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1091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3:52
本公开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大气进气支路和储氧装置进气支路,方法包括:确定发动机进气系统当前需要的目标供氧模式,目标供氧模式为大气供氧模式、储氧装置供氧模式和混合供氧模式中的一者;根据目标供氧模式,控制大气进气支路和储氧装置进气支路的通断状态,其中,若目标供氧模式为大气供氧模式,控制大气进气支路导通、储氧装置进气支路断开;若目标供氧模式为储氧装置供氧模式,控制大气进气支路断开、储氧装置进气支路导通;若目标供氧模式为混合供氧模式,控制大气进气支路和储氧装置进气支路同时导通。由此,可实现根据发动机当前实际所处环境,智能化适配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供氧方式。

Control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vehicle of engine intak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
本公开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燃油发动机可分为自然吸气发动机及涡轮增压发动机两种。自然吸气发动机在起步时存在进气量少、喷油量多、油耗高、燃烧不充分问题;在高原地区,由于空气稀薄,同样存在进气量不足问题,导致动力性明显下降。涡轮增加发动机,由于涡轮介入在转速1200转/分以上时,同样存在上述问题,且为增大进气量,涡轮高转速,导致温度高,需要专用散热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大气进气支路和储氧装置进气支路,该方法包括:确定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当前需要的目标供氧模式,其中,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大气供氧模式、储氧装置供氧模式和混合供氧模式中的一者;根据所述目标供氧模式,分别控制所述大气进气支路和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的通断状态,其中,若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大气供氧模式,则控制所述大气进气支路导通、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断开;若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储氧装置供氧模式,则控制所述大气进气支路断开、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导通;若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混合供氧模式,则控制所述大气进气支路和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同时导通。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当前需要的目标供氧模式,包括:获取大气氧含量信息、进入发动机之前的混合气氧含量信息以及尾气氧含量信息;若大气氧含量低于预设的大气氧含量阈值或混合气氧含量低于预设的混合气氧含量阈值或尾气氧含量低于预设的尾气氧含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混合供氧模式;若所述大气氧含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大气氧含量阈值、且所述混合气氧含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混合气氧含量阈值、且所述尾气氧含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尾气氧含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大气供氧模式。可选地,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对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中的气体流量进行调节;若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大气供氧模式,则所述控制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断开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若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混合供氧模式,则所述控制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导通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并根据所述大气氧含量信息、所述混合气氧含量信息以及所述尾气氧含量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调节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开度。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当前需要的目标供氧模式,包括:若车辆处于涉水驾驶模式,则确定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储氧装置供氧模式。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控制装置,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大气进气支路和储氧装置进气支路,该装置包括:供氧模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当前需要的目标供氧模式,其中,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大气供氧模式、储氧装置供氧模式和混合供氧模式中的一者;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供氧模式,分别控制所述大气进气支路和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的通断状态,其中,若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大气供氧模式,则控制所述大气进气支路导通、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断开;若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储氧装置供氧模式,则控制所述大气进气支路断开、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导通;若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混合供氧模式,则控制所述大气进气支路和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同时导通。可选地,所述供氧模式确定模块包括: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大气氧含量信息、进入发动机之前的混合气氧含量信息以及尾气氧含量信息;第一供氧模式确定子模块,用于:若大气氧含量低于预设的大气氧含量阈值或混合气氧含量低于预设的混合气氧含量阈值或尾气氧含量低于预设的尾气氧含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混合供氧模式;若所述大气氧含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大气氧含量阈值、且所述混合气氧含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混合气氧含量阈值、且所述尾气氧含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尾气氧含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大气供氧模式。可选地,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对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中的气体流量进行调节;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大气供氧模式,则所述控制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断开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若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混合供氧模式,则所述控制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导通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并根据所述大气氧含量信息、所述混合气氧含量信息以及所述尾气氧含量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调节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开度。可选地,所述供氧模式确定模块包括:第二供氧模式确定子模块,用于若车辆处于涉水驾驶模式,则确定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储氧装置供氧模式。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连接的储氧装置进气支路,在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对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中的气体流量进行调节;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连接的大气进气支路,在所述大气进气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对所述大气进气支路中的空气流量进行调节;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为本公开提供的上述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连接。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上述的发动机进气控制系统。在本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两个进气支路,一个是现有技术中的供气源为环境空气的大气进气支路,一个是供气源为专门的储氧装置的储氧装置进气支路。由此,基于这两个进气支路,本申请中的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供氧模式可以分为大气供氧模式、储氧装置供氧模式和混合供氧模式。通过确定发动机进气系统当前需要的目标供氧模式,并根据该目标供氧模式,分别控制大气进气支路和储氧装置进气支路的通断状态,可以实现根据发动机当前实际所处环境,智能化地适配发动机进气系统的供氧方式。在大气氧含量变化导致进气不足时,通过储氧装置进气支路额外提供燃烧需要的氧气,保证燃烧的充分稳定。由此,可提升车辆起步时及高原行驶时的动力性能,减少有害物质排放,提高车辆的环境友好性。此外,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降低涡轮转速,降低涡轮工作温度,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可相应节省散热设备。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发动机进气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控制装置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大气进气支路和储氧装置进气支路,该方法包括:/n确定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当前需要的目标供氧模式,其中,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大气供氧模式、储氧装置供氧模式和混合供氧模式中的一者;/n根据所述目标供氧模式,分别控制所述大气进气支路和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的通断状态,其中,若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大气供氧模式,则控制所述大气进气支路导通、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断开;若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储氧装置供氧模式,则控制所述大气进气支路断开、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导通;若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混合供氧模式,则控制所述大气进气支路和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同时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大气进气支路和储氧装置进气支路,该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当前需要的目标供氧模式,其中,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大气供氧模式、储氧装置供氧模式和混合供氧模式中的一者;
根据所述目标供氧模式,分别控制所述大气进气支路和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的通断状态,其中,若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大气供氧模式,则控制所述大气进气支路导通、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断开;若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储氧装置供氧模式,则控制所述大气进气支路断开、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导通;若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混合供氧模式,则控制所述大气进气支路和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同时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当前需要的目标供氧模式,包括:
获取大气氧含量信息、进入发动机之前的混合气氧含量信息以及尾气氧含量信息;
若大气氧含量低于预设的大气氧含量阈值或混合气氧含量低于预设的混合气氧含量阈值或尾气氧含量低于预设的尾气氧含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混合供氧模式;
若所述大气氧含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大气氧含量阈值、且所述混合气氧含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混合气氧含量阈值、且所述尾气氧含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尾气氧含量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大气供氧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对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中的气体流量进行调节;
若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大气供氧模式,则所述控制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断开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
若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混合供氧模式,则所述控制所述储氧装置进气支路导通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并根据所述大气氧含量信息、所述混合气氧含量信息以及所述尾气氧含量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调节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开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当前需要的目标供氧模式,包括:
若车辆处于涉水驾驶模式,则确定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所述储氧装置供氧模式。


5.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大气进气支路和储氧装置进气支路,该装置包括:
供氧模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当前需要的目标供氧模式,其中,所述目标供氧模式为大气供氧模式、储氧装置供氧模式和混合供氧模式中的一者;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供氧模式,分别控制所述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新刚孙松红刘金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