热丝通过导线连接有外接电源,当所述电热丝通电时,所述电热丝发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重加热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釜,包括敞口部、过渡部、主体部;
加热管,为空心管,呈螺旋式绕设在所述反应釜的釜壁上,所述加热管的管壁的一部分嵌入到所述反应釜的釜壁内;
所述加热管初始段的未嵌入所述釜壁的管壁设置有贯穿所述管壁的入液或入气口,所述加热管的末尾段的未嵌入所述釜壁的管壁设置有贯穿管壁的出液或出气口;
所述敞口部和所述主体部均为圆柱形,所述过渡部为圆台形,所述过渡部的釜壁内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斜向延伸预设距离,所述旋转轴末端设置有搅拌叶片;
所述旋转轴为导热金属材质,所述旋转轴内部内嵌有串联的电热丝,所述电热丝通过导线连接有外接电源,当所述电热丝通电时,所述电热丝发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加热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丝与所述外接电源连接的电路中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位于所述反应釜外,用于控制所述电热丝和所述外接电源的导通或断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加热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液或入气口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品红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城东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