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莹专利>正文

一种停车辅助装置以及停车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7442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泊车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停车辅助装置停车库,包括设置在电梯每一层的出入口处的第一轨道,所述电梯内设有第二轨道,所述电梯内还设有载车板,所述载车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配合的滚轮组件,所述电梯内在出入口处的对侧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移动端与所述载车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梯上设有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载车板沿着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出入电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的停车辅助装置的停车库,能够提高在通过电梯停车时的安全性和效率。

A kind of parking assistant device and parking ga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停车辅助装置以及停车库
本技术涉及泊车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停车辅助装置以及停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中轿车拥有量的急速增加,城市中的泊车位、停车场供应不足,导致广大的市民的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几乎所有城市急需解决的大问题。多层停车场在一些大、中城市已有兴建,但目前国内外已有多层停车场的技术受到局限,且造价高。现有技术中,有采用电梯对轿车进行垂直运输的方案。例如专利CN202023389U(申请号:201120095080.5)提供了一种自驾车电梯升降多层平地停车场,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轿车进入电梯后,通过电梯运输将车辆运输进入指定的楼层,再通过自驾开到指定的车位或自选车位停车,驾驶员再乘另外载客电梯出口或走楼梯出口。这种停车方案可以省去许多复杂的电气及机械设备,并且占地少,造价低,操作方便,也可充分利用空间。但是,在驾驶人员将轿车开进电梯、开出电梯的过程中,对驾驶人员的驾驶技术要求较高,且轿车在开进电梯的过程中,轿车的启停会对电梯产生冲击。同时,电梯内较为狭窄,不便于车辆打开车门。在车辆启动发生故障时,车辆不能通过驾驶驶出电梯时,驾驶人员将会被困在电梯中,这样会降低停车过程的安全性。如果扩大电梯的横向宽度,则将会导致停车库设备的生产、运行成本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停车安全性和效率的停车辅助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停车辅助装置以及停车库,包括设置在电梯每一层的出入口处的第一轨道,所述电梯内设有第二轨道,所述电梯内还设有载车板,所述载车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配合的滚轮组件,所述电梯内在出入口处的对侧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移动端与所述载车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梯上设有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载车板沿着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出入电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载车板上在靠近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设有车轮限位块,所述车轮限位块的横截面呈向上凸起的三角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滚轮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载车板底部的滚轴和连接在所述滚轴两端的钢轮,所述钢轮沿着所述第一轨道、第二轨道滚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活塞杆,所述液压活塞杆的固定端与所述电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活塞杆的活动端与所述载车板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轨道在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末端连接有用于与所述载车板对接的缓冲板。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缓冲弹簧的数量为两根。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的停车辅助装置的停车库,能够提高停车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包括多层的平地停车场,各层所述平地停车场之间设有多部电梯和多部载客电梯,所述停车辅助装置设于各层所述平地停车场的各个电梯上,每一所述平地停车场具有多个停车位,所述停车位与各个所述第一轨道之间设有供车辆行驶的车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平地停车场的数量为五层。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梯的数量为5部。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层所述平地停车场设有供车辆出入所述停车库的车库出入口。