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梁式立体停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207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横梁式立体停车库,包括承重框架,承重框架一端设置载车板,承重框架两侧设置移动桁吊导轨,移动桁吊导轨上滑动设置移动桁吊,移动桁吊上连接横梁,横梁上滑动设置控制电机载板,控制电机载板上安装有横移电机和升降电机,横移电机用于控制电机载板沿横梁水平移动的控制,升降电机通过齿轮连接钢丝绳卷扬机构,钢丝绳卷扬机构上设置有四根钢丝绳,钢丝绳底部均设置有机械挂钩;载车板底部设置有对称的载车板挂钩接头,载车板挂钩接头用于与机械挂钩配合连接;载车板挂钩接头上缠绕有电生磁线圈,机械挂钩内底部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横梁式立体停车库,使停车位的空间利用率高,停车可靠性好,存取车辆方便。

A kind of beam type three-dimensional parking ga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横梁式立体停车库
本技术涉及立体停车库
,特别是涉及一种横梁式立体停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新时代科技的发展,私家车数量大幅度增长,停车困难的问题愈发显著,传统停车位的空间利用率太低,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停车需求。科技化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成为了当代必不可少的发展趋势,但现有的立体停车库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存取车辆效率相对较低,稳定性和可靠性不足。如公开号为CN103603515A的技术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其结构为双层旋转升降结构,结构复杂,二层受力不均衡,极易发生侧翻。专利号为CN108425525A的技术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移动式双层停车库,其结构为双层堆垛类,但存取车辆不方便,第二层车辆存放方式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横梁式立体停车库,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停车位的空间利用率高,停车可靠性好,存取车辆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横梁式立体停车库,包括承重框架,所述承重框架一端设置有载车板,第二层每个车位均配置一个载车板,闲置时,载车板将以上下排列的形式隐藏与地下,停放载车板基坑有液压提升装置促使载车板上升,载车板与地面之间有锁死机构,始终保持最上面载车板与地面相对平齐。所述承重框架两侧对称设置有平行的移动桁吊导轨,所述移动桁吊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移动桁吊,所述移动桁吊上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上滑动设置有控制电机载板,实现机构的横向移动,所述控制电机载板上安装有横移电机和升降电机,提供装置升降横移的动力,所述横移电机用于控制所述控制电机载板沿所述横梁水平移动,所述升降电机通过齿轮连接有钢丝绳卷扬机构,所述钢丝绳卷扬机构上设置有四根对称的钢丝绳,四根所述钢丝绳底部连接机械挂钩底板;所述机械挂钩底板下方设置有机械挂钩;所述载车板底部设置有对称的载车板挂钩接头,所述载车板挂钩接头用于与所述机械挂钩配合连接,通过电生磁线圈定位后,提升电机工作,带动挂钩底板上移,在提升拉力作用下与挂钩完全结合锁死,防止移动过程中,载车板脱落;所述载车板挂钩接头上缠绕有电生磁线圈,以电生磁的方式吸附挂钩,配合机械挂钩的定位,使得机械挂钩更便捷的锁定载车板。所述机械挂钩内底部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在四个第一压力传感器均感应到相近压力,提升电机才会继续工作提升载车板,提高机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选的,所述控制电机载板上对称设置有四个竖直的移动副夹板,所述移动副夹板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钢丝绳位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形成的的夹角处,所述移动副夹板的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之间的底部缺口处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在载车板提升过程中,挂钩卡扣接触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传输信号至控制端,PLC控制系统控制提升电机停止提升工作并自锁。可选的,所述钢丝绳底部连接有机械挂钩板,所述机械挂钩设置于所述机械挂钩板底部,所述机械挂钩板外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对称的机械挂钩板卡扣,相对应的四个所述机械挂钩板卡扣与四个所述移动副夹板配合形成四组移动副,以减少装置在进行车辆存取时产生的摇摆性。可选的,四根所述钢丝绳上固定安装有一个防滑移框架,所述防滑移框架采用柔性材质制成,防止四根钢丝绳被风吹动乱摆,以及在存放车时框住车辆,确保安全性。可选的,所述载车板两侧对称开设有内凹的机械挂钩定位缺口,所述载车板上开设有四个载车板升降导轨孔。可选的,所述载车板顶部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车辆停放定位凸台,所述载车板顶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车辆止退凸台。可选的,所述承重框架一侧安装有便利化楼梯通道。