本技术提供一种停车辅助装置,车辆通过驾驶停放在载车板上,载车板通过沿着第一轨道、第二轨道运动,能够自动地将车辆移送进入电梯、移送出电梯,使得车辆能够在本停车辅助装置的帮助下自动进入、移出电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无需驾驶人员将轿车开进电梯、开出电梯的过程,对驾驶人员的驾驶技术要求较低,只需要驾驶人员将车辆停放在载车板上即可;2、轿车在进出电梯的过程中,由载车板拖动,降低了轿车的启停对电梯产生的冲击;3、在车辆启动发生故障时,能够通过载车板自动地将车辆送出电梯,避免了车辆不能通过驾驶驶出电梯时,驾驶人员将会被困在电梯中的风险,提高了停车过程的安全性;4、无需为车辆在电梯内开门考虑而扩大电梯的横向宽度,有利于控制停车库设备的生产、运行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停车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停车库的平地停车场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停车辅助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停车辅助装置的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停车辅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停车辅助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0、电梯;11、出入口;20、第一轨道;21、缓冲弹簧;22、缓冲板;30、第二轨道;40、载车板;41、车轮限位块;42、滚轴;43、钢轮;50、滚轮组件;60、驱动装置;61、液压活塞杆;70、控制装置;80、平地停车场;81、停车位;82、车道;83、车库出入口;90、载客电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停车辅助装置以及停车库,能够通过载车板自动地将轿车移入、移出车库,提高停车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停车辅助装置,如图3至图6所示,包括设置在电梯10,其中,电梯10包括电梯井和设置在电梯井中电梯箱体、设置在电梯井顶部的电梯机电传动室,电梯箱体通过电梯机电传动室的缆绳牵拉上下运动。其中,电梯10的每一层的出入口11处设有第一轨道20,电梯10内设有第二轨道30,第一轨道20、第二轨道30均由两根平行设置的钢轨组成,第一轨道20与第二轨道30的高度平齐,使得第一轨道20与第二轨道30能够配合平稳地承载在第一轨道20与第二轨道30上运动的载体。其中,第一轨道20与第二轨道30快插采用工字钢制成的钢轨,工字钢制成的钢轨通过枕木和道钉固定,形成类似于火车轨道的结构,以提供稳定、强力的承载能力。具体地,电梯10内还设有载车板40,载车板40是用于承载汽车的载体,同时,载车板40能够沿着第一轨道20与第二轨道30移动,以实现车辆通过载车板40自动进入、移出电梯10的运动。载车板40本体呈板状,载车板40本体可以由钢板制成,以达到足够的强度承载汽车。具体地,载车板4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轨道20、第二轨道30配合的滚轮组件50,使得载车板40能够通过滚轮组件0沿着第一轨道20、第二轨道30进行稳定地移动,提高了载车板40沿着第一轨道20、第二轨道30移动的稳定性。优选地,滚轮组件50包括转动连接在载车板40底部的滚轴42和连接在滚轴42两端的钢轮43,钢轮43沿着第一轨道20、第二轨道30滚动。在载车板40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滚轴42固定连接的轴套,滚轴42通过轴套固定连接在载车板40底部,同时,钢轮43与滚轴42之间套接有轴承,钢轮43沿着滚轴42转动时,载车板40平稳地沿着第一轨道20、第二轨道30移动,实现载车板40将轿车拉入、移出电梯10。具体地,电梯10内在出入口11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停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梯(10)每一层的出入口(11)处的第一轨道(20),所述电梯(10)内设有第二轨道(30),所述电梯(10)内还设有载车板(40),所述载车板(4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轨道(20)、第二轨道(30)配合的滚轮组件(50),所述电梯(10)内在出入口(11)处的对侧设有驱动装置(60),所述驱动装置(60)的移动端与所述载车板(40)固定连接;/n所述电梯(10)上设有与所述驱动装置(60)电连接的控制装置(70),所述控制装置(70)能够控制所述驱动装置(60)驱动所述载车板(40)沿着所述第一轨道(20)、第二轨道(30)出入电梯(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停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电梯(10)每一层的出入口(11)处的第一轨道(20),所述电梯(10)内设有第二轨道(30),所述电梯(10)内还设有载车板(40),所述载车板(4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轨道(20)、第二轨道(30)配合的滚轮组件(50),所述电梯(10)内在出入口(11)处的对侧设有驱动装置(60),所述驱动装置(60)的移动端与所述载车板(40)固定连接;
所述电梯(10)上设有与所述驱动装置(60)电连接的控制装置(70),所述控制装置(70)能够控制所述驱动装置(60)驱动所述载车板(40)沿着所述第一轨道(20)、第二轨道(30)出入电梯(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板(40)上在靠近所述驱动装置(60)的一端设有车轮限位块(41),所述车轮限位块(41)的横截面呈向上凸起的三角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停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50)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载车板(40)底部的滚轴(42)和连接在所述滚轴(42)两端的钢轮(43),所述钢轮(43)沿着所述第一轨道(20)、第二轨道(30)滚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车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0)为液压活塞杆(61),所述液压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莹
申请(专利权)人:杨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