可选的,所述钢丝绳卷扬机构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中间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升降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啮合;所述转动杆两端均分别套设有两个反向的缠绕机构,每个所述缠绕机构均缠绕有所述钢丝绳。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横梁式立体停车库,方便用户的使用,提高了相对空间利用率,提高了存取车的效率,也提高了存取车辆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横梁式立体停车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横梁式立体停车库中的横梁移动机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所示横梁式立体停车库中载车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横梁式立体停车库中的机械挂钩接近载车板局部放大图;图5是横梁式立体停车库存取车初始位置示意图;图中:1移动桁吊导轨,2-移动桁吊,3-承重框架,4-横梁,5-控制电机载板,6-横移电机,7-升降电机,8-钢丝绳卷扬机构,9-移动副夹板,10-钢丝绳,11-机械挂钩,12-防滑移框架,13-便利化楼梯通道,14-车辆止退凸台,15-载车板,16-车辆停放定位凸台,17-载车板升降导轨孔,18-机械挂钩定位缺口,19-电生磁线圈,20-载车板挂钩接头,21-机械挂钩板卡扣,22-第一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横梁式立体停车库,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停车位的空间利用率高,停车可靠性好,存取车辆方便。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横梁式立体停车库,如图1-图5所示,其中包括第一层正常五个停车位和在地面车位满额时装置以堆垛形式存放的第二层四个停车位,第二层四个停车位设置于承重框架3上。在车库第一层停车位全部停满时,将开始进行第二层车位的停放,客户需将车辆行驶至地面仓库位置的载车板15上面,仓库位置四周无遮挡,便于停放车辆,使用车库停车按钮或者指定APP进行车辆存放。将车辆行驶至地面仓库位置的载车板15上面后,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载车板15上的止退凸台14弹起,将车辆稳定于载车板15指定位置,车辆停放定位凸台16为车辆进行定位。本技术的停车库使用PLC作为控制系统,通过接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传输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计算和设置各电机工作时间和延迟时间,来进行整体控制;PLC控制系统将控制并驱动动力电机,将移动桁吊1在移动桁吊导轨2上纵向移动,直至指定区域位置,该指定位置精度要求不高,可由移动桁吊移动速度和移动时间根据事前估算的长度通过PLC控制系统计算确定,此时机械挂钩位于载车板上方;同时控制电机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横梁式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框架,所述承重框架一端设置有载车板,所述承重框架两侧对称设置有平行的移动桁吊导轨,所述移动桁吊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移动桁吊,所述移动桁吊上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上滑动设置有控制电机载板,所述控制电机载板上安装有横移电机和升降电机,所述横移电机用于控制所述控制电机载板沿所述横梁水平移动,所述升降电机通过齿轮连接有钢丝绳卷扬机构,所述钢丝绳卷扬机构上设置有四根对称的钢丝绳,四根所述钢丝绳底部均设置有机械挂钩;所述载车板底部设置有对称的载车板挂钩接头,所述载车板挂钩接头用于与所述机械挂钩配合连接;所述载车板挂钩接头上缠绕有电生磁线圈,所述机械挂钩内底部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梁式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框架,所述承重框架一端设置有载车板,所述承重框架两侧对称设置有平行的移动桁吊导轨,所述移动桁吊导轨上滑动设置有移动桁吊,所述移动桁吊上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上滑动设置有控制电机载板,所述控制电机载板上安装有横移电机和升降电机,所述横移电机用于控制所述控制电机载板沿所述横梁水平移动,所述升降电机通过齿轮连接有钢丝绳卷扬机构,所述钢丝绳卷扬机构上设置有四根对称的钢丝绳,四根所述钢丝绳底部均设置有机械挂钩;所述载车板底部设置有对称的载车板挂钩接头,所述载车板挂钩接头用于与所述机械挂钩配合连接;所述载车板挂钩接头上缠绕有电生磁线圈,所述机械挂钩内底部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式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机载板上对称设置有四个竖直的移动副夹板,所述移动副夹板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钢丝绳位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形成的夹角处;所述移动副夹板的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之间的底部缺口处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梁式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底部连接有机械挂钩板,所述机械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安詹江正潘莹段春雷梁正乐覃彩荷黄传模易笃明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